一时间,全国呈现出一派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氛。各地军民都在加紧修建防空工事,有些大中城市还在忙于转移城市中的重要单位和重要工业。防空演习在全国各地隔三差五地频繁进行。
江城自然也不例外,除了市里组织专人在修建串连全市各重要位置的正规人防系统工事之外,各学校(主要是中学)的广大师生也被动员起来就地挖起了防空工事。
江城一中坐落的位置正好处于原江城老城的城墙旁边。现时,城墙早已不见踪迹,但原来城墙所处的山岗土丘还在,上面林木茂盛,绿草茵茵。以往同学们下课后多喜欢爬到这高高的山岗顶上,或嬉闹玩耍,或眺望远处的风光。有时甚至有那么些独出心裁的学生从家中偷带些玉米、咸鱼或鸡腿等吃食,约几个要好的同学,在这山岗顶上随便找些树枝野草,点起火堆烘烤起食物来,然后当然便是快意无穷地大嚼一番。虽然,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有‘烧烤’这个名词,但感觉那是一样一样美滋滋的。
日期:2016-05-19 08:27:59
这天,田文芝带领着一大帮十六、七岁的男女同学,拿着十字镐、锄头、铁锹,还有扁担、箩筐、畚箕等简单工具,来到学校划定的位置准备开始挖防空洞了。
同学们都知道苏修已在北边跟中国干起来了,报纸上也一再发出号召,号召全国军民做好‘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准备。所以同学们眼睛里此时此刻既流露出某种紧张,又不乏生逢其时的革命豪情。所有的同学,不论男女,都带着浑身的干劲准备立马投入到挖洞工作当中。几个性急的同学甚至已开始举起镐头对准坡地那面自然形成的土壁开挖了。
田文芝实际上也不懂这挖洞的活到底该怎样具体操作,只是笼统地知道要在这斜坡土壁上挖出两个洞来,可到底是‘猫耳洞’呢?还是类似陕北黄土高坡上那种窑洞?田文芝心里一时半会也没数。但看见有同学已急不可耐地动手了,便马上喊停。她知道这样挖肯定要乱套,而且效率也不高。
现在就看田文芝的智慧了!
日期:2016-05-19 12:47:50
第三十八章 挖防空洞
这时候,田文芝冷静思考了一下,又跟身边的几个班干部稍作商量,最后决定将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挖掘1组和2组、运输1组和2组、以及后勤组和宣传组。挖掘和运输占用了大部分人力,且所有男同学基本都在这几个组,因为要出大力,流大汗嘛。后勤组是四个女同学,主要负责给大家送送水,递个毛巾,以及准备午餐什么的。宣传鼓动加油也是少不了的,这就由宣传组来承担了。另外,洞的大小以能容纳12到15人为准,那也就是说比普通猫耳洞肯定要大得多,但也绝不可能有窑洞那么大。田文芝刚才冷静思考时已想清楚了,挖防空洞和挖窑洞应该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前者是做掩体用的,而后者是居家过日子用的,所以她不禁为自己刚才的荒唐想法感到可笑。
既然已分工安排明确,那就开始吧!就在大家各自准备行动的时候,田文芝突然又想到了什么,连忙说:“请稍等,胡晓玲和董小安,你们两位平时一向做事心细,现在就给你们分派一个特殊任务:做专职安全员,你们两个各盯紧一个洞的施工,一有发现任何安全隐患立马叫停!明白吗?”
胡、董两位女同学清脆响亮地回答道:“明白!”
田文芝转头又对挖掘组的同学说:“你们的工作最艰巨最辛苦也最关键,同时也最需要注意安全,如果安全员一声喊停,你们务必要坚决服从安全员的口令!听清楚了没有?”
所有挖掘组的同学爆发出一声狂吼:“听清楚了!”听声音到真有一股战士的声威。
日期:2016-05-19 12:49:06
“那就开始吧!”田文芝下达了最后指令。
别看这些同学平常在家说不定连扫帚都很少拿一下,可今天的挖洞劳动那可真是卖力气。挖掘一组和挖掘二组同时展开作业,且两个洞相距不到五米,宣传组的同学不失时机地给他们加油鼓劲,一会说一组挖的深度已明显超过了二组,一会又说二组的洞口形状挖得规范合理,反正两个组的组员都可以随时观察到另一边的进展情况,于是乎相互之间不用别人撩拨,很快便自动飙上了劲。
一组组长是班长王大力,长得粗壮结实,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力气大,干活也猛,一个顶三、五个。二组一开始还想和一组一较高下,可二组哪有一组王大力这样的大力士呢?所以只好不比进度,就比挖洞过程中的某些细节处理,比如:洞口上方设计个凸起的五角星啊,洞里的墙壁上设计一个凹陷处可以摆放油灯啊等等,倒也让一组的人啧啧称奇。
运输组的同学也几乎是一口气没得歇,不停地把挖出的土方装筐,然后两人一组抬到校方指定的位置倾倒。
随着时间的流逝,挖掘组里不断有人手上打起了血泡,可是在‘轻伤不下火线’的口号鼓动下,虽然痛得龇牙咧嘴,却咬牙坚持,可这样一来血泡一磨破,连工具把上都沾满了血水。
田文芝及时发现了这种情况,立马终止打泡者继续带伤作业,严厉说道:“这样干怎么行!马上到校医室处理一下,先消炎,然后再用纱布包扎。”见打泡者不愿离去,田文芝眼一瞪,说:“这是命令!”
打泡者这才乖乖向校医室跑去。
日期:2016-05-19 12:50:50
中午,学校食堂免费给学生提供馒头咸菜等食品。为了节省大伙来去食堂的时间,后勤组同学将馒头等直接运到了工地,大家便像东北老农一样,蹲在地上,馒头就咸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吃着吃着,这时后勤组组长李晓兰一声惊呼:“王大力!”顿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就见王大力从地上慢慢站了起来,身边就摆放着放馒头的大脸盆,只不过脸盆里现在只剩下一个馒头了。
“你,你,你到底吃了多少个馒头啊!”李晓兰有点气急败坏地问道。
王大力闻言嘿哧嘿哧地笑着说:“我也没数,也许…大概…好像有十来个吧?”啃哧了半天总算报出个数。
“哇!”旁边同学一阵惊叹。这可是二两多一个的馒头,一般同学吃两、三个就饱了。挖掘二组组长黄涛调侃道:“大力啊,我真的服了你啊,你不但吃得多,而且还吃得贼快啊!你们看呐!我这第三个馒头才吃了一半!”边说,边还将自己手上的馒头举得高高的,好像生怕别人不信似的,弄得王大力好不尴尬。
田文芝这时笑着走过来对大家说道:“大力出的力最多,所以吃得多一些也很正常”接着,田文芝又转身对目瞪口呆的李晓兰轻声说道:“是不是馒头有些不够啊?你再辛苦一趟到食堂取些来,好吗?如果食堂大师傅要加收费用,你就让他算在我头上。”
李晓兰这才松了一口气,点头说:“好的,我这就去再拿一些。”
实际情况是后勤组的几个同学因忙着为大家服务,所以连半个馒头都未进嘴呢!而馒头是按男生每人3个,女生每人2个领回来的,要不是田文芝及时赶过来化解了这种窘况,那这几个后勤组的同学恐怕就要饿肚子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