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风云际会的三百年》
第13节作者:
曲昌春 日期:2008-10-10 23:20:29
扶上马送一程
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这句话送给夺嫡功臣杨素一点也不为过。这位老兄不仅煽风点火有一套,事实证明,打仗平叛更有一套(有点像安全套广告了)。
杨广处理完杨勇不久,就开始着手准备处理杨谅了。不管杨谅反还是不反,等待他的只有软禁,哥哥杨广已经给他烧好了洗澡水,准备好了房间。
此时的杨谅任职并州总管,辖区包括山西和河北的大部分区域,总计五十二个州,兵力数十万,如果运用得当,席卷大兴并非没有可能,只可惜杨家兄弟都有一个优良传统:眼高手低,不堪大用。
当父亲的死讯传到并州的时候,杨谅就陷入了抉择之中。从太子被废黜之后,他就一直闷闷不乐,因为杨广夺嫡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本来太子是太子,亲王是亲王,大家各过各的日子,现在太子被废了,原来的亲王二哥当了太子,这就让杨谅不平衡了,凭什么老二能当太子,老五难道就不能?现在老二不是太子了,而是皇帝了,老五又该怎么办呢?
想来想去,还是反了吧,老四杨秀不是被关起来当了政治犯吗?自己可不能跟他去做伴。
要说杨谅这个亲王政治素质真是不高,这个时候起事当然得找个合适点的理由,结果他老人家找来找去总算找到了一个,“杨素谋反”。这不是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吗?人家杨素天天跟皇帝杨广喝酒呢,谋哪门子反呢?此时一个天然的理由最合适,也最能蛊惑人心,“杨广弑父”,这个天大的帽子一扣,影响力就不一般了。
首先给天下造成杨广皇位来路不正的印象,先让他皇位坐不稳,再者亮出为先皇复仇的旗号,告诉天下这是我们杨家的家务事,你不参与可以,但别阻挡我为先皇复仇的脚步。就算这个口号不足以一呼百应,至少也能让很多人靠边站,看他们兄弟俩PK,总之比那个“杨素谋反”强多了。
听到杨谅打出“杨素谋反”的旗号,杨广快笑喷了,“老五啊,老五,这么多年怎么光长肉不长脑子啊!”杨广召来杨素,“看看,杨谅说你谋反了,赶紧带兵去辟谣吧,不然明天就有人拿你的人头找我请赏了!”
对于打仗,杨素从来不含糊,杨谅这个毛头小子就更不在话下了。
杨素已经悄然出发,杨谅还在痛苦抉择,不是抉择反还是不反,而是抉择到底是割据自立,还是席卷大兴。要割据自立就尽量采取守势,要席卷大兴就得出奇兵,渡过黄河挺进大兴。结果在抉择之后,杨谅的选择还是扩大地盘,割据自立,说白了他根本没有席卷大兴的底气。
然而,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光想守是断然守不住的,没有光靠挨打就能获得金牌的拳击冠军,同样也没有光靠防守就能夺得天下的帝王,可惜杨谅并不懂这个简单的原则。
其实初期的杨谅倒有几分席卷大兴的模样,他派出五路大军从本部出发,前四路负责在河南、河北等地攻城略地,第五路直扑蒲津关,渡过黄河直逼大兴。然而就在大军攻下蒲州城离蒲津关只有一百余里的时候,杨谅变卦了,这一变卦就已造就了杨谅的败局。杨谅命令破坏黄河大桥,坚守蒲州,防区内严防死守,严防杨广的军队进攻。从这个时刻起,杨谅就收起了拳头,只等着杨广进攻了。
在杨谅部署防守的时候,杨素率领的五千轻骑兵已经到了黄河边。当夜,杨素征集当地的几百条商船,全军化整为零,事先在船上铺上稻草,人马踩在上面一点噪音都没有。借着夜色的掩护,靠着稻草这个天然消音器,五千轻骑兵连夜渡河登陆成功。拂晓时分,当蒲州城的守军还没起床的时候,杨素的集结号已经吹响了。慌乱之下,杨谅的守军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蒲州城又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小胜并不足以麻痹杨素,杨素的目标是杨谅的大本营并州。经过增援之后,杨素的部队已经有了几万人的规模,可怎么运用这几万人呢?在沿途仍效忠杨谅的晋州、绛州、吕州,杨素各留下两千人做象征性的包围,剩下的人全速挺进,目标并州。
此时杨谅的部队已经切断了并州周围所有的交通线,据守在山西高壁,连营五十里,阵势浩大。
没有路怎么办,难道杨素能插翅飞过去不成?他还真能飞过去,不过不是靠他的翅膀,而是靠他的双脚。
杨素命令手下将领继续向前挺进牵制杨谅的主力,而他自己带领一支奇袭部队,从霍山山谷的悬崖峭壁绕到杨谅大营的背后,这一招与三国时期邓艾越过悬崖峭壁奇袭成都有一拼,看来杨素至少知道不少三国故事,也知道“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绕到敌人背后的杨素立即扎营,转身命令自己的参谋长进去挑选300人留营守护,剩下人马全体集合向杨谅大营冲锋。
留营?冲锋,哪个安全系数高呢,傻子都知道。结果谁都争取那三百个留守名额,争取成功的都庆幸祖上积德,没成功的都哭丧着脸。拖拖拉拉,三百人的名额终于分配完了,结果却错过了出发的时间,这下杨素愤怒了,为国平叛拖拖拉拉像什么样子,靠这些人怎么打仗,不刺激一下怎么行。
杨素冲军令官一招手,刚才那三百个争取留下看营的全部斩首!
三百人一会就砍完了,杨素再发问,“还有谁愿意留下请举手!”
一个没有,出发!
刚才还贪生怕死的士兵转眼间变成了贪死怕生,反正是个死,那就死的轰轰烈烈点吧。以这么一群死不怕的人冲击还在打着小算盘的叛军大营,士气就是天壤之别。这一仗下来,杨谅的叛军死伤几万人,叛军的元气已经大伤,胜负的砝码已经掌握在杨素的手中。
听到前线崩溃的消息,杨谅准备硬挺一把,带领十万大军列阵准备迎战杨素,结果秋天里的一场雨坏了杨谅的好事。本来杨素的人马是孤军深入,已经人困马乏,看着杨谅的十万大军也是倒吸凉气。不料一场秋雨从天而降,浇的杨谅睁不开眼,从小到大根本就没受过这个罪,怎么造个反这么难呢?
雨一直下,没有停的意思,两军也在僵持着,但谁也不肯先进攻,连眼都睁不开,还打什么劲呢?现在比的不是别的,就是双方的挨浇能力,谁先移营,谁就输了。
事实证明,娇生惯养的就是比不过久经沙场的,杨素被雨越浇越精神,杨谅却越来越蔫了,他准备撤退了,反不造了,也不能遭这罪。旁边的大将还是坚持,“大王,千万不能回军,一回军什么都完了!”
杨谅确实不是造反的材料,他没有听从大将的劝阻,毅然决然的拨马而去,在他拨马离去的一瞬间,杨素笑了,这场雨没白浇。
命运就在自己的手中,有的时候只需要再坚持一会,再坚持一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