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期》
第2节

作者: 天边一片霞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这个傻丫头,能不能不说傻话,闭眼睛睡觉养病吧!”
  黎阳和妹妹黎晓娟同胞兄妹感情特别好。黎阳记得上次和赵策打架后,父亲罚跪,黎晓娟哭着鼻子求父亲原谅。
  六月份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地面,小院里红砖铺设的地面仿佛在配合着阳光,向外冒着火一样的温度。黎阳跪在院子里已经一个小时了,黎晓娟第三次去求父亲原谅哥哥,黎阳爸坐在沙发上,连眼皮都不挑一下,只说了句,“再跪会,没那么娇贵呀,让他记住教训,拳头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
  “爸,你可就这一个儿子,快让哥起来吧。”晓娟哭出了声,再一次摇动父亲的胳膊商量着。
  男人的软肋是什么?是女人的眼泪。
  黎阳爸最看不得女儿哭泣,他希望两个孩子都健康成长。“娟,让你哥起来吧,你扶他去你屋里给他揉揉膝盖。”父亲终于放话了。黎晓娟连跑带颠冲出屋子,来到院子里拽起黎阳,扶着他回屋了。

  黎阳在院子里跪了一个多小时,两个膝盖红红的,晓娟用毛巾敷,红肿的面积却越来越大。晓娟嘟囔着:“爸也太狠心了,哥,你看咋办呀,越来越肿了呀。”
  “没事的,你去拿块凉毛巾,应该先用凉毛巾敷的。”黎阳告诉晓娟处理一些常见外伤的方法。
  晓娟说:“哥,真有效,你看好多了,哥你咋懂这么多?”
  “物理课上,老师经常提过的,你就是不认真听课的。物理书上的一些道理与生活中的现象都是相通的。”黎阳说着。

  黎阳回想着往事,回头一看,晓娟睡着了。黎阳把妹妹肩头的被子掖了掖,向厨房走去。
  “高智低能”是形容那些木讷的书呆子。优秀的男人从小的时候就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就像黎阳,不但学习好,生活能力还强。
  黎阳爸爸、妈妈下班回来了,进屋黎阳妈就说:“我都闻到米香了,我儿子就是心疼妈,米饭煮好,我马上炒菜去。你们要是天天放假,我是不是就天天都能够闻到米香了。”
  “妈,我不光煮饭,今天晓娟感冒了,我给她买药吃了,出了很多汗,这会儿睡着了。”黎阳邀功请赏,黎阳妈满脸堆笑。
  黎阳妈看了一眼晓娟,放心地点点头。
  “妈,你说你怎么生的我们,我和妹怎么一点不像呢,哪怕学习像也好呀,今天娟收到期末考试的通知书了,有两科挂科了,开学得补考呢。”黎阳叨咕着。
  黎阳爸坐在沙发上翻看报纸,听着黎阳的话,突然间就严厉起来:“胡说什么,什么像不像的,天天竟琢磨些没用的,有空和你妹妹多交流交流学习方法,今后不许胡说。”
  黎阳爸内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此刻手里的报纸就是个遮住他与黎阳面对面的屏风。黎阳想,自己随便说的,怎么会引来父亲大发雷霆呢?肯定是父亲今天心情不好。黎阳再没多想。而屏风里黎阳爸却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

  日期:2016-01-27 04:08:27
  十三年前,那个血泊的画面他不敢回忆,只过电影似的想起了他和齐庆生的讨论和决定。
  “别争了,这事就这么定了,齐雅才一周岁,你们两口子没法再照顾小阳的。”黎强果断地做了决定。继续强调:“我家晓娟与小阳同岁,生日就差两个月,让阳子随我姓,今后就说他俩是双胞胎。”
  “二哥,这三村五里的,都知道大哥大嫂出车祸后留下的小阳,能瞒住吗?”齐庆生提醒到。
  “搬家。”从黎强话的语气就听得出来,他是铁了心要瞒住小阳孤儿的身份。
  “二哥,那我也随你搬家。”齐庆生也下了决心。
  当初刘刚,黎强,齐庆生,头磕在地上,成了异姓的结拜兄弟。闯关东下东北,经历了多少困苦,总算把日子安稳了下来。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刘刚夫妻俩外出却遭遇车祸双亡,留下三岁的男孩,刘阳。
  黎强,齐庆生为了刘阳能健康成长,就想出了搬家这法子。
  七十年代初,通讯落后,消息闭塞,搬出十里地开外,便能把事情瞒住。他们怕走漏风声,硬是搬进了六十里地外的小城。那时候城里人同农村人一样,生活都刚刚填饱肚子。黎强和齐庆生在城里铁厂上班,日子还总算过得去,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黎强在齐庆生的帮助下,也没让黎阳饿到,冻着。
  十三年间,黎强对待黎阳比对黎晓娟还好,对黎阳的教育却一直都是很严厉的,黎阳也争气,次次考试第一。如今黎阳、黎晓娟十八岁了,眼看就要成人了,黎强心里知道,把刘阳改姓黎只是希望黎阳健康成长,等黎阳大学毕业,结婚成家后,就告诉他事实,再把姓氏改成刘,毕竟是刘大哥的唯一血脉。
  日期:2016-01-28 06:59:15
  (3)
  没有不透风的墙,再结实的纸也是包不住火的。黎晓娟的质问,让黎强夫妇左右为难。其实不是黎强夫妇想瞒天过海,只是觉得时候还没到,解开这个秘密必须要找一个更最合适的时间。
  黎晓娟就读的中专离家有一百公里远,黎晓娟宿舍里有一个来自农村的姑娘叫田凤,与黎晓娟很是对脾气,时间一长,竟无话不谈。
  学校组织春季运动会,同学们连续三天没有课,参赛的运动员都在锻炼准备随时参赛,没有项目的学生就是观战。
  上课是对学生最好的管理手段,除了上课,任何一种方式都起不到鸦雀无声,让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效果。  赛场上各种竞技激烈角逐,对于不喜欢运动的黎晓娟和田凤来说就像动画片,甚至都博不来她们的掌声,别说呐喊,加油了。她们我行我素地闲聊,嘴上除了各种小食品的吃食外就是这个女生鼻梁低,那个男生太娘了,这个班级的同学有三对恋爱的,邻校那个学校女生都化妆……一点不逊色于农村农闲时妇女们东家长李家短三只蛤蟆四只眼的瞎扯。

  田凤与黎晓娟聊起了农村的故事。
  黎晓娟说:“我记事起就住床,没住过火炕。”
  田凤便说:“我三岁时家里买的新房子,是那种一面是青砖,三面是土坯砌成的房子,不过屋子里很干净,暖和,尤其是西屋田凤的屋里,听说那是当初卖房子家特意给孩子装修的,南面窗户下是一排火墙,冬天时点燃火墙的灶火,火墙就热热的,屋子里非常暖和。”
  黎晓娟说:“我听我母亲说,我们家是在我三岁时搬到的城里。也许我三岁前也是住过火炕的吧。”

  田凤说起话总有农村人的特点,聊起某个兴奋的话题,就停不下来,嘴也没个把门的,想起啥说啥。
  田凤说:“我听我妈说,卖给我们家房子的人家好像姓黎。他们是和我们村姓齐的一户人家一起搬走的。”
  “你说什么?老齐家和老黎家一起搬走的?”小娟又强调了一遍田凤的话。
  “对呀,好像是因为老黎家领养了一个孤儿,村里人都知道,他们担心孩子长大了会知道,才搬走的。”田凤继续说着,根本没顾忌到旁边黎晓娟已经听得目瞪口呆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