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志远:我混在官场那些年》
第10节

作者: 罗为辉ty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杨志远知道这饭局肯定是张平原为主宾,去多少人都没关系。也没客气,说,听老师的。
  张平原有专车,早有安排,司机就在‘富丽华’的前坪候着。看到一行人下来,赶忙跑出开门。杨志远使了个眼色,杨广唯会意,闪到副驾驶坐下,杨志远和杨雨菲分坐张平原左右,倒也不觉拥挤。
  日期:2016-09-07 11:44:44
  酒楼在城东,叫‘年年有余’,颇有规模。剁辣椒蒸鱼头是其特色,鱼头很大,一个鱼头有十数斤重,盘如脸盆,名气如其鱼头,是省城餐饮行业的一面旗帜。杨志远一行随张平原到时,主人一行早就于酒楼门外等候,见张平原驾临,为首之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当时邀约张平原,张平原态度模糊,先时打张平原办公室的电话,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行长早已外出,不知其踪,看其行色匆匆,只怕是另有要事。当时一听就是心灰意冷,之所以等在楼下,也是心存侥幸,毕竟工作人员也不知道张行长的具体去向,唯一的办法就是等。
  宾主相见,自是互有一番介绍,为首之人是省农科所主任,一把手,很巧,也姓杨,和杨志远五百年前是一家,二人手一握,已是亲近三分。
  宾主就坐,第一杯自然是杨主任敬张平原。
  杨主任说,张行长,我们农科所那事还得请您帮帮忙,融洽融洽。
  张平原干了,一笑,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只是偏头朝杨志远介绍,说,这鱼头味还真是不错,你得仔细尝尝。

  杨主任所求何事,杨志远并不清楚,但看张平原那神态,就知道这事于张平原来说,只怕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没多大的技术含量,但张平原没说其他,只说鱼头味道不错。自有用意,得仔细揣摩。
  来时同车,张平原大可介绍杨主任的一些基本情况,这不是什么秘密,无须害怕第三人知道,可张平原偏生没有只言片语,此举要不就是觉得这个杨主任无所谓,无须介绍,叫他杨志远来就是蹭饭,别无他意。但杨志远觉得如果真是这样,张平原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折,还把杨广唯杨雨菲两人一同叫上,只怕此举也有深意,是不是张老师现在好久没有考过学生了,有没有拿他杨志远过过考瘾,这事同样需要揣摩了。

  杨主任酒量不错,也是有备而来,心有目的,带来二人,也是善酒。张平原是主客、领导,杨主任自然不敢过于放肆,见杨志远口口声声,老师长老师短,顿时找准方向,直奔杨志远而来。
  日期:2016-09-07 11:45:06
  这时间张平原朝杨志远做了个彼此间只可意会的小动作,他于桌下偷偷朝杨主任一指,杨志远立马就心领神会,明白这是让他迎头而上。张平原此举,和开始一样,肯定是有所图,另有目的。

  杨志远于是接招,朝杨广唯杨雨菲一摆手,说,难得有机会和咱同门主任喝酒,今天可要豁开了喝。
  无酒不成宴,宴席之上,酒有着天然的调剂作用。杨志远一举杯,这酒宴的氛围立即就上来了,热闹了起来。而杨雨菲一应战,那就不是热闹,而是热烈了。
  杨雨菲清纯靓丽,有着邻家小女孩的纯净,杨雨菲刚举杯时,杨主任还有些担心,说,丫头,你行不行啊?
  杨雨菲一笑,也不答话,笑意盈盈地一饮而尽,一连三杯,面不改色,一气呵成。本地酒杯不大,一杯酒三钱三,三杯为一两。杨主任摇摇头,朝张平原笑,说,张行长,这个是啥,喝酒?我怎么觉得像打仗。
  张平原哈哈一笑,说,这是你们杨家人自己的战争,我可是观战。
  杨志远接话,说,杨主任,我看你要多读读家谱,咱老杨家的祖先出了多少巾帼英雄,可别小瞧了咱杨门女将,真要出马,一个顶二。
  杨主任拍拍自己的额头,说,真是,竟然把这茬给忘了。
  杨志远举杯,说,那就罚一杯,我作陪。
  几圈酒下来,彼此关系开始变得融洽。杨主任的话也多了起来。杨志远渐渐的就听出了些味道,也清楚了张平原考试的目的。
  日期:2016-09-08 19:22:33
  这杨主任对他张平原来说,结不结交,可有可无,对他杨志远来说,却不失为一座金矿,值得发掘。农科所全称为:农业科学研究所。这些年倒也不是浪得虚名,有些成绩。杨主任请客,选在‘年年有余’,名气大是其一,还有深意。杨主任在此消费,不管多少,可以免单。这地方名气大,鱼头明码标价,来此消费,不管是达官权贵概不打折,杨主任一介主任,在省城只怕还入不了达官之列,却能享受免单之待遇,为何?只为鱼头。

  ‘年年有余’当年不叫酒楼,也就一小饭店,与其他小饭店一样居于路边一角,惨淡经营。某年,时来运转,突生巨变,别人的路边小店还是原来的模样,没多大的变化,而‘年年有余’买地置业,竟然就成就了现在的规模,让省城的达官权贵趋之若骛。终其原因,竟与杨主任有关。
  那时杨主任还不叫杨主任,叫杨研究员,每天泡在野外、实验室里和鱼类打交道,一次偶然的机会,杨研究员发现,用长江中的一种鱼类与本地雄鱼杂交,产生的新品种很适宜在本地的湖泊水库生长,个大肉鲜。那时本省人都还不喜欢吃鱼头,本地鱼头肉少刺多,没多少啃头,一般丢弃喂狗喂猫。可杨研究员培育的新品种却不一样,一个鱼头就有上十斤重,不加利用,喂狗喂猫实在可惜。有天杨研究员从水库回来,天色已晚,劳累了一天,大家肚子都有些饥饿,于是路边停车,随便找了家小饭店吃饭。当时饭店就要打烊,厨房已是空空如野,杨研究员猛然想到那个破皮卡后,还有几个剩下的鱼头,准备拿回家喂狗喂猫的,这时也就不管什么猫狗了,先喂人。老板没看见过这么大的鱼头,也不知道该怎么动手。杨研究员看到那桌上正好有一大盆新鲜的剁辣椒,突发奇想,说,干脆用剁辣椒蒸鱼头得了。于是一道名菜横空出世。当初那家小饭店就叫‘年年有余’,与现在的‘年年有余’同名,属同一老板。

  日期:2016-09-08 19:23:02
  按说该老板可以‘年年有余’,其他老板就可以开‘天天有余’‘家家有余’什么的,可是还真不行。杨研究员培育的新鱼种有专利,种鱼只有在杨研究员指定的地方才能买到,而且还得签加盟合同,所有成鱼必须由一家公司统一回购,鱼肉出口,鱼头由其分配到省内外各宾馆酒楼,现在的鱼头可不再是喂狗喂猫之物,头比肉贵,颇为抢手,要多还没有。该‘年年有余’的老板有心再开几家分店,可鱼店易开,鱼头没有。

  杨志远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彼时的杨研究员此时的杨主任再行敬酒,杨志远就捂着酒杯,什么意思,不喝了,罢课。

  杨主任正在兴致上,见杨志远突然罢课,忙问,老弟,这是何故?
  杨志远笑,说,杨主任不够意思。
  杨主任不解,说,这话从何说起?
  杨志远说,杨主任既然姓杨,自当知道杨家坳杨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