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底下塞点东西赶紧倒出去!”郎强都没下车,“万一车子灭火咱们爷俩不用回去咯!”
车斗里面有准备的砖头和木杆,这是货郎出发前扔到车上的,牵引绳算是白搭用不上。车轮前后都垫上砖头,李铭上车挂上一档一脚油门踩到底,车子引擎发出强悍的声音,“呜呜呜!”
忽悠一下子车子冲出雪窝,货郎一竖大拇指:“干得漂亮!”
“还是车况好!”说实话李铭吓出一身冷汗,万一车子扔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可就太危险了,“郎叔您是怎么辨别方向的?”
货郎嘿嘿一笑:“这片荒甸子全都是盐碱滩,足有七八里地方圆,夏天的时候长点碱疤瘌草。只有一直向北才有屯子,我家人都有一点特长,就是方向感特别好。不需要参照物就能知道哪一面是向北,只要你车子方向不对我就能感觉到,哈哈哈!”
“这么神奇?”李铭感觉像是听故事,“难道说你们家人遗传脑子对地球磁场感应异常?”
不管怎么说,半夜十一点终于到了目的地鲜卑屯:“你这老家伙,我还以为扔道上了呢,就差让人去给你收尸了!”
“胡说八道!”郎强一瞪眼旋即介绍到,“这位是鲜卑屯村支书金正意,老金这位是我们村主任李铭,人家可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
金正意一愣,上下打量李铭半晌才握住他的手:“你就是李主任?哎呦老狼可没少夸你,来来来赶紧上炕里喝点温酒暖暖身子,老狼那破车哪儿都漏风,上次坐他车去松港市差点没把我冻成冰棍!看看饭菜都回锅两次了,你们再不来我都要睡觉了!”
鲜卑屯地处两省交界,距离银松县县城和松港市市区都远,远比江对岸的秋分村偏僻。这里村民以朝鲜族为主,从前和秋分村一样以渔业为生,现在也都改行开始种地。
从鲜卑屯到松港市和县城,还没有过河到兴安省江滨市近,因此冬天鲜卑屯和江南的交易更多,到了夏天这里的老百姓想要进城一次老费劲了。
事先郎强已经和这边联系过,金正意相当帮忙,居然从十里八村联系一百多头猪。那些猪都在村上养着呢,几个人深一脚浅一脚来到村委大院,围着稻草垛趴满了黑猪。
大的足有三百多斤,小的还有百八十斤的,仅仅是看数量李铭就开心至极:“这么多?”
“嘿说起来惭愧!”金正意掏出香烟扔给货郎一支,李铭帮忙点上,“这边地处偏僻来收猪的贩子往死压价,不只是猪贩子压价这里什么东西都卖不上价,老百姓穷啊,要不然谁会在年跟前卖猪?”
货郎苦笑:“老金你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么?话说我可没有在你这里压价吧?哪一次不是按照你说的价成交?”
“要不是你老狼办点人事,我能帮你收猪?”老哥俩显然关系匪浅,“要不是你们这次要求条件苛刻,我还能帮你们圈连二百多头,毕竟这年头养东北民猪的太少了,那玩儿意真不长个,也就是皮实不长病,扔在外头没人管也死不了。”
简单甚至有点简陋的陈设的确不像是村支书的家,甚至金支书的住宅还是裸砖的,四下看看李铭皱皱眉:“金书记,那片盐碱地是鲜卑屯的吗?为什么不利用起来?”
“嘿嘿!”老金脸一红,“还真是鲜卑屯的地儿,那可是五六百垧地,可是改造盐碱滩费用太高,我们鲜卑屯就缺钱。十几年前找油的来过,结果在这里忙活一冬天走了,当时省农业大学来过专家,说种植朝牧一号谷稗能不错。”
种植朝牧一号谷稗?李铭是大学生却不是农大毕业的,对什么牧草种植真心不大懂行,打算养猪还是现学现卖。
“据说这东西最高可以长到一人多高,亩产干草1000千克籽实400千克左右。草和籽实分别比谷子增产100%和60%。而且出产的牧草适口性好,各类畜禽都喜欢食用。最主要的是它的耐盐碱性能最好,还能做到草米兼收粮饲兼用,还不是差钱没办法么!”
原来如此!李铭想了想忽然道:“金书记,如果秋分村要租赁您的盐碱地需要多少钱?我们要长期租赁,毕竟治理盐碱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万一这边土地改良成功,那边鲜卑屯把盐碱地收回去,也就等于我们的前期投资全部作废。”
“租赁盐碱地?”金正意愣了一下,“李主任不是开玩笑吧?”
李铭正色道:“不开玩笑!秋分村耕地面积有限,更没有可以开发的草原,如果鲜卑屯的盐碱地租赁给我们,我想要在这里建设饲料基地。”
正犯愁没有足够的青饲料,绿色生态养殖可不能用那些合成饲料,要以青饲料为主,以粮食饲料为辅,偏偏秋分村没有种植牧草的条件!
刚刚经过那片盐碱地一定要拿下,李铭心中已经做出决定:“当然需要钱长期合同而且一定要法律公正,有些事丑话说在前面的好,毕竟那是村里的地不是您金书记的,万一哪一天老百姓看出甜头不同意了,我们可就鸡飞蛋打了呀!”
“李主任……”
老郎有点难堪,金正意极好面儿的人,办事向来丁是丁卯是卯,李铭的话很伤人的!乡里人办事一向口头协议,很多时候借贷都不留借据,靠的就是彼此之间的信用,小李主任这么说明显不相信人啊。
没想到金正意挥手制止老郎:“李主任说的没错,我也不敢说一直在位,有些事按照规矩来才是正道。签合同的事情好说,盐碱地那边赶零去末算你四百垧地,连同边上那个十多垧地的碱泡子,一年八万块钱成不?”
按照刚刚金书记的说法,亩产干草1000千克籽实400千克左右,干草750元每吨草籽一元每斤,也就是说每亩产值近一千五百元!
四百垧大面积种植就算达到七成产量,每垧地也有万元左右的收获:“每垧地达到万元左右的收入,为什么没有人种植?”
“万元?”金正意翻个白眼瓮声瓮气道,“干草的价格是到地价,每吨运费多少?不用说别的,就是送到秋分村冬天从江上穿过去也要五十块钱一吨,夏天从市区多走三百多里地运费多少?再说这附近可没有养殖大户,四百垧的产量卖给谁去?”
呃!李铭终于发现自己还真是孤陋寡闻,从小到大读书,尽管曾经在山区支教,可是谈到具体的农产品,他还真是两眼一抹黑,金书记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顿时让李铭好感大增。
“草籽据说比小米还好吃,可是也要有人认才行,老农民越穷越不敢冒险,谁愿意给别人趟道?再说了盐碱地产量谁敢保证?遇上旱天或者雨水太多都犯愁,嘿嘿垧产值三千块都撑死了!”
还是经验少,李铭只顾着按照理论上的产量去算,老郎叹口气:“李主任,专家的话呢听一半冒一半也就差不多了,要是全听专家的老百姓都得饿死。他们的产量六七成算已经是超高,价格么时高时低谁也不敢保证他们通报的是市场价,您想要是保证垧产值达到五千老百姓还不疯了去干?”
难怪金书记每垧地要二百块,要知道秋分村承包一垧地要一千七八,一等地已经达到二千五了,水田承包费还要翻番。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