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特王朝浮沉录:揭秘一个突然消失的异域民族,以及唐朝神秘机构眩瞻营》
第2节作者:
太常寺协律郎
雁儿似有嗔怪之意:“阿翁你骗我,你的故乡不就在杭州城里么?阿婆说,雁儿,雁儿阿娘,还有你们,都是这杭州城里的人。”
“那你,有没有觉得阿翁长相上与他们有什么不同?”
雁儿攀上去摸着曹善才的鼻子,想了想道:“阿翁鼻子高如华岳山,不过,人的长相有千千万种,也没有什么奇怪。”她将手指伸入口中,轻咬几下:“不对不对,阿娘与阿婆却不是如你这样。”
日期:2016-07-08 15:44:00
曹善才笑起来,伴随着几声咳嗽。他想要掏出一方罗帕,可适才弹琵琶过于用力的右手却还颤动个不停。雁儿忙抽出自己的,递给他,用哀求的语气道:“那刚才你弹的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可以教给我么?”
“这曲子叫‘五色盐’,可是难弹,要等你大一些了我定会教给你。”
话刚说完,他忽想到等雁儿长大,自己在不在人世犹未可知,有些惊惶起来。
雁儿没有察觉阿翁的神态,自言自语道:“我只见过一种白色的盐,就是刚才喝茶时加到釜中的,五色盐是什么?。”
曹善才道:“方才用的是吴盐,人道吴盐胜雪,不过在阿翁的故乡,就盛产青黄黑白紫这五色盐。”
“阿翁,那你的故乡到底在哪里啊?”
“我的故乡很远很远,在安国。”
“安国......它有扬州那么远么?”
曹善才望着远方,痴痴道:“比扬州远多了。安国在葱岭以西,那密水南。那里的王城有五重,环以流水,城内屋檐皆平顶,夕阳照时,灿烂如金;人家皆种蒲桃,绿蔓纵横,碧涛如云。”
雁儿努力地在脑中构建这一副异域景象:“我不信它的景致能比杭州城美。”
“那里很美,那是......与杭州城不一样的美。”
“阿翁……你为什么不回故乡去,我也从未听你提起过这个地方?”
日期:2016-07-08 16:10:26
曹善才摸着雁儿的小脸:“因为那里已回不去了。不光我,这曲子的作者,还有和我们一样的所有人,都回不去故乡了。”
雁儿有些糊涂:“阿翁,好好说着怎么又冒出来这些人,这曲子的作者是谁,你认识吗?”
曹善才用粗糙的拇指摩挲着琵琶的白玉捍拨,缓缓道:“他是……这世上最好最好的人。”
说“最好最好”这四个字时,曹善才仍然会像他少年时那样,加重语调去读。
他的一生里,见过先帝,见过当朝圣人;他是各州长官,王侯的座上宾,门下有的是享誉京城的名家;他娶了最美的汉人女子,生下一儿一女,又有孙儿孙女绕于膝下。对他来说,又还有谁,能是他心中最好最好的人呢?
雁儿有些疑惑:“最好最好?也是,这曲子这样好听,他定是一个厉害人物,但是他有阿娘和阿婆那样好么?”
“他......是他带我长大,教习我琵琶,那么多年了......我到现在还能记得他的样子。”
“阿翁,”雁儿伏在曹善才膝盖上:“那他现在在哪里呀?
“他走了……不会再回来了。”
“啊?他死了么?”
不会再回来了,对于小小女童来说,自然是死了,可是年过六旬的曹善才却怎么也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他不想去想,也不敢想,他宁愿把这事实搁置一生一世,随着自己踏入棺木,也不愿有人当着他的面戳穿。
曹善才的眼中掠过千般情愫,他望着自己发抖的双手,望着手上的深浅不一的耈斑。他老了,有时连琵琶也抱不动,夜里还会频繁起夜,连他自己都已是暮年,他,还会在这个世上么?
他别过头去,将琵琶置于石阶上,慢悠悠站起身来。
一枝矮矮的辛夷花枝向下探着身子,正好与他双目相对。枝头的花苞尤未盛开,正等待着北飞的鸿雁,料峭的春雨把它唤醒。
去年的繁花落尽,没入泥土,才有今时新芽又发,幼笋破出;这一方寺院内,落去的花朵,老去的枯树,都如佛陀般有着慧利众生的慈悲。慈恩深广,万物轮回,才得以迎来这一丝生生不息的春光。
任凭人世间斗转星移,沧桑变换,永远不会爽约的,就是这繁盛的春景。
可是这世上那个对他曹纲最好最好的人,却再也不会回来了。
“胡腾儿,胡腾儿,故乡路断知不知。”
1. “善才”是对于技艺高超的音乐家的尊称,不是他的本名。
2. “阿璧”与“阿避”在现代汉语读音中是同音,但是在中古汉语中却不一定是这样,这样选取仅是为了方便。
3. 煎茶法第一沸需加入盐。
日期:2016-07-09 11:02:33
第一章 鸣镝
开元二十年,秋。
一枝响箭呼啸着飞过勾注山草原上空,继而向下,径直飞向杂草中的一颗巨石。巨石坚硬无比,箭镞即刻被反弹回来,落在了草地上。
前方一头惊吓过度的野狐狸回头看了一眼,如蒙大赦,飞也似地钻入了草丛。
箭刚刚落地,后面就传来了杂乱的马蹄声。一群人高声叫嚷着,嬉闹着,还有人拍手喝起倒彩来,原本微凉的空气中开始流动着一股马匹腥膻的热气。
来人是几个二十岁左右的少年,乘于毛色光亮,黑白棕色的大宛马上,身着颜色不一的缺胯袍衫,有几位腰间系着镶金玉的蹀躞带,挂着漆黑细瘦的横刀;他们的马鞍上包着猩红的鞍袱,鞍后数条彩色的绡在奔跑中高高地飞起,如同云霞。
这一切,在已开始枯黄的初秋草原中显得格外鲜艳。
他们奔到那块石头前,速度慢了下来。一个随行小儿迅速捡起了那个箭簇,双手呈到射箭的绛衣少年面前。那铁箭头虽没有插入石头,却已经折断不可再用,可见发箭之时的力度倒也颇不寻常。
左首一人瞧见了,率先说:“明中你行啊,虽不能像飞将军李广一样射箭入石,可这铁箭簇生生折断也不得了!”
还没等绛衣少年答话,后面一位刚喝了倒彩的绿衫少年大笑起来:“明中,论力气,我们这除了五哥没几个人比得过你,可论眼神嘛,你还是差了点。这轮你可是输了啊!”
绿衫少年鞍后的驮囊早已挂了一只野狐狸和三只兔子。猎物随着马匹的行走而左右晃动,好像是有意在向明中炫耀。
明中眉毛一扬,有些不服气,对着绿衫少年喊:“十郎!你不要狂!我让你看看五哥的本事!”说完,从胡禄中抽出一枝新的箭,恭恭敬敬递给一个身着青色袍衫的少年:“五哥,可不能让崔家丢脸,射中狐狸的眼睛试试!”
被众人唤做五哥的青衫少年叫做崔巍,是这些人中年纪最大的。相比其他人稚气未脱的脸庞,他的脸上已经有了一丝生活加给他的疲惫和世故。比起众人光鲜的绫锦衣衫,他身上的布衣显得确实有些碍眼。
崔明中其实与他并无干系,只是仰慕他做事沉稳,武艺超群,又与自己同姓,便将他当做自己的亲兄弟一般看待。
崔巍接过羽箭,抚摸着箭簇上凹下去的两个小孔,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十郎有些生气:“好你个崔明中,比不过我,就拿五哥来压我!”说罢有些气急败坏地转向崔巍:“五哥,你怎么说也是我们的大哥,可不能偏心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