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特王朝浮沉录:揭秘一个突然消失的异域民族,以及唐朝神秘机构眩瞻营》
第6节

作者: 太常寺协律郎
收藏本书TXT下载

  赵师白听得暮鼓声,急匆匆走出来刚想叫住崔巍,一开门,却也听到了这声响。
  庶仆慌慌张张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后面四个执刀见了赵师白,忙七嘴八舌道:“阿郎,我们......拦不住他!”
  赵师白一想到坊门早已关闭,雁奴却还没回来,心里就没什么好气,指着那庶仆怒喝:“田舍汉!擅自进来,成何体统!”
  那庶仆倒也顾不上这些,眼角挂泪,用尽力气对赵师白喊:“阿郎!郎君他,郎君他死了!”
  1.耶耶是唐人对父亲的称呼。
  日期:2016-07-11 09:28:45

  (第三章开始了)
  第三章 寻路
  前日夜里,巡更人已敲过了四更,原本躺着的人却坐起来了。
  如今已经入秋,可梦里的空气仍是湿热的,依稀还有蝉声。现在的天色,好像不是四更天的样子,倒更像是黄昏。地面上还似乎刚下过雨,泥土泥泞湿滑,紧紧抓着他的鞋子,发出“叽叽”的水声。
  他懵懵懂懂走着,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就这么呆呆地走了半晌,抬头,才发现原来他身处一片参天密林中。密林里除了他,还有其他好几个人,可是这些人却有意不让他看清面貌。

  当他靠近时,他们开始飞快地绕着他转动。
  他就这么傻站着,身上的衫子闷热难当,却无力脱去。他头晕,不知道这些人要转到什么时候,又无法看清他们到底是谁,心里就开始害怕,害怕自己在有限的生命里被这无休止的旋转拖到白头。
  在梦里,生命总是短暂的,一瞬总是永恒的。
  虽然这些面孔他一个也看不清,在飞速旋动中,他却对他们产生了一种宿命般的亲近感,尽管这些人变换如闪电,出没如鬼魅,他却发自内心的要亲近他们。
  久了,身边的人开始对他说起话来,他一句也听不下去。他伸手想要去摸他们,可是扑了个空,不出意料,这些人都只是幻影。
  他着急起来,难过起来,因为他忆起,这不是第一次他走进密林了。上次来到这里,也是这样的:这些人终将在他面前活生生消失。
  转着转着,这些人果然一个接一个地不见。他哭起来,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悲伤。
  密林里,头顶的月亮是刺眼的,月光如滚烫的铁水,铸得他浑身僵硬,身上所有的感觉一并消失,可脑袋却是清醒的。
  鸠盘荼又来了,那一只困扰了他二十年的鸠盘荼。
  他用尽力气喊出地藏王菩萨的佛号,可是那声音连他自己也听不见。喊着喊着,压迫感忽的一下加重,连气都不让他透一口,然后,绝望与沉重都相继消失。

  他“呼”地坐起身,身上,额上仍然全是汗,却不是热出来的,是冷汗。
  他望了望窗外,真实的月光还是如水般温柔,浅浅透过纸糊的窗子,窗外微凉的空气送入薄帷,织出一片阴冷爬上他的背脊。
  于是,这个人便又失眠了。
  日期:2016-07-11 11:50:46
  边塞初秋,北斗星的勺柄已经悄然转向西方。初候鸿雁南飞,代州天空中,已经可以看到有一排头部漆黑的鸿雁飞过,在青空拉长调子,发出断断续续的叫声。
  四周的山峦好似一个个坟包,高高隆起,上面不长树木,只生长草;长草过膝,黄了一片,绿了一片,如波浪般随着塞上的疾风起伏;起起伏伏,连绵不尽,这便是勾注山了。
  放眼望去的这道关隘,唐人多称为西径关。每年春秋时节,成群结队的塞雁从这里飞去飞回,在关隘上空鸣叫徘徊。山坡背风易生气旋,大雁徘徊而不得过,便只能从关塞的门洞中飞入,故西径关又得名雁门塞。
  雁门塞两旁的山坡上常有狐狸,野兔,苍鹰,梅花鹿出没。这里相去繁华如锦的代州城只有20多里,于是也成了代州城内世家子弟打猎最常来的地方。不过,城内再怎么喧嚣,雁门关外却是一脉高山,无边草原,草原上埋着汉朝将士的忠骨,大风吹遍,雁叫声声苍凉。
  是日,天朗气清,深青色的天空中一丝云彩也没有,好似一汪深不见底的湖水,边塞的风却早已有了能把人脸刮疼的威力。

  北边山坡上,微弱的仿制鸣镝声响过后,几个人正在大声呼喊,那便是代州刺史赵师白的执刀队长崔巍和相识的一群世家子弟正在打猎。明日就是秋社,几个儿郎们出来,自然是为了在社日的食案上准备多些野味,顺道测试仿制鸣镝,熟悉弓法。
  日期:2016-07-11 12:58:29
  关塞附近相较之下显得冷冷清清,唯有一队守城将士刚刚完成巡逻回到烽火台,正顾着谈天说地,擦拭刀枪。
  忽见缓坡上一座硕大的山石背后,一片长草正在剧烈抖动,只听一人说道:“阿云,他们离远了,我这就带你走!”
  近年来,朝廷开支愈大,盘剥益重,百姓弃田逃跑不在少数。听这口气,似乎又是一家为了躲避赋税的“浮逃户”。

  草丛里的那人探头探脑,半天才拨开长草露出一个脑袋,原来是个至多二十岁的少年。少年着青色圆领缺胯袍衫,身后背着一个硕大的梨形包袱,布料是黑色的狮子纹锦,精美绝伦,想来定是对包袱中的东西珍爱万分。
  他回身从山石后面使劲一扯,竟扯出一匹高大的瘦马。这马耳朵奇小,眼睛却瞪似铜铃,周身青色中夹杂着白色斑点,唯独马头的部位纯白无暇。马虽高大,身形却略显枯瘦,行走之时可以看得到肩上骨头露出的棱角。
  说来也怪,他人都用铁或铜做马衔和络头,这匹马除了马鞍被鞍袱包裹,看不出材质,马身两旁一副棉质障泥以外,其他通身马具都是木头制成的,上有镂空雕刻的葡萄纹,浮藻纹,精美异常。
  这些事物搭配在一起本来还算古朴,只是这马过于瘦弱,眼睛又特别大,便多了一丝愚蠢和好笑。更有意思的是,马络头旁边还额外系了一个小小的布袋,里面沉甸甸的,露出里面一颗颗石子的形状。
  可是从头到尾却只见到少年一个人和一匹马,并没有什么“阿云”。
  日期:2016-07-11 14:15:20
  少年一副颇为自得的神情,随手摘了根芦管别在腰间。他略略望了一眼北边山坡上正在叫嚷的崔巍众人,扭头跨上青马就向南疾驰而去,等到远离了关塞附近的危险地带,才让青马慢下脚步,缓缓行进。
  他身材挺拔,腰细且长,腰间蹀躞带的银片在太阳的照耀下犹如湖水的潾潾波光,随身飘来一股淡淡苏合香的气味。一根芦管被他叼在口中,仰着头,鼓着腮帮子,“哔”“哔”地吹出声响。
  少年一边吹着芦管,一边用脚踢着障泥打节拍,手里虚握着缰绳,放任那青马自己向南行走。那马好像也懂得音乐,跟着他的节奏放慢了步子。过了一会,少年觉得单薄细小的芦管已经表达不了心中的音乐,遂“噗”地吐掉了,开始用嘴哼起歌来,正是时兴的《苏摩遮》的曲调。
  他零落的歌声在旷远的山间缓缓响起,倒有些荒凉。
  日期:2016-07-11 14:58:36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