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之谜:一百八十岁周易大师人生实录——大国隐士》
第17节

作者: 程小程1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邵如林道:“闹是不闹了,只是若兰装疯一事,纸终究是包不住火,早晚要露出破绽,到那时他变本加厉才更麻烦。”

  黄爵滋道:“雨山兄所虑极是,这件事不可大意,要尽快想个办法。”
  汝舟道:“依愚侄之见,惟有调虎离山才是上策。”
  黄爵滋沉吟片刻,道:“着啊,何止上策,简直是上上之策。韦符出京算得上一箭三雕,一是完全免除雨山兄后顾之忧;二是清除穆彰阿在京城的手眼;三是保得京城百姓不受祸害。”
  邵如林道:“愚弟也是这个意思,只是调韦符出京谈何容易。”
  黄爵滋道:“这有何难,他一个小小的副使,只要给他加官进爵,穆彰阿再想留他,也不好挡人前程。”
  邵如林道:“道理是不错,可是为国家计,为百姓计,他这种人,到哪儿都是祸害,如何才能妥善安置他呢?”

  日期:2015-11-29 09:22:00
  汝舟道:“韦符是习武之人,当然是军营最适合他。”
  黄爵滋起身在地上走了几走,把能动用的关系捋了一捋,很快想到一个人。他有个同乡张伯允,在领办漕运的事务,是个厉害角色。可以托他绕过穆彰阿,走吏部把韦符调过去。左右不过给韦符一个千总干,任韦符再跋扈,天高皇帝远,总能不显山不露水的收拾他。
  想到这里,黄爵滋道:“好,我有主意了,这件事雨山兄不用再费神,我来办。”
  邵如林大喜过望,一件令他寝食难安的难题,在黄爵滋这里迎刃而解,他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邵如林起身一揖道:“有劳兄长,请受愚弟一拜。”
  黄爵滋忙扶他道:“你我之间不用这样的虚礼。”
  三个人又喝了会茶,邵如林和林汝舟始告辞,各自回府。
  日期:2015-11-29 09:25:00
  最让邵如林耿耿于怀的一件大事有了着落,他心里如卸下千斤重担般轻松,在轿子里坐了一会,忽然想到那日在贡院门前,邂逅过的两个晒太阴的老人。于是吩咐落轿。两个轿夫对邵大人的古怪举动早已习以为常,乐得轻松,把他放了下来。

  邵如林走到贡院门前,在上次的墙跟前徘徊张望。天上依旧一轮明月当空,两位奇怪的老人并不在那里。难道换了晒太阴的地方?或者是神仙下来寻访凡间的疾苦?还是自己的幻觉?邵如林站在月亮地里,百般寻思不得正解。
  日期:2015-11-29 09:27:00
  邵如林背着手,继续缓步前行,贡院一转角,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左手牵着一个孩子,右手挎着一个包袱,迎面走来。细看那孩子,和天门差不多年龄,衣着单薄,在寒风里瑟瑟发抖。
  邵如林叫住老妇人,掏出一点碎银子给他道:“看孩子冻的,给他添件衣物吧。”
  老妇人千恩万谢。邵如林走了两步,又回头道:“这么晚了你们可有住处?不如到寒舍将就一晚,明日再作打算?”

  老妇人并不推辞,一面道谢一面牵了那孩子,紧紧跟在了邵如林身后。
  一进家门,邵如林看见家里上下十几口人,全都没睡,叽叽喳喳乱成一锅粥。
  天门道:“爷爷,爹让当兵的抓走了……”
  日期:2015-11-30 15:40:00
  沈王氏的儿子蝉儿与韦符并不相像,年龄更不对。乡下老妪不懂城里的规矩,可经多见广,阅历人情世故。她瞧见邵如林与严氏再三阻挠韦符进西厢房,便猜出那屋里定有说道,于是过去胡闹一下。
  闹一下起什么作用她不管,闹到什么样她有分寸。
  邵如林一圆场,她拿捏准火候,就坡下驴,闪到一旁,剩下的事情就不是她该问的了。
  沈王氏向丫环打问邵夫人住哪屋,吃人家的住人家的,总该去请个安。丫环将她领进梁氏屋内,沈王氏道了万福,梁氏招手让她坐到跟前说话。丫环在床前置了绣墩,沈王氏嫌矮,径直坐到床头。
  丫环不满地道:“下来,下来,瞧你这一身……”
  梁氏摆手让丫环出去,有气无力地对沈王氏道:“不妨事,坐着别动,陪我说说话。”
  日期:2015-11-30 15:48:00
  “姐姐说的是哪里话,见外了不是,我和雨山自小在田地里长大,从来不曾把自己当贵人,姐姐也不用自轻自贱,我一瞧见你,就像见了亲姐姐一样亲切。说句伤感的话,您要是早来几天,我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
  这句话把沈王氏的眼泪说下来了。她从山东到京城,一路风餐露宿,讨饭为生,受尽白眼,吃尽苦头,别说找个人说说知心话,谁又拿她当个人看待呢。
  自古官家多恨穷。邵家是官宦门庭,不仅对她这个乡下穷婆子没丝毫偏见,还把她当亲人对待。邵老爷慈悲,收留她进府吃住,梁氏善良,对她掏心掏肺。她焉能不深受感动。
  沈王氏抹了抹眼泪道:“太太,俺不识字,不会讲大道理,但听过山东快书。书里说,受人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老爷太太收留俺的恩情,俺这辈子忘不了,您的吩咐俺照做就是。”
  沈王氏说着话,只觉得梁氏的手软下来,头一歪,迷迷瞪瞪昏睡过去。沈王氏是过来人,意识到梁氏不行了,慌忙出去叫人。
  邵如林和严氏赶到梁氏床前,梁氏已然咽气了。
  日期:2015-11-30 15:56:00
  严氏哭得死去活来。边哭边诉:“娘啊,一家人都在跟前,您怎么连我们最后一面都不见就走了,您好狠心啊,到底是儿媳哪儿做得不好啊。呜呜呜……”
  邵如林心如刀绞,眼泪在眼圈里打转,硬是没让流出来。是啊,这也走得太急了。家里人一个没见着,说撒手就撒手,到底为什么?老太婆,你这么着急走,莫非真如天门所言,升天做神仙去了?那也好,夫妻一场,我不耽误你成仙。
  沈王氏道:“大老爷,少奶奶,您们也甭难过,夫人走得急,正说明家里的事她全都放心,心里没有牵挂。”

  严氏哽咽着埋怨道:“你这个老婆子,你在跟前守着的,看到情形不对,怎不早些叫我们。”
  沈王氏顿时语塞。
  邵如林道:“沈王氏说得对,你婆婆心无挂碍,没有可留的话了。走就走吧,走了好,脱离苦海去做神仙还不好吗?”
  门外一声长哭,庄若兰满脸胭红,一头纸花爬了进来。
  沈王氏一喊叫,邵如林和严氏闻声而出,庄若兰情知不好,要下床去看梁氏,起了几次,身上的骨头和肉疼得无法使唤,她硬是咬着牙,滚下床,一路爬了过来。
  庄若兰趴在梁氏床头捶胸顿足,哭得不省人事。
  沈王氏对邵如林道:“老爷,这可不是难过的时候,夫人在那边还要赶路呢,这样一闹,别耽误了她升天的时辰。”
  邵如林回过神来,道:“都别哭了,快扶若兰回去。老姐姐,丫头们不懂送老的规矩,有劳你帮着把送老衣穿了,该准备的后事也请你一并料理吧。”

  沈王氏道:“老爷放心,有俺呢。哪位姑娘快去打盆温水来,得给夫人沐浴更衣。”
  邵府上下,一时忙成一团。
  大人们在忙,天门和响地也在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