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之谜:一百八十岁周易大师人生实录——大国隐士》
第38节

作者: 程小程1
收藏本书TXT下载
  “等贵人呢。快弄两样小菜,拿壶好酒。”
  邵如林听得一惊道:“单先生,你说的等……贵人,什么意思?”
  单先生笑道:“就是邵大人您啊。”
  “怎么,你认识我?”
  日期:2015-12-11 18:26:00

  “我这算命的本领还是跟您学的呢,怎么能不认识。”
  “跟我学的?这话从何说起?我可没有一点儿印象,先生可否明示?”
  单先生呵呵笑道:“邵大人可是在钦天监当过差?”
  “是啊?”

  “这就对了。嘉庆二十四年,刑部审理‘林清之乱’余党一案,其中有个县令也在人犯之列,大人可记得?”
  邵如林摇头:“不记得了。”
  单先生道:“我就是那个县令。我并不认识林清,是被小人诬陷的。有多位证人在刑部大堂替我作证,也有官员上奏保我。刑部报到嘉庆皇帝那儿,嘉庆皇帝不好决断,竟想出一个法子,让钦天监指派术士,测算我和证人是否说谎。”
  邵如林想起来,是有这么一档子事。

  那是嘉庆皇帝驾崩前一年,无心理政,笃信道教方士,但凡大小事务,定要钦天监或观天象,或求课预测。
  单先生道:“想起来了?那次过堂,大人当场摇钱画卦,占出一个‘小过卦’,然后认定我和证人均说了谎。证人因作伪证判了流放,我判了监斩候。”
  “啊!是你?你还活着!”
  单先生呷了口酒道:“是我,我还活着。隔一年,道光皇帝登基,大赦天下,我侥幸偷生。可惜,那个冒死为我作证的老兄,流放到宁古塔,不出一个月便患恶疾而亡……因此我也记住了大人一卦定生死的厉害,”
  邵如林道:“听先生的意思,莫非当年真是冤枉的?”

  日期:2015-12-11 18:34:00
  单先生笑笑,吃口菜道:“都说天理人心。有人心没天理,我当然不服。我这些年,寻名师访高人,专心研习卜筮之术。就是想验证你当年那一卦,何以认定我说谎的。”
  邵如林苦思冥想半天,不住地摇头道:“我那一卦没错啊?”
  单先生道:“对,我反复推算多遍,大人那卦是没错。这正是我不解的地方,我明明是冤枉的,为何大人一卦占出,却给我断出个监斩候呢?”
  “先生究竟想明白没有,问题出在哪儿吗?”
  单先生摇头:“我解了十几年,直到如今仍是百思不得其解。大人比我道行深,您今后接着解去吧。来,咱们有缘,干一杯。”
  邵如林一生卜筮无数,信卦信命从不僭违天意,不料竟还有这样一桩孽债。是他断错了卦,还是天意错了呢?

  邵如林思及天门今日的遭遇,自言自语道:“当年那一卦,可是造孽不浅……”
  日期:2015-12-11 18:41:00
  单先生提起当年旧事,让邵如林感慨万千。
  邵如林继承祖宗易学,进京入仕,混个一官半职,并不图大富大贵,只求以平生所学,为朝廷效力,为天下百姓造福祉。
  他一开始在钦天监的差事,还算轻松自在,观天文,察地理,与同道研讨易学精妙。可是后来,嘉庆帝晚年昏聩,滥用阴阳之术,亵渎祖先文明,做了许多有违君道的事情。
  邵如林渐渐厌倦身不由己的日子。新帝登基后,他走黄爵滋的门子,调往鸿胪寺,安心做小吏,很少显露阴阳才学。
  看得太多皇室荒诞,经历太多官场争斗,邵如林对仕途这条路异常排斥。为此,他不许儿子知理再走自己的老路。
  他要儿子专心治学,兼做些风水先生。自由自在挺好,祖宗赏这碗饭,足够安身立命,何必趟官场的混水,任人驱使,不得开心颜。
  单先生为了当年一卦,耿耿于怀。访师问道,沉迷易学,执拗十几年,令邵如林大为惊讶。更为惊讶的是,他好像在寻找自己。
  邵如林问他:“先生,你知道我住在羊尾巴胡同对吗?既然如此,为何不上门找我?”
  “该见着的总会见着,何必去打扰大人的清静呢?”
  “先生现住在哪里?”

  “随遇而安。”
  “我有一个不情之请,可否请先生去舍下小住,我们切磋一番。”
  “不必了,按我的流年推算,我没多少日子了。今日得见大人一面,心愿已了,明日便回老家,叶落总要归根是不是。”
  “先生何出此言?我看先生面相,不应是短寿之人。冒昧请问,先生的八字是……”
  日期:2015-12-12 18:55:00

  单先生把空酒杯举在眼前,用两个手指捏着,不停地转动着,好似在做一个极为重大的决定。
  邵如林不知他在想什么,喝掉自己杯里的酒,有些落寞道:“叶落归根,是啊,我这片树叶也快要落了。”
  单先生搁下酒杯,拿过酒壶倒满,又一口干掉,面呈神秘之色,低声说道:“我知道大人是邵康节先生的后人,周易世家,但不知大人可学过‘五神经法’?”
  “‘五神经法’?恕在下孤陋寡闻,不曾听说过。”邵如林摇头道。
  “邵家以理学闻世,而‘五神经法’是相学,大人不知道并不奇怪。”
  “相学?听先生的意思,这‘五神经法’比‘麻衣相法’还神奇吗?”
  “麻衣相法我也学过,与‘五神经法’相比,不值一提。”
  “麻衣相法”乃宋代流传下来的相法奇书,与邵康节的“梅花易数”并称为易学界两大绝学。学通这两门功课,可独步天下。
  单先生竟然对“麻衣相法”不屑一顾,邵如林不禁对“五神经法”兴趣顿增。

  邵如林道:“愿闻其详。”
  “说起来,我与‘五神经法’有缘又无缘。一年多前,我问道三清山,在玉虚峰下一道长那里,遇见此书。”
  邵如林微笑,每有奇书绝学面世,必是来自深山隐居的高人,这倒可以理解。
  单先生的酒量奇大,一壶酒邵如林不过喝了两杯,竟然见底了。
  单先生又要了一壶,给自己斟满,也不管邵如林,拈起酒杯一饮而尽,夹了箸菜,细嚼慢咽完,才接着说道:
  “大人不要笑,你不在江湖行走,未必知道江湖上的奇人奇事有多少。”
  日期:2015-12-12 18:58:00
  邵如林道:“先生莫怪,我并非怀疑你的说法,而是神往那些世外高人,闲云野鹤,超凡脱俗,何等的洒脱。”
  “各有各的命数罢。你一定奇怪,这等奇书,我怎么能见到呢?我也奇怪,这本书就盖在盛剩饭的木碗上。书皮上四个大字‘五神经法’,墨迹已然褪色,纸页发黄,想来一直没当好东西。”
  这也不奇怪,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纵使是稀世珍宝,也不必刻意收藏。
  “我并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出于预感,不由多看了两眼。道长说,我知道你的来意。道长诵了四句偈语,‘可怜世人一般苦,苦心修道堪世人。人心堪破有何用,用于自身见几人。’”
  邵如林道:“这四句偈语深刻。”
  单先生再饮一杯酒道:“道长对我说,你不用再四处问道修学了。我问何故。道长说,你来晚了,早来一年,习我长生之法,或可益寿延年,如今你仅剩一年又七个月零两天的阳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