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喝多了的酒话,不必当真,但也保不准是酒后吐真言啊。
本来就又很多人私下里议论郡县制,李斯也早有耳闻,真是岂有此理。
李斯虽然喝了酒,但回到家后,仍然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这件事。
为了彻底平息不必要的争论,李斯连夜起草了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奏章。
第二天一早就呈给了秦始皇。
这究竟是篇什么奏章呢?
秦始皇会批准么………………
日期:2016-07-06 13:21:30
(23)奏焚书议
酒宴上一场争论让丞相李斯无法释怀,便连夜起草了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奏章。
这个奏章的名字历史上叫《焚书议》,顾名思义就是建议焚书。
第二天一早李斯就将这个奏章呈给了秦始皇。
这个奏章究竟写了什么呢?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后面要出台的重大政策,我就将历史上这个著名的奏章原文摘抄如下: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丞相李斯昧死上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进,则主势将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书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庞言息而人心一,天下久安,永誉无极。谨昧死以闻。”
如果你对古文学习不深刻,那么可能会看的云里雾里。
不过没关系,实在看着累没兴趣就不要看了,劳心伤神也没必要。
由我代劳为你大致梳理一下这篇奏章的中心内容。
文章的开头几句李斯就告诉秦始皇:
陛下,是您统一了天下,您才是古往今来第一人。
那些儒生都是些书呆子,整天只会拿三皇五帝来说事,其实那时的国情和现在根本不一样。
现在按照郡县制不是搞的很好么?
您大胆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根本不需要跟在三皇五帝的屁股后面学模学样。
日期:2016-07-06 13:29:25
这几句话如果有人理解成是李斯给秦始皇拍马屁,那就有点狭隘,小看李斯了。
其实他更主要目的是鼓励秦始皇,给秦始皇树立信心,担心秦始皇被淳于越那老小子真给说动了心思。
所以这几句话非常重要。
试想领导都没信心了,你说的再好有屁用。
接着他又提出了一个观点来形容读书人:
“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
这其实也是对春秋战国数百年来所谓”百家争鸣“的经典概括。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又该怎么理解呢?
说法很多,我也来分析一下。
先说说什么是“道古以害今”。
它的意思就是读书人喜欢拿古人的条条框框、伦理标准来评断和限制现在人的言行,进而厚古薄今,干预朝政。
“虚言以乱实”又是什么意思呢?
它的意思就是读书人还喜欢拿一些故弄玄虚,不知所以的言论来吓唬人,进而妄议时事,扰乱人心。
”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这句就更直接的刻画出了读书人的行为特点。
整天认为自己的所教所学非常高明,别人都是垃圾,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然后到处去诋毁政府的制度法令。
日期:2016-07-06 14:22:56
我们看看李斯是不是把读书人刻画的入木三分,直到现在是不是还是很适用,很形象。
李斯认为正是由于这些思想作祟,才导致读书人整天就会胡说八道,胡言乱语,蛊惑人心,不务正业。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既然是读书人么,那就把他们读的那些乱七八糟给人洗脑的书全部烧掉,让他们只读同一类书,从而达到思想统一。
具体该怎么做呢?
李斯还列出了一些实操办法:
1、秦史以外的各诸侯国的史书全部烧掉;
2、官方藏书以外的涉及到诸子百家的私人藏书全部烧掉;
3、以后有人再敢妄谈《诗》、《书》、百家语者,处以死刑;
4、胆敢厚古薄今者,杀全家;
5、以上这些情况,主管领导如果知情不报,也要一同治罪;
6、发布命令后三十天内必须完成烧书任务,否则脸上刺字并发边流放。
7、国家藏书和农林牧渔、医学、占卜等专业类书籍不能烧。
8、禁止私学、提倡法教,以吏为师。
李斯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思想统一,从而天下才能长治久安。
好了,这篇奏章的中心内容我梳理完了,可能还是有点复杂,不知道你是否看明白了。
其实简单的说李斯的建议就是让秦始皇用焚书的办法来统一思想。
从这篇奏章我们不得不佩服李斯的才学果然出类拔萃。
整篇奏章虽然不长,但字字珠玑,内容丰富,非常精彩,非常值得我们写工作报告时借鉴。
秦始皇看到这篇奏章又会怎么想呢?
肯定是龙颜大悦啊!
这是他一直想干而没想好怎么干的事啊!
另外他自己也在为昨晚的事情生闷气呢,正思考着怎么做才能统一思想。
结果李斯这么一上奏章问题全解决了。
于是秦始皇便在奏章上批出了一个字“可”。
李斯拿到这个“可”字甭提多高兴了,金口玉言,尚方宝剑啊!
当即号令天下收书!
先将都城咸阳周围的书收上来。
都城么,先做个样子给大家看看,以后全国各地“比葫芦画瓢”就行了。
收上的上书也要先审查一下,别搞错了,万一烧错了也不好。
有了咸阳的示范效应,各地郡县竞相效仿。
日期:2016-07-06 17:08:34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关闭
《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之秦朝 (23)奏焚书议
2016-04-07 王瑞文辰 历史不是僵尸
酒宴上一场争论让丞相李斯无法释怀,便连夜起草了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奏章。
这个奏章的名字历史上叫《焚书议》,顾名思义就是建议焚书。
第二天一早李斯就将这个奏章呈给了秦始皇。
这个奏章究竟写了什么呢?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后面要出台的重大政策,我就将历史上这个著名的奏章原文摘抄如下: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丞相李斯昧死上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进,则主势将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书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庞言息而人心一,天下久安,永誉无极。谨昧死以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