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莫道人笔记】这些年修行之感悟,读书之乱弹》
第59节

作者: 广莫道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最后说一句,如果有人说,现在我的一切都很好,我都很满意,什么也不想改变,也看不到任何潜在的危险,一切维持现状就是最好了,又该如何修心,如何修道,如何修仙呢?我只能说,修道这件事不比学佛,学佛往往会告诉你,学佛好,不学佛可能就会坏。而修道讲的是,修道好,不修也无所谓。现在很好,那好好珍惜现在就是了。真正的道家,绝不会用威胁的方式拉拢信徒或者牟利,说些如果不信道,如果不修道,就会怎么怎么倒霉,死了要去哪哪哪。我们没有这回事的,假如有,就是骗人的。不过话说回来了,世界上谁能在一生中永远认为维持现状最好,而且都能始终维持心境的现状呢?比如说,生病的时候,快死的时候,又该如何自处呢?毕竟,修仙这件事,人人能做,成仙这件事,却相当于国家主席,之于普通公务员一样了。

  日期:2014-04-23 18:26:00
  德充符一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常季曰:"彼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为最之哉?"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徵,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

  德充符,我的理解是用象征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些全德之人的形象和特征,既对我们有指引作用,又是对庄子理想的道家境界的完美广告。只不过,既然是广告,就存在只给鸡汤不给勺的问题,怎么能到故事中残疾人的境界,没有直接说,也一句两句说不清楚,我只能说,就在整个庄子中了。
  鲁国有个被砍掉一只脚的人叫做王骀,这个字读台和带都行。拜他为师的人和拜孔子的人数差不多。常季问孔子,王骀是犯了罪被砍掉一只脚的人啊,拜他的人和拜您的人各占鲁国的一半,他安静的时候不教诲也不议论,可是弟子们虽然脑袋空空的去了,却能充实受益返回。果然有不言而喻的教导,能通过潜移默化和借助心心相印受益吗?王骀这样的人,算是什么样的人物啊?
  孔子说,王骀老先生是圣人一样的人物,我孔丘只不过在他的弟子们后面还没有来得及去请教呢,我尚且把他当作老师看,更何况还不如我的人呢。不仅是鲁国,我将要引导全天下的人向他学习。常季问,他只是个被砍掉脚受过刑戮的人,竟然能使您去请教,说明他比常人高明的多。如果这样,他的存心养性的独特之处在哪呢?
  孔子说,生和死是人世变化的大事了,但是他不会随同生死变化现象而伤感失常,即使是天崩地裂,他也不会因为这种外物的变故患得患失。他深刻的认识到不凭借形骸的道理,也就不会随着外物变迁不定,任凭外部事物千变万化而自己值守着大道的根本。
  常季问,这怎么理解呢。孔子说,从对立的角度看,肝和胆相近,楚国和越国相距遥远,彼此仇雠,在大道的角度,它们的关系并没有什么不同,天地万物都是混同一气的产物。王骀有这样看事物的境界,也就不会关心耳目中的声色犬马,而能使自己的心神悠游在高度和谐的境界。对于天地万物都能视同齐一,就看不到会失去什么。所以看待自己少了一只脚,就好像是丢了一个土块一样。

  常季问,王骀只是自己的境界高,用道心证己心,用己心修道心,那为什么人们都要崇拜追随他呢。孔子说,人不会把流动的水面当镜子照,只会在静止的水面上照自己的样子。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让众人平静下来。树木都秉承地气生长,却只有松柏能在冬天不凋零,四季常青。所有人都秉受天命生存,只有尧舜那样的人物能得受天地正气。只有端正自己的品性,才能端正别人的品性。只有保持婴儿般天真无邪的气质,才能无所畏惧。勇敢的战士敢于闯入敌军阵营之中,想要追求功名的人尚且如此勇敢,受到众人崇拜,更何况王骀这种能纵观天地沉浮,囊括万物消长,不局限于自己躯壳耳目所感受到的外物,而能用心神感知宇宙大道的智慧且不受生死变化的影响的人呢。他的修养很快就要达到终极大道的境界,人们虽然主动追随他,但是他又怎么会把众人追随这件事放在心上呢。

  这一段已经没有什么太多可讲的了,借孔子之口所描述的王骀的境界,经过齐物论的解读,已经很好理解。这种境界,对我目前来说,是我能完全理解,而且能有把握,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达到的最高境界了,庄子中有些境界,比如后面的大宗师,应帝王中的一些不接地气的故事,我现在还没把握说此生一定能做到,甚至都无法进行准确的理解。
  王骀因为自己的修为,他的气场已经强大到了不需要进行任何具体的教诲,就能覆盖很多很多人自觉追随他,而且能从他那里获益。虽然同样的境界我们在现实中很难遇到,就算遇到了别人也不知道他有这种境界,但是有很多人追随的人,我们倒是经常会听说。比如说习大大最近表现出的对军队的控制力,为什么能做到前任做不到的程度,我们也不知道。再比如很多高僧高道,追随的弟子都以千人计,也很难想象他们对这些弟子都能一个一个的进行深刻的教诲,甚至在公开场合的开示也并没有太多出奇之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愿意追随。可能有人说因为他们有名,那我就不妨在这一段中说说我对名的理解。

  关于名,前面说过,我说除非有必要的重大利益驱使,谋求出名是不明智的。许由在逍遥游里说过名只不过是现实的附属品。因为就一般社会存在的名来说,往往和名一起到来的会有两种东西,一种叫压力,一种叫非议。压力自不必说,认识你的人越多,生活中受到的限制就越大,这种限制不仅对修仙没有任何意义,就算是现实生活,也不是什么好事。想说的话不敢说,想做的事不敢做。而非议就更是难免,往往有一条定律是,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夸你,就会有多少人骂你,想要不挨骂,最好的办法是别让人夸你。如果仅仅想修道成仙,夸也好,骂也罢都无所谓了,但是如果想要在社会上做些事情,到底是夸你的人能把你捧上天,还是骂你的人能把你打入地,实在是一件不好说的事情,就像我们道教中的李一道长,其实公开出来的报道,也没有犯什么天大的事,只不过是传度不满三年就授箓而已,谁也没规定江湖卖艺的魔术演员不能改行当道士的,收徒弟多少钱也只不过是小大之辨而已。和女学员的关系,说来说去也没有个证据。当初有人想要黑他,他只不过是被迫隐修了,可是黑他的人这辈子还能否从监狱出来就不一定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李一道长的弘道伟业也基本上不会有下文了。何止是他呢,这一两年,多少知名人士,网络大V,一个个身败名裂,甚至身陷囹圄,都是名气害的。这种名气,有些是他们养家糊口的工具,也算是死得其所,有些人却是纯属吃饱了撑了,比如薛蛮子。现在媒体通讯,信息传播如此发达,以名谋利,是一条越来越危险的道路,如果有别的方法,最好还是不要走这条路,实在不行,也要把经营名这件事当作事业来经营,不要做留把柄的事,不要留黑历史,这比出名本身更加重要。怎么样的求名才是安全的呢。其实很简单,如果你不谋求利己,也不谋求利众生,那么如此还来的名,大概也没有什么影响吧。总之,名不是坏东西,在宇宙大道面前没有任何东西是坏的,因为就没有好坏这个概念。名就如同旅行的背包一样,包越重,对体力要求就越高,所以背包里的东西,如果没有必要,还是尽量少带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