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卫——解密明朝五行之师,破解历史上的惊天秘术》
第22节

作者: 柳生三笑
收藏本书TXT下载
  荆一飞甩出锦盒道:“这是解药,拿去温水送服,每日三日,六日后自然就解了。”
  白齐接了锦盒,不解道:“这六合公子看起来就不是善类,又是开赌坊的,荆大人既然是兵马司的百户,为何不管一管。”
  荆一飞外表像冷冰冰的冰山美人,说话也时常是拒人以千里之外,她毫不客气道:“这是你该问的么?”
  荆一飞一句话就噎死了白齐,令他哑然当场,不知该如何再言语。
  秦明还在气他没拿到的银子,叫道:“喂,不想回答也不用这么凶巴巴的吧。”
  这女子冷笑一声,道:“凶巴巴?禁军有令,金吾卫不可流连赌坊青楼,一经发现便要处以鞭笞之刑,今日你二人还未正式入我金吾卫便作罢了,若日后再明知故犯,我必不轻饶!”她一甩手中的飞斧,铛地一声,一株碗口粗的枫树就被她直接斩了下来。
  日期:2016-10-22 14:02:00

  第十一章 初入金吾
  皇城,奉天殿内。
  魏东侯躬身站立,一脸忐忑。
  他的左边还站着一名高瘦的男子,也是身着绛色的朝服,唯一不同的是,魏东侯的胸前和背后绣得是朱雀抱焰,而这名男子身上的衣服绣得是龙鱼戏水。
  朱雀御火,可平外乱;龙鱼兴水,自得内安。
  水火二象,亦有阴阳两分之意,金吾卫既掌五行,自然也要恪守阴阳之道。
  眼前,这身着龙鱼戏水朝服的人,正是金吾卫左指挥使,负责皇城内安全守卫的司马城。相比于魏东侯的不安,司马城的表情显然更加轻松,甚至有几分幸灾乐祸。
  毕竟皇城之内在他的管治下还是一片太平,而一墙之隔的京城辖区,已是两种境况,他心想,掌控五行之灾,呵呵,人怎么能胜天,不过是疲于应付罢了,魏东侯只怕离官帽落地也不远了。
  司马城心中冷笑,魏东侯却是诚惶诚恐,这守卫的工作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做得好,世事太平,无人谈起;做得不好,那便是惊天动地,尽人皆知,骂名和罪责自然就要自己担了。所以,当金吾卫,做对了一百件事,都抵不过做错的一件事。
  日期:2016-10-22 14:02:00
  这是为官之道,暂且不谈。且说这灾情,是近日工部侍郎蔡离府邸发生的一场异火,由于火情奇异,叫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虽然亲眼见过的人未必有几个,但各种传闻早已甚嚣尘上,这一传十、十传百,各种版本应有尽有。

  这工部原本就是负责皇城内外工程建造,对这防火防灾之事最是讲究,但不想这回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连工部侍郎的府邸都难逃火灾侵袭,烧了个精光,就连蔡离自己都难逃劫难。
  根据坊间口述,有人曾看到半夜有无数的红色老鼠,从万丈深渊的地底下破土而出,这些老鼠数以万计,带着炽热的火焰奔向了蔡府,而后整个蔡府化作一片火海。
  也有人说,那日雷雨大作,不可能有火焰老鼠从地下出现,就算有也会立即被大雨浇灭,这真正的灾祸是来自天上,雷云围着蔡府狂卷,惊雷阵阵不断,而后一道紫红色的闪电从天而降,将蔡府劈了个粉碎,蔡离直接丧身火海之中,好不凄惨。
  更不幸的是,自古汉人都认为天雷所击乃是天谴,这蔡离定是做了什么不为人知的恶事,才遭了这一劫数,不值得可怜,相反还应该叫锦衣卫好好查他一查。

  当然,也有一些不信神怪的人,猜测是蔡离半夜去书阁翻阅古籍时,一个不小心打翻了油灯,引燃了藏书阁,再烧毁了府邸,只是这样导致失火太过滑稽,蔡府上下碍于颜面,就捏造理由,把起火原因推给了莫须有的东西。
  当时究竟情况如何,毕竟无人得知。
  日期:2016-10-22 14:03:00
  几个当事人早已丧生火海,加上现场烧成一片灰烬,又被大雨冲刷,除了一群群发臭的死老鼠,再也没有其他明显的证据留下来,这火灾调查自然是迟迟没有眉目,高高悬置起了。
  朱棣高高坐在丹陛的龙椅上,面色微微有些怒意,这集天下万千权力于一身的男子多疑易怒,谁都知道。一言不合就杀掉重臣的情况也不是第一次,所以魏东侯心中不免也有些慌张。他不是怕死,对抗水火天灾,九死一生,他也从未皱过眉头,但是对于眼前的皇帝,他觉得比随时而来的天灾还难以捉摸,若是这样不明不白得被杀头了,自己肯定是死不瞑目的。
  良久,朱棣终于开口道:“这是今年发生的第三起了吧?”
  声色冷冷,语调虽缓却明显透露着一丝不悦。
  魏东侯俯首道:“是,元月张瑞副都御史、三月太常寺卿沈康府上均发生类似火灾,起火原因始终……不明。”
  “不明?”朱棣鼻腔里重重地喷出一口气:“我听闻,蔡离府上残留下很多老鼠的尸体,臭不可闻,爱卿以为可是传说的火鼠作祟?”
  魏东候道:“据属下调查,现场确实有一些老鼠残骸,但眼下夏汛将至,江水连日上涨,鼠类从江边往京城中迁移也是常有之事,况且蔡侍郎为人节俭,府中囤粮不少,大火把这些暗藏的老鼠逼出来也不足为奇。”
  日期:2016-10-22 14:04:00
  朱棣唔了一声,又冷冷地问道:“既不是老鼠引火成灾,那是所谓天谴所致?”
  “绝非如此!请皇上恕罪!”魏东侯和司马城二人急忙跪地俯首道。
  魏东侯缓缓抬起头道:“坊间传言本就不可信,百姓见识粗浅,往往见风就是雨,再说京畿地势平坦,眼下又是夏令,就算引雷致灾也不足为奇,至于火兽之说更是无稽之谈,属下现场细细查看了,并未有大火兽出没的痕迹,还请皇上明鉴!”
  朱棣冷笑了两声,也听不出他对魏东侯这个解释是认同还是不认同,他只是轻轻抚摸着龙椅上的一条金龙,龙首张口怒目,内衔宝珠,雕刻得威严逼人。

  片刻,他似是自言自语道:“朕登基六年了,本以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却不想这天下似乎越来越不太平了,漠北蒙军时有骚乱,击之不绝。北京城建设也是迟迟没有进展,前几日回报说好好的平地竟然塌了一个大洞,就连刚修建的太和殿都陷进去一半,真是叫人丧气!昨日,我听人说东宫内,竟也出现了数百只老鼠,灰鼠首尾相衔,遍布立柱横梁,着实叫人发麻!昔年,定鼎南京之时,李善长曾说过南京六朝国祚不永,若无明君坐镇,必要重蹈覆辙,如今这灾乱不断,祸像丛生,你们说是谁之过?”

  日期:2016-10-22 14:04:00
  朱棣说得这些事魏东侯和司马城自然也有所耳闻,世人皆传是建文帝朱允炆未死,如今他身边的死侍开始出来复仇,意欲重新夺回帝位,赢得民心。甚至还有传言,说是永乐二年,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后,这太子孱弱,不能镇国,天下才变得如此不堪。众说纷纭,难辨真伪,只是这些闲言碎语也多多少少传进了朱棣的耳朵里。
  二人低低地压着头,均不敢抬一下头,亦不敢作一丝声。帝王家的事情本就是复杂难辨,岂是他们小小的金吾卫可以评判分析的,哪怕是道衍、解缙等朱棣跟前的红人,对于这些事情也都是慎言慎行,绝不敢多做评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