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真实的奇人术士—村里老先生捉鬼一生奇历》
第4节作者:
Lon李旦 上水乡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是个古村,老先生和正青两人一条巷子一条巷子的穿梭,被瓦顶的雕饰吸引着。房子四角楼顶雕刻着龙形,做工精细,龙角龙须每一个细节都显示出雕刻者的功力,远远看栩栩如生。走完了村子,再走出去水井处,四周瞭望,老先生心想这真是居住的好地方。
回到了屋子里,两人便坐下来抓了几颗糖果吃,和父亲三人坐在了一排椅子上。老先生无意中发现对面一个老者正直直看着自己,看得老先生一脸茫然,在茫然之际,老者突然起身走了过来。
低头轻语对老先生父亲说:“这是你孩子?最近是不是遇到过什么怪事。”
日期:2016-01-06 17:40:00
老先生父亲也被老者的话语一时惊了一下,答道:“对,这是我儿,您这么说,是否看出了什么?”表现出一脸惊讶。
老先生随即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折好的符,微笑着说道:“这个你拿好,放在身上,对你有用。”
老先生接过手中的符,茫然的看着老者。老者穿着青色布衣,凹陷的双眼却显得炯炯有神,看上去六十来岁,但身子骨硬朗显精神。随即答道:“哦……”手里拿着符却不知答些什么好。
老先生和父亲以及正青互相对视了一下,想起了之前的事,不惊打了个冷战。老者随即回到了对面坐了下来,卷起了卷烟,巴兹巴兹的抽了起来,然后微笑着看了一下老先生三人。
这时坐在屋子的村民过来附和说道:“这是我们村子的黄头子,会处理邪乎事,看人看穴从没有差错,有真本事,我们周围这一带都知晓他。”
老先生父亲回应道:“哦,原来这样,黄先生真是高人。”
日期:2016-01-06 19:57:00
老先生看着黄老头有说不出的感觉,觉得此人神秘之际,一时也不知是好是坏,然后把符放进了衣服的口袋里。
到了晚上,在村里的祠堂摆了喜宴的酒席。祠堂里摆了有几十桌,喜庆的气氛笼罩了整个祠堂,人们互相高呼敬酒,一片喜庆之气。老先生和家里来的一伙人围坐了一个桌子上,只管埋头吃东西。平时没有一顿饱饭,难道有顿好吃的,自然是开心之极。菜肴没有大鱼大肉,大多也是青菜和几块肉一锅煮的,但对于贫苦人家来讲已经是很丰盛美味了。老先生觉得似乎很久没吃过这么丰盛了,平时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到肉,自然吃得肚子撑起来才觉得舒适。
到了隔天的中午,吃完午饭过后,老先生和父亲在长庆叔新家歇息。这时恰好黄头子进屋子来送东西,看到老先生和父亲坐在一边,便主动上前搭话笑着说道:“亲家好啊,在这边还习惯吧?”
日期:2016-01-06 20:22:00
父亲主动答道:“莫客气喔,习惯,习惯,”同时主动问道:“先生真是高人,昨天你说我小儿是否遇到怪事,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黄头子转而低声说道:“昨天人杂不方便细说,昨天我看这孩子身上有一股不好的气,怕是先前遇上了邪祟。昨天我给的符,保平安用的,戴着它,脏东西近不了身。”
老先生父亲一番感激回道:“先生高人,我定会叫他好好戴着。”
老先生顺势也感激了一番。心里觉得黄头子是真有本事,心中起了一丝敬慕之意,摸了摸衣袋,幸好符没落丢。
老先生和父亲和黄头子从头到尾说起了先前发生的怪事,黄头子思索了一会,转而一本正经的说:“张婆子是懂些阴阳之术,然而那阴魂送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哪天再回来也说不定。不过你一直戴着这符的话,便也奈何不了你。”
日期:2016-01-06 20:47:00
黄头子向两人解释了一番,原来子时是至阴之时,十字路口是阴阳交错的地方。通过阵法开通了鬼路,在这阴阳交错的鬼门,阴司把阴魂带回了阴间。听完之际,老先生和父亲心里感到了不安,皱起了眉头。
突然黄头子主动要给老先生算八字,老先生父亲很快便报给了黄头子出生时辰。黄头子盘算着天之地干、推算流年大运。没一会功夫,只见黄头子先是一副惊讶表情,继而微微笑了起来,转头抽起了卷烟。
老先生不解的问道:“黄师傅,您看我这命相如何啊?”
黄头子没有立马回答,过了好一会才不急不慢的回道:“吉人自有天相,你我或许有缘。”转而走出了大门。两人都觉得黄头子很怪异,怪异之际让人摸不着头脑。
第二天老先生和村里的亲属一伙人便回去了,长庆叔送了好一段路才舍得停下脚步。一行人经过两天的奔走,便回到了熟悉的李家村。
日期:2016-01-06 21:14:00
五、悸动
不知不觉到了夏末,天气也开始没那么炎热,有一丝的秋意。家里的农作物要卖出去,只能送到镇子里去,李家村到镇里有20里路。老先生经常往返于镇子和村里之间,一是卖些生姜、玉米、番薯之类,二是换了钱可以买点日用品。出去镇子里都是让人高兴的,因为可以买些好吃的。
老先生一大早便从家里出发到镇里去,肩膀挑着一大袋玉米,一个人快步的走着。穿过山林的一条小路便走出了大马路,一个人走路沉闷无趣,便也无暇顾及周边的景色;说景色也谈不上什么景色,无非也是再熟悉不过的松树林和水稻田。老先生独自一人在大马路上行走,单个人影显得渺小。
走到分叉路口之际,发现前面有个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另一条路上穿行了出来。老先生一路都是一个人孤单的行走着,这时好不容易撞见有其他人,便主动上前搭话:“姑娘也在赶路啊?”问完带着客气的笑道。
日期:2016-01-06 21:45:00
姑娘转过头带着一丝笑意答道:“我到镇上去,我想你也是去镇子里吧。”
老先生一脸笑容的说道:“对,对,正巧我也赶往镇里。”
那姑娘微笑着看了两眼老先生;说道:“我到镇上去上学,大清早的路上也没个人,正巧咱们可以路上做个伴了。”
路上难得有伴同行,老先生自然是开心,乐意的说道:“好啊,好啊!有你这个伴,在路上不至于那么闷了。”说完露出了一口大白牙。
姑娘看到老先生满脸欢喜的笑容也接着低头轻声笑了起来,这时老先生却感觉有点不自在,不觉的害羞了起来,一时不知说些什么好。
老先生端详了一下那姑娘,发现对方有着一副漂亮的鹅脸蛋,留着一头齐刘海,齐刘海下方长着一双大眼睛;头发后面扎着两条马鞭子,落至肩膀处。身上穿着浅蓝色的棉布衣,笑起来带着一丝安静的美。
日期:2016-01-06 22:22:00
老先生不敢直视对方,不太自然的搓了搓手,随后说道:“我是李家村的,村里人都叫我正宇,姑娘不知道你叫啥名字咧?”
“我叫曼文,上洞村的。”说完转头看向老先生,嘴角带着微笑。
两人边走边闲聊着;老先生发现曼文原来是上洞村地主的女儿,虽然是大家闺秀,却没有大户人家的娇气。平时在学校住宿,一个星期才回一次家,话语中散发读书人的聪慧,感觉让人那么的舒心。老先生只在村里读过两年书,自然对眼前的曼文充满仰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