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你读书万卷,且到此处来,听野老谝闲 (乡村奇人奇事的真实记录》
第25节作者:
竹素园主人 脸子丑点着旱烟,不慌不忙抽了几口,又继续喊口令。一,二,歇歇。一,二,再歇歇。
柏富家的肠子流出来了,刺耳的惨叫声越来越细,渐渐,终于没了一点声息。
站在一旁的几个烟民浑身筛糠,屎尿从裤筒沥沥拉拉流到地下。
脸子丑吩咐村长把尸首裹片席子埋掉,又笑吟吟拿出几个麻纸包,给烟民每人发了一包大烟,吩咐:回去,拿根线拴住,挂在你家门楣上,进进出出多看看,想抽就抽别犹豫;过几天我还来,抽完的,每人再发一包!
几个烟民早都魂飞魄散,回到家还是只打哆嗦不会说话,果真都把大烟包包吊在了门楣上,进进出出不断地看,却只是看。
一个月后脸子丑又来了,那几包大烟都原封不动交了回来。纸包上有记号,脸子丑查验过没错,于是宣告禁烟工作结束。
后来脸子丑调走了,我们村仍没人敢抽大烟。不仅我们村,周围几个村的烟民也都戒了,谁也不敢再抽了。
日期:2016-04-04 08:29:00
野老谝闲之第十六篇
淘媳妇
淘媳妇也叫逗媳妇,是一种民间习俗,历史应该很久远,流行地域也很广。有人把闹洞房和淘媳妇混为一谈,其实不对,闹洞房只是淘媳妇的一个环节。随着时代的变化,闹洞房也罢,淘媳妇也罢,正走向式微;或者还要闹一闹,但不过只是闹闹而已,不是新婚必不可少的一环了。
这就是说,淘媳妇原本是新婚必不可少的一环。为什么?说白了,这是对包办婚姻的补救。旧式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有时对象定了,本人还不知道。至于对象是个啥样,偶然间能听人说几句,仅此而已。直到新婚之日,揭开盖头,才见到终生伴侣的真面目。这时双方都不免想:咦,就是她(他)呀,要和这个人过一辈子了!
这么陌生,几小时后却就同床共枕了。
怎么办?淘媳妇。
淘媳妇,就是通过一些既定程序,制造一种气氛,在众人的制约下,让小两口迅速熟悉起来,亲近起来。这是一种不得已的补充。有人把它视为封建陋俗,是不对的。
淘媳妇的方式花样繁多,各地不同,但都不免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入洞房之前,用貌似庄严的仪式,拉近新郎新娘的距离。我们这里通常的做法,是演一出“娘娘庙上香求子”的戏。
何为娘娘庙?就是在院子里,彩棚下,用两张方桌架一高台,高台上放把太师椅,坐一男青年,是为淘气人。淘气人化妆成滑稽可笑的丑大妈模样,就是送子娘娘了。送子娘娘怀抱一个 “婴儿”,婴儿用干草捆绑而成,套件小红袄,以小蒸馍为头,蒸馍上寥寥数笔,便是五官。娘娘庙周围用十多条长板凳围住,是为围墙。新郎用红绸子牵着新娘,围着围墙转。但目的不在转,在说。由司仪起头,高唱一句,新郎学一句,新娘又跟着新郎学一句。常说的段子很多,姑举三首于下(无题目,每段即一首):
日期:2016-04-04 08:33:00
有时也说“一去二三里”之类通俗诗,但不论说什么,都是逗笑的淡话,内容严肃的反而煞风景。要在夫唱妇随,看的正是新娘这最后一句。但新娘往往害羞,不好意思开口。观众就齐声高呼,逼着新娘开口,再不行,就拿笤帚疙瘩责打新郎。新娘无奈,只得嘤声细语说上一句半句,大家哄堂一笑,也就搪塞过去了。
转上十几圈,说是到了庙门口了,该进庙门了。庙门口横着一条长板凳,坐着两个人,是把门的。新娘必须向把门的拜三拜,认认真真。但怎么才算认真,把门的说了算。一般总得拜上三五次才能过关。
进了庙门,新郎新娘给“送子娘娘”上香,跪拜,接着打卦。新郎从地上拾起一节香头,便是所谓卦签,交给淘气人。淘气人看看香头,煞有介事念些“大吉大利,五男二女”之类的话,仍须新郎新娘依次学一遍。
接着采花。将新娘头上的石榴花别在彩棚上,约两米高,要新娘将花摘下。新娘够不着,只好由新郎抱起来。众目睽睽之下,丈夫第一次拥抱妻子,不抱也不行。就在新娘的手就要抓住花时,淘气人用竹竿将彩棚往上一顶,众人哄堂一笑。新郎无奈,再将新娘抱上举起,淘气人又再次顶起彩棚。如此一连多次,直到新郎抱新娘抱累了,众人笑够了,才终止。最后新娘把绣裙撩起,送子娘娘把婴儿扔下,第一阶段完毕。
以上不过序幕,淘媳妇的高丨潮丨在闹洞房。闹洞房在晚上,届时洞房里女客一个不留,只剩男性。男人们不论老少,不分辈分,一律上炕。来迟的,炕上挤不小,就只好站脚地了。新娘是主角,淘得就是她。不能太执拗,让客人失颜面;也不能太好说话,有求必应,那也淘不出意思了。如何拿捏得恰到好处,对新娘是个考验。至于新郎,不过是代妻挨打受过的配角罢了。
闹洞房的内容不但动口也动手,间以讨喜糖喜蛋,闹哄哄十分地嘈杂热闹。动手的主角和对象仅限于新郎,不仅要求新郎对新娘完成各种动作,新娘若不能完成人物,宾客们则可以责打新郎。当然,那打也只是示威性质的,雷声大雨点小,不能真打。至于新娘,宾客们是只能与之动口,不能动手的,否则便是咸猪手了。
开头一般是学说俚语,但只要求新娘学说。开头的句子往往很文明,目的是要新娘开口。渐渐就上些有难度的,比如绕口令:
出北门,已冻冰。
拿锛子,去锛冰。
锛子快,锛了冰。
锛子不快,崩了锛子。
锛不了冰,奔回北门。
日期:2016-04-04 08:56:00
这样的词句,新娘无论如何念不出口,就责打新郎。一再催促,不得已,新娘只得嘟囔几下,声细如蜂。众人哄笑一场,也就罢了。
动嘴而外是动手,这就需要夫妻二人合作,合作不理想,新郎就使用强力。最基本的是吃过桥烟。由新娘衔住香烟中段,新郎须把脸和新娘贴紧,才能衔得住烟头。考虑到点火的那头要长点,才不致烧了新娘的脸,于是二人不但脸贴在一起,嘴唇也几乎挨上了。这是夫妻二人第一次肌肤接触。难度不大,一般都能顺利过关。
接着是旋柿饼,就是新郎的舌头在新娘面部舔一圈。新娘往往不愿意,要挣扎,新郎就使出大丈夫威风,抱住新娘,把新娘的脸舔个够。
接下来的节目难度越来越大:放鸽子,吃桑葚,摸珍珠,扳玉米……都属于同床共枕之前的热身运动,大部分是在未婚青年走后才能开始的。但真正能做完的不多,不能不能完成,新郎总不免借机在新娘身上这里摸摸,那里摸摸,一直摸到最私丨密丨处。待到夜深,客人散去,小两口就相当熟稔,同床共枕就有些水到渠成的意思了。
最后第三阶段,是听床,有时也写作听窗。这是对两阶段淘媳妇成果的检验。参加者往往不过三五人,或者只是三二人。按说,闹腾了一整天,锣鼓喧天,鞭炮轰鸣,人山人海,无非是宣示新郎新娘的结合,至于结合到一起要干啥,那还用问吗?但知道归知道,就是不能看,也不能听。于是,一方要听,一方要保密,就开始了捉迷藏式的游戏。新郎一方,解衣就寝前,总要在屋里屋外搜寻一遍,防止埋伏,然后才关紧门窗,开始甜蜜的新婚之夜。听床的一方却也不急,假装一去不返不再关心的样子,待夜深人静,估摸着新郎新娘甜蜜的正戏就要开始,已到了专心致志无暇他顾的时候了,就翻墙而入,悄悄伏身窗户下。因为万籁俱寂,小两口所言所做无不摄入窗外之耳,只差亲眼观见。听的结果,大多数能顺利圆满结合,不顺利的是少数。
日期:2016-04-04 09:04:00
听到小两口熟睡,听床人常常试图拨开门窗,潜入新房,揭明床。能实现目标的不多,因为新郎早有防备。但偶然仍有成功的,届时甜蜜鸳鸯的被窝与衣服被一同抱走,狼狈之状可以想见,于是忙拿出喜糖喜蛋请求宽赦。第二天,这对鸳鸯裸抱的姿势以及身体各部分的位置细节,都会绘声绘影传遍全村,妇孺皆知。我小时候村子里就有这么一例,小夫妇裸身紧拥的细节成为村民的历史记忆。眨眼之间,两口子已经手挽手度完了风雨人生,连他的儿女们也早抱孙子了。可不叹哉!
顺利结合的故事千篇一律,不能顺利结合的故事则各式各样。听床的发现不顺利,就有责任对新郎加以指导,献计献策。经此指导,有的就转化为顺利了。但也有的一直未能转化,渐渐就坠落入不幸了。
实际上,听床是对小两口的督促和检验。检验男人的魄力和能力,也检验女人的魅力。有的男人新婚多日仍不能上位,那是很丢分的,很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同样,有的女人多日不被男人理会,那就很尴尬,预示着苦日子就要开始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