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下的那一抹风情》
第59节

作者: 谷小中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2-14 14:46:30
  什柜是湖南农村很普及的一种家具,双开门,拉手是铜制的,可以上锁。这个锁既不是弹子锁也不是弹簧锁,是一块可以上下移动的木头,钥匙就一把三叉,从锁眼里插进去,将木头上移就是落锁,下移就是开锁。这样的锁保安能力确实很差。
  打开什柜门,里面的构造大同小异,中间部位是两个抽屉,放一些比较小而且较为重要的东西,比如账簿、单据、针头线脑等等。将抽屉抽出,还有暗格,俗称摸屉,那是存放最为贵重的东西的。
  什柜的下层一般放棉絮、被褥,上层放衣物。也有人将重要的东西藏棉絮、被褥、衣物中的。
  什柜都是放在卧室里的。鹤年放钱物的房间以前是他的卧室,现在他去新房子居住,就给桂年住了。桂年还是一个少年,晚上睡觉实沉,夜摸子进来居然毫无反应。夜摸子是滚泉潭对盗贼的俗称。

  鹤年回来发现厨房门框边被人撬了一块砖,夜摸子就是从这个墙洞伸手进去将门栓拨开进来的。进来以后是直奔桂年的房间,看来对他家存放钱物的地方非常熟悉。
  鹤年听弟弟说花边还在,心稍微放下了一点,他看到棉絮有翻动的痕迹,探手一阵翻找,脸色立马就变了,里面最重要的东西不见了!
  几个弟弟看到大哥神色大变,都着急了,几乎是同时问道:“大哥,是不是丢了东西?”
  鹤年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强迫自己镇静,故作轻松地说:“是丢了东西,别人拿了没用,对我是很重要,无论如何必须找回来。”
  玉年见大哥着急,也赶紧开动脑筋想办法。突然他想到一个人,阳三十。
  阳三十姓欧阳,是一个外来人口,落户滚泉潭的时间并不长。他的来历很神秘。滚泉潭与湘乡交界的一个地方叫溜子口,开有一个石灰窑。生产的石灰质量非常好,湘乡那边有很多人都来买。因为产量有限,有时候客人远道而来,却买不到石灰,遇到脾气暴躁的客人,往往会闹事。甚至还会引发打架斗殴。
  石灰窑的老板、伙计经常遇到这样的场面,后来就去湘潭十八总找人过来看场子。
  湘潭号称小南京,是非常繁华的一个城市。湘江穿城而过,沿江建了不少码头,一次叫一总、二总�6�1�6�1�6�1�6�1�6�1�6�1十八总。十八总是最忙碌的码头,人员构成也最复杂,三教九流的人多聚集在这里。
  石灰窑的老板带来了阳三十,这人果然有一身本领,棍术了得,一根齐眉短棍使开来,十人八人近不得身。
  自从有了阳三十,石灰窑的治安就彻底好转。

  阳三十对滚泉潭印象也不错,娶了一个谷姓女子,在这里落户了。
  和当地人熟悉以后,阳三十展现过他一门神秘的本领:退步天光。
  日期:2017-02-15 16:10:14
  传说中的退步天光是一门很神奇的法术。现在几乎失传了。听老人们说过阳三十很多关于退步天光的小故事。
  这法术是专门针对小偷的。被偷之人去找他了解被盗之事,他晓得小偷是几个人,从什么地方进去的,得手以后赃物藏在哪里,甚至小偷的样貌他都晓得。当然,阳三十虽然有一身本事,但毕竟是外来人,多数时候他还是会选择明哲保身。小偷是小人,得罪了小人,后果可能会很严重,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嘛,何况现在他还有家小。
  阳三十当然也不是怕事的人,有时候他还是会给受害者以明示的。当鹤年玉年兄弟找到他打听被盗之事时,他就明确无误地告诉鹤年,作案者是两个人,东西现在藏在孟公庙,现在赶过去还可以找回来。
  滚泉潭有一座孟公庙,修在反行山的山顶上。孟公是一个烧木炭的,无意中烧了一根檀香木,香气直透南天门,而且被玉帝给闻到了。玉帝以为是哪个虔诚的信徒给他烧高香,就派太白金星下凡来找他。他成神以后,玉帝问他庙宇建在什么地方合适,他以为是烧炭的,天天受窑火烘烤,就说只要凉快就好。于是所有的孟公庙都建在风口上。
  孟公没有多少法力,给他烧香的人也不多,庙的规模很小,比土地庙大一点点而已,加上又是建在山顶,藏东西确实很合适。
  鹤年玉年兄弟急赶慢赶赶到孟公庙,庙正中供奉一块平整的石头,石头上画着一个打赤膊、手拿蒲扇的大汉,这就是孟公了。
  庙确实不大,鹤年一眼就发现了一个眼熟的包袱,那正是自己丢失的宝贝。他一把抓在手里,沉沉的手感告诉他东西还在。
  孟公庙山风很大,刚才兄弟俩赶路急,出了一身汗,现在被风一吹,感觉很冷,玉年打了一个很大的喷嚏。但他丝毫没有马上离开这里的意思,他实在太想晓得大哥那个包袱里到底装着什么宝贝了。

  他见大哥将包袱抓得紧紧的,涎着一副笑脸问他:“大哥,这包袱里装的是什么?让我看看可以吗?”
  鹤年斩钉截铁地回绝了他这似乎并不过分的要求,毕竟他们是亲兄弟,而且也没有正式分家的。
  鹤年拉着弟弟就走,现在已经是后半夜了,四周都是黑黝黝的,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刚才是心中有急事,爬山也不觉得天黑,也不觉得累。而现在心放下了,才发现这山路真难走,真是山上容易下山难。兄弟二人不时滑倒,路边灌木丛上的荆棘划破了兄弟手、脖子、脸上的皮。
  终于下山了,山下是潭坝,七里山、三涧水等大山的水都汇聚在这坝里,下游还会接纳滚泉潭水,经石坝汇入花石河,在易俗河汇进湘江。
  现在是枯水期,流水淙淙,清澈见底,掬一捧入口,甘冽得很。兄弟二人有些渴了,都小心翼翼下到坝里喝水。
  潭坝边是一条大路,算是滚泉潭的交通要道,白天打脚车的,挑担的,走路的人都很多,但现在是半夜,没有人走的。
  兄弟二人刚刚上了大路,就听到了沙沙的脚步声,一听就知道是两个人,而且边走边小声地交谈。
  鹤年赶紧拉玉年重新躲到坝堤下,竖起耳朵听他们的谈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