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蛋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想当初参军,在村里我家那是多光荣啊,唉,他妈的倒霉透顶,这辈子我都不知怎么混了。”
吴一凡说,不管怎么混,你至少还活着,活着就好,对不对?你别管杜排长,也许他哪天立了功,高升了,那是他的福气,也许他哪天就挂了,那也是他的命。你来这里,苦是苦,可是基本上不会有丢命的危险,这叫因祸得福,懂了不?
再说了,阳痿这事,是男人都不想沾,但阳痿也得分情况,有的是器质性的,而更多是心理性的。你这状况到底有没有阳痿,还难说,到底有多严重,更难说,完全归罪于杜排长,这本来也有失偏颇。将来回国了,还可以慢慢治疗,最重要的是,你活着回去了,这比啥都重要,是不是呢?
换句话说,你真把杜排长给敲掉了,你的病就自然会好吗?就算你能蒙混过关,恐怕你一辈子的心理负担更重,也许原本可以医的病,真会发展成无药可救哇!
王二蛋本来就不傻,听了吴一凡这番话,他不由得深思起来。
(第8节未完待续)
日期:2017-03-04 23:09:14
9、监管员掉队遇险
要说王二蛋上了两次战场,真正学到了什么?那就是领悟到了老兵常挂在口头的那句话:“在战场上不要怕死,越怕死,死的越快。”
这话,其实是隐含着哲理的。
以阵地坚守战来说,怕死鬼躲在工事里盲目放枪,不能有效歼灭敌人,等到敌人突击到眼前,当然第一个被击毙的就是他。如果是在冲锋状态,富有经验的的战士,边冲锋边眼观六路,能够及时打掉对自己最有威胁的那一个敌人,而胆小鬼动作僵硬变形,必然成为敌人最好的瞄准收割对象。
再说了,在遇到敌机或大炮轰炸时,勇敢者身手灵活,可以及时寻找藏身之所,甚至在连续的轰炸中,能够跳进先前的弹坑躲避再次的轰炸,可是胆小鬼傻乎乎地暴露在那里,基本上爆炸和扫射都是优先点他的名。
所以,勇敢,反而成了战士的护身符。
然而,陈勇敢并不勇敢,临阵脱逃,小李子更不勇敢,采用自伤自残的方式弄断了右手食指,导致无法扣动扳机,这样,他们也只好满足了不上战场的心愿,到挑夫班来改造了。军法处的判决书上给了他们一个明确的改造时间,必须劳改二年。
军内劳改,名声不好听,也很苦,但从保命的角度看,也许他们私下还会沾沾自喜呢,只不过外人很难真正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罢了。
吴一凡通过与他们的接触和了解,发现这两个家伙真是一心保命的窝囊废。把活命放在第一位,这个也不能说他们错;但既然把小命看得比天还重要,那你为什么要来穿二尺半吃军粮呢?
真是不可理喻不可思议啊!
吴一凡通过对挑夫班全体人员的摸底,感觉到这里面的人员相当复杂,既有冤假错案的因素,也有案情坐实无可推卸的情况。但不管怎么说,既然大家都还在部队里,这就必须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再也不能出任何纰漏;而且自己有责任带好这支小分队,让他们戴罪立功,走出人生困境,这才是一个***员的党性所在,和自己的良知所在。
他把自己的想法先是跟向春风和老鲁两个监管员沟通好了,得到了他们的认同,然后再跟副班长老雕,以及曾经是党员干部的的张国力沟通,也得到了他俩的赞同。既然老乡向前进一心要给自己扎起(四川话,即帮忙、撑腰之意),那也不妨把他拉入到这边来,有武力撑腰总是最有发言权的嘛!
就这样,502挑夫班的核心班子总算建立起来了,那种没有领头羊的涣散局面立即大变样,无论是向春风和老鲁想开会发指令,还是吴一凡觉得应该开会,喊上两声,再也无人敢拖沓或借故缺席,而且得像模像样地开会了。
这可以说是因为吴一凡的到来,已经初步建立了工作威信,也可以说他们建立了核心小团队,这股势力不可小觑,甚至是因为拼命三郎向前进成了吴一凡的护法神,随时都有见谁不顺眼就灭谁的冲动,这些综合因素,终于发挥作用了。
然而,吴一凡一心一意要不出纰漏,接下来,却立即就出了个很大的纰漏,差点导致挑夫班的监管员向春风和老鲁丢了命。
事情是这样的。朝鲜战场在经历志愿军的五大战役之后,不打不相识,联合国军知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厉害,志愿军也明白了自己的短板,因此整个战场有段时间进入了相持期,双方都想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双方又都还没有十足的谈判诚意,这就导致了打打停停的拉锯局面,边打边谈,以打促谈。
502挑夫班当然是跟随502战地医院行动,而战地医院往往又是跟随先头团行动。巧合的是,这一次的先头部队,就是吴一凡先前所在的郭团长的386团。
进攻的方向无疑是剑指北纬38°线,我军攻势如潮,很快就突破了敌军的这道心理防线,直接朝37°线推进。然而老生常谈的问题又来了,眼看着汉城在望,郭团长却发现战士们的粮袋空了。阎王尚且不差饿鬼,指挥官又如何能调遣得动饿兵呢?所以他急令部队回撤。
战场形势就是这样,你猛攻,敌人自然是死守,而你撤,敌人必然要猛追。
386团倒是攻的快,撤的也快,可是502战地医院的人员,接到的撤退命令却晚了一步。所以,大部队已经在撤了,502战地医院却还在往前推进,要不是拂晓前夜幕的掩护,这支战地医院,直接就闯到敌人的枪口上了。
好在撤退命令还算及时,这时整个502医院的队伍掉头便跑,很显然,拼的就是个逃跑速度。
这支战地医院共有医护人员二十多人,保卫人员四五十人,挑夫班十来个人,重伤员二三十人,担架队五六十人。
别看医护人员的负重最轻,随身只有一个急救大包,一张雨布,一个干粮袋,一个挖防空洞的小镐,可是他们的体能最差,在长时间长距离的的奔跑中,累晕过去掉队的,往往却是他们。
挑夫班挑的都是药品,医疗器械,敷料和布锭,每个挑子至少都有五六十斤,可是他们的体能相对较好,死命奔跑起来,跟不上大部队,却能把医护人员的队伍甩的老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