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杂烩。听着好再来》
第10节作者:
好大的核桃 丨警丨察出来就打算回乡上,这是过来个老头,跟丨警丨察说他家一定有事,这人说是他外甥,可是天天往山上跑,晚上也不回家睡。那会的乡村丨警丨察,比较注重创收,这样的没什么油水的案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随口答应几声还是往村外走。
老头真着急了,可是也没办法,跟着丨警丨察一路送一路鼓动去他(小赵所谓的舅舅家)家看看 。
他怎么这么热心,倒不是因为他是良好公民,实在是因为他和那家有仇。
丨警丨察被他闹得很不耐烦,说你再多话,告你个干扰办案。老头不敢跟着了。
按说此事到此为止,小赵也就没事了。不料丨警丨察走出十几步,前面山口转出个人来,一见其中一个丨警丨察,很惊喜的打招呼,那丨警丨察也挺热情,认出是自己的初中同学。
老头还没走呢,一看这情况,马上迎上去,原来过来这人是他儿子。熟人好办事,丨警丨察也却不过情面,抹回身又去了小赵的舅舅家。
一家正吃饭呢,一看丨警丨察去而复回都有点发愣。丨警丨察也不知道查什么,随便几个屋子看看。什么都没有,丨警丨察也挺尴尬,搭着讪往外走,路过东屋的时候,余光扫到一个小孩跑到床下去了。
丨警丨察到底是专业的,马上想起刚进来的时候全家吃饭,没有小孩。于是冲着东屋的床走过去,同时暗中观察这家人的表情。小赵他们原本很自然,看丨警丨察往那边一走,马上紧张了。小赵赶紧过来递烟,说您那边喝口水。丨警丨察心里有底了,不理他,到床下手电一扫,尽里面有个包裹。
小赵想趁机走,另外一个丨警丨察马上把他控制住。全家都傻了。
拿出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白色粉末,这俩丨警丨察激动的啊:贩毒,这一包十几斤,建国以来这样的大案都少。俩人好像看到县局长的位置在向自己招手。
回到乡派出所,小赵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丨警丨察恨急了,你不说没事,等鉴定出来一样判你,押到羁押室去。
乡派出所的羁押室,还是快30年前,很简陋,什么人捉来都关在那。小赵一进屋,有个犯人当时就瘫了,屎尿流了一地。这肯定有事啊,提出来,审。
这是个附近的村民,村里的二流子,因为赌博被抓的。他比小赵差得远,进屋没等问就全招了(也可能是看到小赵被抓,以为丨警丨察已经掌握材料了)
此人好吃懒作,有天有人来找他(就是小赵所谓的舅舅家)。为什么找他呢,因为他在附近有名的没有道德观念,而让他做的事情,必须要这种人做。什么事呀?挖尸首。
这个假舅舅在他们村是有名的富户,因为3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不幸的是,老二出事死了。还没结婚呢,传统观念,家里过意不去,要给他配冥婚。配冥婚不是那么简单的,第一你要有合适的女尸,这在发达地区,可以花钱找。在乡村每年死的人绝大部分是老人,几年未必能赶上死个姑娘,再说就是有了,人家家里也未必同意。这就需要二流子,在全县范围内找,偷挖。
第二点才是最难的,不是两个尸首埋在一起就可以。要保证婚配成功,怎么验收?成功了,当天晚上父母会梦见冥婚的子女,穿着礼服回来报告。这点要想成功,法子各门各派各不相同,小赵有他自己的法子。
这家人的老三挺能赚钱,作什么工作?就在火葬场帮忙,小赵,就是火葬厂的员工。老三早就风闻小赵做这买卖,为了二哥,他找到小赵。
小赵的法子是和他师傅,前一任火化工学的,很简单,找一个不到十五的男孩的尸首,焚化后,把骨灰撒在冥婚的两具尸体的上面,然后念几句咒句就大功告成。这男孩的骨灰,就叫引路人。当然,其中还有一步是撒骨灰的地点,要找个比较阴的地方,把尸体摆好撒骨灰。小赵本事不行,哪里阴气盛,只能晚上看出来,所以天天往外跑。同时也在等那二流子,可是他没有家,在镇上赌博被捉,谁能知道给小赵报信呢。
铁证如山,小赵只能认罪。他很不服气,说这次点背啊。经过的任何一处,只要少一个做对的,自己都不会被抓
日期:2016-04-16 20:36:00
28闺女是我的
现在好像在乡村里也没有立遗嘱的观念,或者说很不普遍,更别提十几年前。
杜老头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婆过世早,老头半身不遂,在女儿家住着。
这在他们那农村很不平常,一般说儿子再怎么不好,也要住在儿子家,不然就是打儿子的脸。然而杜老头也是没办法,自己几乎没法行动,几个儿子呢,因为分家的时候觉得不公平,所以都认为不应该养着他。反过来,又因为他住在女儿家,让儿子们在村里丢人,儿子们就更恨他。杜老头也说不出什么,他是个很老实懦弱的人。
其实分家的时候杜老头也没什么家产,折合成现在的物价,统共也没2万块钱。但是儿子们觉得你多分一把椅子我少分一个碗,兄弟之间几乎也不说话。
故事发生的时候,女儿已经养了杜老头十几年。杜老头过世了,儿子们不能不会在一起谈谈怎么办后事。
他家兄弟不和,各自有各自的朋友,族里也来几个德高望重的人做公证。
人生这后十几年,杜老头的全部财产,除了身上穿的,就是城里的外甥给他买的一台电视,和政府补助的一千多块钱。
几个儿子争得不可开交,他们未必是坏,是真的觉得委屈。可恶的是,电视卖了,加上这一千多块钱,除以三除不开。不是还有个女儿吗?按他们村子的规矩,女儿是外姓人,不继承的。加上关系不好,女儿都没参加。
几个人正争着呢————不是三个吗?不是,还有这三个儿子的老婆和孩子————老大忽然站起来,啪给了老婆一个嘴巴“要啥,没你的分。”
大媳妇傻了,跟着撒泼打滚的哭,老三这时候说“钱都是小芬(老杜的女儿)的”
老三的老婆以为他疯了。
倒是族长看出点端倪:这三个变得眼神直勾勾,一个说话那俩就像泥胎似的。最吓人的,口音活像杜老头。
族长经验丰富,试着叫“侄儿哎”
老大应了一声。
满屋子都安静了。
老二媳妇不死心,推老二“咱家还给爹看过病呢,药钱得要呀”
老二把媳妇推一个跟头“放屁,钱是找小海(女儿的儿子,杜老头的外孙)要的。”
要说杜老头亲口安排,照办就是了,有个村民多嘴,说按规矩没这么办的。
刚说完自己给自己一嘴巴,也变成杜老头的口音“闺女是我的。”
于是那点财产都分给女儿了。
后续:杜老头的儿子从此口碑太坏,一直在村里混不起来。倒是她女儿,因为一直照顾杜老头,跟老头的外甥联络不断,后来外甥帮他在城里租了个摊子,卖干果,这几年发财了。
日期:2016-04-17 19:26:00
29他还活着吗
这故事的时间我记得很清楚,2002年,那年我的一个师哥大四毕业没找工作,直接去支教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