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破解天书『西游记』》
第1节作者:
塘西正观 日期:2017-01-02 14:40:00
前言
(一)
无论是由《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组合成的“明朝四大奇书”,还是由《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组合成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都包含了《西游记》。用“奇书”、“名著”来定位《西游记》,我想是有点贬低了。用“神奇”,甚至用“天书”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西游记》,我想一点都不算过分。只要你有耐心、有恒心读完本文,相信你对本文用这些形容词来定位《西游记》是否恰当,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和结论的。
《西游记》的神奇之一,是它的最好的版本在偶然的机会,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必然而回归中国。
《西游记》诞生于明朝,最完美的《西游记》版本无疑是百回本。由于《西游记》百回本的字数足有60余万字(明代的《西游记》原本是不包含标点符号的),一来古代印刷技术还不够先进,二来明朝的时候想来没有什么著作权、版权的概念,因此各种简略版、手抄版、改写版的《西游记》非常盛行。到了明朝末年全国陷入战乱,李自成攻陷北京,接着清军入关,在铁蹄声声、刀剑挥舞、弓箭如蝗虫飞舞、军民狼奔豕突的兵荒马乱、朝代更迭的年代,百姓流离失所。《西游记》这类大部头的闲书在这种时势下,可以想见自然是比不上生命和金银细软更重要的了。这使明代的各种《西游记》版本遭遇到近乎灭顶之灾。到了清初,一些《西游记》版本的作者的名字甚至被署上了“邱处机”。 邱处机是元代著名的道教派别“全真教”的祖师。更有甚者,清朝的《西游记》版本大多将明朝《西游记》原著的内容随意大刀阔斧地删减,并美其名为可以让小说更加流畅。至此,中国已经没有最早、最完整的《西游记》版本的存在。因此,从清朝初期一直到民国初年的二百多年时间里, 市井流行的《西游记》版本大多都是删简版。《西游记》也很自然地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道教色彩。对《西游记》的研究也大多集中于心猿意马、铅汞姹女,九转还丹的诠释上。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一个人的出现。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孙楷第。
1931年,时任北平图书馆编辑及写经组组长的孙楷第,受北平图书馆的委派,东渡日本,寻访散落在日本列岛的中国珍稀书籍。在日本的内阁文库、图书馆和街头书店, 孙楷第竟然发现了六七种明清版《西游记》珍本!在这些明清《西游记》版本里,有明朝世德堂刊本《西游记》、明朝《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明朝朱鼎臣编纂的《唐三藏西游释厄传》等。在孙楷第的呼吁下,北平图书馆花巨资将世德堂刊本《西游记》和《唐三藏西游释厄传》收购接回中国。
这两个弥足珍贵的明版《西游记》回归祖国,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以至于郑振铎先生闻讯兴奋地感叹:“《西游记》研究从此告别黑暗时代而进入光明时代,学者们的摸索寻途之苦,当可减少到最低度了。”当然,《西游记》的最根本目的不是供少数专家学者研究的,而是供普罗大众阅读和欣赏的。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无论是多研究的角度还是阅读欣赏的角度都显得尤其珍贵。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是迄今发现的出版刊行时间最早的《西游记》百回本版本,也是至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为完整,最忠实于原著,文字最优美的版本。根据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重新整理和排版印刷的《西游记》,是目前流传最为广泛、印刷数量最大的《西游记》版本。事实上,它也是迄今为止研究《西游记》最为权威的版本。
中国是世界上保护本国民族文化薪火传承最好的国家之一。在国外能找到在中国已灭绝的书籍的事情并不多见。如果这样的事情不算神奇的话,那也可算上是极其幸运吧。
《西游记》的另一个神奇的地方,是《西游记》相对于“明朝四大奇书”或“四大古典名著”其它作品的命运,它不管时代变迁、政权更迭、意识形态变化,始终都受到热捧,长盛不衰。
《金瓶梅》、《红楼梦》在清朝晚期因“诲淫”被列为禁书;在新中国初期的三十年里,《金瓶梅》、《红楼梦》也遭受同样的厄运。《三国演义》在解放初期曾被有“打倒《三国演义》”的口号。文化***时期批判《水浒传》的投降主义运动轰轰烈烈。只有《西游记》这本千古奇书,能左右逢源,顺风顺水。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在“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和“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下,在“明朝四大奇书”或“四大古典名著”中宗教和封建思想最为浓重的《西游记》似乎在劫难逃了,但是事实上《西游记》却是逆天而行,不但不被横扫,反而被精心编辑,由古版的竖排改为横排,文字间被加上标点符号更容易阅读,由木刻改为铅印销量大增,红遍大江南北。
这戏剧性的一幕竟然是由“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造成的。为何呢?因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在提倡“民主、科学、反帝、反封建”的同时,也大力推崇白话文学和民间通俗文化,而做为白话通俗文学杰出代表的《西游记》受到褒奖和推介,宗教味道极浓的《西游记》反而更加大红大紫了。
俗话说:“逃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新中国成立后,文化***运动再掀反“封资修”风云。按道理来说,文化***运动应该将《西游记》打倒在地再踏上一脚让其永远不得翻身的。因为文化***运动既破除旧思想,又破除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做为封建迷信代表作品的《西游记》与四旧是样样沾边。而且此时再没有推崇白话通俗文学这个保护盾牌了。但,就是在这风雨飘摇、四面楚歌的年代,《西游记》不但生存下来,而且活得相当精彩。《西游记》在这个特殊的年代被改编成电影故事片、美术动画片、被搬上戏曲舞台,只差没成为革命样榜戏了。如来佛祖的神掌、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与这个革命的年代共存,《西游记》深受革命的工农兵,造反的红卫兵的喜爱,这景像确实显得有点滑稽。这回《西游记》绝处逢生的原因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革命造反精神。是孙悟空挽救了《西游记》。孙悟空确实是《西游记》的大救星。
《西游记》就像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炼就千万年不老、不死、不朽的金身,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显得金光灿烂,更加辉煌耀眼。反观四大名著的其它作品,市井小民、村妇儿童读不进也读不懂《红楼梦》。《红楼梦》就像阳春白雪和者寡。宝玉、黛玉的那种隐晦的爱情表达方式只适合感情细腻,文艺细胞发达的小资派之类的人欣赏。21世纪是知识爆炸、物质和商业极其发达的社会,在这种年代不论是国家、团体还是人民,讲求的是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的哲理。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的英雄越来越少,人们对《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忠”和“义”越来越感到生疏和隔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