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06-18 19:03:07
安庆绪杀父继位
就在唐肃宗为光复长安积极准备之时,时间的指针已经走到了,公元757年(至德二年)。这年正月,安史之乱的祸首安禄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勾结中书侍郎严庄,杀死在卧床之上。安禄山死后,安庆绪秘不发丧,将安禄山的尸体用棉被包裹,直接埋在了杀死他的床下,这个为祸天下的反贼也算是死无葬身之地。
安庆绪杀死安禄山后,继皇帝位。但是,安庆绪生性懦弱,说话语无伦次,全无皇帝威仪。于是他将任命严庄为宰相,朝政尽数委于严庄之手,自己则躲在宫中每日饮酒作乐。
严庄此人,在范阳起兵之前,即为安禄山心腹军师,对他言听计从。等到安禄山老迈昏厥、目不视物之时,严庄马上弃之而去,抱上了安庆绪的大腿。等到安庆绪成了皇帝,严庄也一步登天,成了一人加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待到唐军收复长安、洛阳,安庆绪叛军势穷,严庄再次抛弃了安庆绪,投降唐朝,不但免罪,还被唐朝任命为司农卿。此人翻云覆雨、审时度势之能可谓超长,这样识时务的“俊杰”,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比比皆是。
严庄虽然全无脊梁,但却很有战略眼光,他深知唐庭能够支持至今,除了天下归心之外,还要依靠江南地区的赋税和粮食。此时,江南地区尚未遭遇兵祸,截断江南地区的支援,将会是压倒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严庄上书安庆绪,使其派遣大将尹子琦率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兵力,共十几万人,延睢阳渠南下江淮。
日期:2016-06-19 07:54:45
张巡苦守睢阳
睢阳太守徐远,深知睢阳座控睢阳渠要冲,为叛军必取之地,自己无力抵抗叛军,于是急向唐庭求援。可惜,周边唐朝宗室亲王、大将坐拥重兵,畏惧叛军,皆不来援。只有坐守雍丘(今河南杞县)的张巡带领部将雷万春、南霁云及部卒二三千人,前来救援。
张巡坐守雍丘之时,曾屡败叛将令狐潮。宁陵一战,杀伤斩将二十,杀伤叛军巨万,叛� 尸体拥塞卞水,河水为之不流,叛军闻名而为之胆寒。
张巡与徐远回合后,徐远知其不识兵事,将军权尽数委托于张巡,自己只负责后勤保障。张巡和许远开始在睢阳布置防御,面对十几万叛军的围攻,睢阳保卫战正式打响,这将是安史之乱中最为惨烈的城市攻防战。
公元757年正月末,叛将尹子琦帅十三万叛军,围攻睢阳。睢阳城中只有五六千军卒,张巡为振奋士气,亲自登城而战,血战十六昼夜,杀伤叛军万余人。同时,张巡还派南霁云集合死士,趁黑夜浓雾,冲击叛军大营。夜雾之中,南霁云率部纵马冲杀,叛军目不视物,不知唐军多寡,四散奔逃、自相践踏,死者无数。及至天明雾散,叛军大营数座被焚,尹子琦无奈领兵退去,第一次睢阳保卫战以唐军获胜收场。
同年三月,叛军不甘心失败,整军再犯睢阳,张巡领雷万春、南霁云与叛军在城下交战,杀伤叛军甚多。叛军围困睢阳城两月有余,不能破城,士兵渐渐疲惫。时近五月,睢阳城外麦熟,叛军割麦收粮以充军粮。张巡见状,名人在城上击鼓、摇旗,叛军以为唐军要出城偷袭,急忙停止割麦,整军备战,结果唐军毫无动静。如此三次,叛军认为唐军只是骚扰,戒心渐渐松弛。张巡见状,命南霁云领骑兵直冲尹子琦大营,攻破营门、斩将夺旗,纵火烧毁尹子琦大营。同时,又派雷万春领兵夺取叛军收获的新麦,不 能运走的全部放火烧毁。叛军此时,军中缺粮,士气低落,不得不再次收兵。
此时,睢阳城中尚有余粮,又收了城外新麦。无奈唐朝嗣虢王李巨命令睢阳分粮资军,徐远苦求无果,睢阳城中一半存粮被李巨运走。七月,得到了叛军支援的尹子琦,领兵再围睢阳。尹子琦亲自督军死战,睢阳城再度岌岌可危。张巡欲在阵前杀死尹子琦,命人将芦杆做箭射向城下,叛军捡到芦杆之后,向尹子琦报告城中箭尽。尹子琦放松警惕,至城下督军攻城。张巡见状,下令放箭,城上箭如雨下,尹子琦一目中箭,逃回大营。成了独眼龙的尹子琦,咬牙切齿,发誓不破睢阳誓不收兵,但张巡守城严密,叛军攻城数十次,均不得寸进。于是,尹子琦命叛军在城外深沟壁垒,将睢阳城团团围住,意图困死唐军。
是年,闰八月,城中粮尽,“士赋一勺米,啮木、煮纸而食,其后愈窘,罗雀掘鼠、煮凯弩以食”。城内的树皮、纸张、麻雀、老鼠都被吃尽,最后就连士兵铠甲上的皮绳和弓箭的弓弦都被吃光,城中百姓、士卒饿死者无数,疯狂的饥饿摧毁了人最后的道德底线和良知,城中人相食。张巡和徐远无奈之下,将自己的爱妾、书童,“杀而烹之,与将士分食。”
张巡见睢阳城,再也难以坚守下去,于是命南霁云领五十骑,突出重围,向唐军求救。当时,御史大夫许叔冀拥兵彭城,南霁云到达彭城向其求救兵,许叔冀闭城不见,只从城上投下布匹等物,算作军资,气的南霁云在城下大骂,但是城上再无动静。南霁云无可奈何,之能离了许叔冀这个缩头乌龟,去向镇守临淮(今江苏睢宁西北)的贺兰进明求救。
贺兰进明见了南霁云后,非但没有出兵援助的意思,还欣赏起了南霁云的勇毅,对南霁云说,“睢阳城早晚必破,救之何益?不若将军在我麾下,再立军功。”南霁云反复苦求,并言睢阳危在旦夕,睢阳城破,叛军延运河南下,下一个目标就会是临淮。可惜,贺兰进明根本没有发兵就睢阳的意思,他还命人摆下宴席邀请南霁云一同饮酒,想要在酒席宴上说服南霁云,投到他的账下。南霁云气得五内俱焚,对贺兰进明说到:“睢阳城内,已粮尽多日,士煮草、纸为食,今大夫宴我,却不发兵,何能下咽?我受命求援而不得,今留一指以为信。”言毕,咬下左手尾指,纵马出城。
两次求救兵未果的南霁云愤懑满胸,只能从真源和宁陵俩处,征集了一百多匹军马和三千士卒。等到南霁云突破重围进入睢阳时,只剩下了不到一千军卒和少量粮食、牲畜。
叛军见到唐军孤立无援,围攻更甚,日夜不息。城中饿殍满街,疫病流行,兵士更弱。有人建议弃城突围,但张巡、徐远认为睢阳为运河咽喉,弃守后,叛军必将为祸江淮,故此之能坚守,拖一日算一日,期望朝廷终能发兵援助。
睢阳城最后的日子里,全城百姓“人之将死,莫有叛者”,可谓全城忠义。公元757年,十一月,睢阳城破,数万人的大城,最后只余不到千人。徐远、张巡、雷万春、南霁云等三十七人,尽数死节,无一投降。张巡被俘后,张巡骂不绝口,叛军用刀撬开张巡的嘴,只见张巡在将近一年的饥馑和厮杀后,口中只剩三颗牙齿。张巡旋即被杀,时年49岁。
睢阳城破后,三天,河南节度史张镐帅援兵赶到,在睢阳城外击败士气低落的叛军,叛军溃败,张镐一路追击,将叛将尹子琦击杀,也算是为张巡等人报了仇;又过了七日,广平王李俶(后来为唐代宗,攻名李豫)在郭子仪的协助下收复东京洛阳。
张巡等人在睢阳苦守十月有余,以一城军民为代价,保住了繁华富庶的江南地区。也正是因为有了江南源源不断的赋税、粮食支撑,才让唐朝能够之后的岁月里,历经艰难却巍巍不倒,又支撑了整整一百五十年。
其后五百年,宋末名臣、抗元名将文天祥被俘后,在狱中,写下了千古名篇《正气歌》,在《正气歌》中,文天祥写到: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
他用前贤名臣的事迹鼓舞自己,战胜恐惧,恪尽死节。这比起严庄这种所谓识时务的“俊杰”,为求富贵,甘当三姓家奴之辈,高下可谓判若云泥。这正是国家有难之时,中国总能涌现出一大批共赴国难的英杰,才让中国的脊梁从未弯曲,这才是中国人应有的浩然之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