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陆九已经到了这年纪了,虽然家族风水这么旺,不缺吃少穿,家里存粮多的是,人丁也兴旺,尽管都是姐姐们的子女,但是他到现在却没有一个后代生下来,连个姑娘都没有。陆九公是民国生人,新时代长大的不信鬼神之说,当初九公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守旧的人,娶妻的时候,非要九公多娶一个妾,说是家里多生多养是好事。而且祖上都是这么说的,陆家家大业大不缺这点钱。可是九公当时在民国接受了正统的教育,觉得还是一夫一妻制比较好,起码感情专一,这一点差点没有把老爷子气死。因为九公是家中唯一的男孩自然在家里说一不二,而且十分受宠,当初他爹也是这么过来的,虽然不同意儿子这么做,但是他老爹也只能接受现实。但是有一点老爷子是坚决让九公做的,那就是家里必须平时都要挂着大红灯笼,而且陆家的大红灯笼和别人家的有一点不同,那就是特别的大,一般比较富裕的家庭门口都是挂着红灯笼的,比如说灯笼最早的时期故事就是黄巢的故事,传说某年岁尾黄巢起义军攻浑城,黄巢进城打探敌情时遇险,得一老汉相救,他便要老汉在大门上挂上红灯作为标识,以免起义军入城后误杀恩人。老汉菩萨心肠,将此消息透露给穷乡亲们,于是众多人家挂起了红灯。从此,挂红灯的习俗流传了下来。黄巢是唐末时人。唐朝的灯市是极盛的,《旧唐书》有关睿宗的记载:“景龙四年,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看灯,因幸中书令萧至忠之第。至丁卯夜又微行看灯。”皇帝都去民间偷偷看灯,民间的灯火盛况可想而知。但睿宗的年代早于黄巢,挂红灯始于黄巢的传说就靠不住了。更有典籍记载,汉代已有灯节。更古老的传说是,挂红灯始于原始人对火的崇拜,如早期的祭祀“傩”,就是一种持火驱鬼的活动。如此看来,灯的出现,可能比“年”还要古老。 在远古原始人的眼里,世界是神秘的,黑夜常常与灾难联系在一起,火,因为能照穿黑暗,取暖,烤熟食物,成为人们破解神秘世界的钥匙,那灼灼的红,也渐渐成了人们的某种精神依靠。而陆家的灯笼也是年代久远,据说最早的时期祖上来到这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挂红灯笼了,而且最早的时候陆家的祖上来到这里,当地人很穷没有人家舍得挂着红灯笼的,只有陆家显示了身份的显赫,常年挂着红灯笼,而且出奇的大,一个灯笼差不多有一个人那么高人,而且陆家的门也修的特别宏伟壮观,和寺庙的山门一样高大威严,也难怪陆家的老祖宗是当官的,当年在朝廷上肯定也是气派十足,虽然退下来了,但是也不能太过于寒酸,这点场面还是有的。但是陆九公一直都觉得一件事情比较怪,他父亲每次在制作灯笼的时候,都会让他去去看,而且绝对不能有一个家人在场,必须都是他们爷俩。每次都是在家里的一个小厢房里面,里面锁着门,九公的父亲让他站在边上看着,他父亲往灯的,蜡烛下面的托盘地下放一个类似于铜镜的东西。铜镜下面必须沾着红色血液。他父亲边放边会告诉陆九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告诉他千万不能告诉外人也千万不能忘了放,等自己死了就把这个兑血的方法告诉陆九爷,这是祖宗的秘密不能够告诉任何,包括自己的姐姐们,传男不传女,女的是外姓人不能信。而且每次取灯笼时候,非常奇怪的是,那血自然的就没了,就剩下这面铜色镜子在下面。可是奇怪归奇怪,陆九公没有和别人说过这件事。可巧的是,陆九娶妻没有多久,就响应了号召,应征入伍了。在部队很多年南征北战,还因为自己的勇敢善战晋升了官职,自从他祖上在此处安营扎寨这么多代,陆九算是唯一出去的子孙了,好像他血液里面流淌着祖上的荣耀,在战场上的他生龙活虎一点也不像是一个富贵人家出来的公子少爷。所以不久后他就接连升迁,最后在战争结束后他晋升为团长军衔后退役。也正是因为他的晋升和战功,在后期清算资本,土改的时候,他的家没有受到太大的牵连,除了一些细软上交之外,他的祖宅因为地理位置,同时也是因为他的军功没有被动。他得以在此处休养生息,只是他那多年盼着孙子的老爹撑不住了,最后给他一个纸包,说是祖上传下来的秘方。告诉他一定把红灯笼点下去,以保子孙万代。老爹去世后,他因为自己是党员,不能相信封建迷信,就把老爹给的红包给放起来了。他觉得自己这一代有没有子孙不重要,加上姐姐们的儿女,孙辈也都是挺好,他觉得自己倒了一定年龄就把这个祖宅捐献给了国家算了
日期:2016-05-21 20:35:00
可是到了老年的陆九公有点坐不住了,因为姐姐们的孩子渐渐的都长大了,成了家不愿意在来他这里消遣了,姐姐们的孙孙们也都因为上小学,上幼儿园,忙的不亦乐乎。自己的妻子已经去世多年,偌大的一个宅院,因为现代的环境不让雇佣家丁之类的长期佣人,只能是短期的家政来维护维护了,除了这些陆九公就剩下一个人在宅院里面走动了。这就是现在许多的家庭讲究什么两口子幸福啊,什么丁克啊,没有子女显得特别的轻松,人总有老年的时候,年轻的时候潇洒惯了,那么多人搭理你,那么多人追求你,那么多朋友整天胡吃海塞,好像是那么回事。可是到了老年身体不行了,耳聋眼花就遭罪了。没有自己亲生的儿女,有几个是幸福的晚年的?那些幸福的家庭,幸福的老人不都是儿孙成群的?所以陆九公到了老年只多的就是回忆,他有点怀念当初自己老爹对自己的嘱咐了,说实话在年轻的时候,陆九是一个叛逆的人,老爹对他是十分的宠爱,他也没有当回事。但是其实他骨子里面也是一个孝顺的人,但是忠孝不能两全,当时正是国难当头。不能够因为自己的儿女情长就误了国家大事,他总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唯一就是对不起自己的老爹爹,那么大年纪了天天循规蹈矩的遵守祖上的嘱咐。他想起了怀念老爹的办法了,老爹一直让他挂着红灯笼,他觉得无论如何都要守着老爹的嘱咐,算是尽孝的一种方式吧,再说现在国家也允许挂灯笼,但是现在的店面里面的灯笼基本上都是电的了,省事又省力。老爹告诉他无论今后怎么样都要挂着自己祖宗传下的方式,所以他必须找一个人来扎这种红灯笼。如今陆九公居住的地方已经大变样,城区改造,陆九公的家乡这里成了旅游区。而且还有许多的厂子在周围,已经十分繁华,他的房子因为年代久远成了文物,被政府保护起来。他们附近的好多建筑都已经拆迁,补偿不少都是天文数字。街上陆九已经不太愿意转悠了,因为到处都是做生意的。可是他想试着找找看看有没有原来那种扎灯笼的老艺人,在街上转悠了很久他也没有找到这种老艺人。他很失望的往家走,走到门口突然间发现家门口多了一个扎纸人卖的老头,这老头抽着一锅大烟袋也不多说话,坐在板凳上眯着眼睛吧嗒吧嗒的抽着烟。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陆九欣喜的走到老头跟前,看着老头民国样式的扎纸人方式,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青葱的年代。老人家,这红灯笼您会扎吗?老头眯着眼睛继续抽着烟说;你说扎多大的吧,陆九爷听到这里,算是明白了。这老头肯定会,而且手艺绝对不会太差,今天真是收获大了。陆九爷说;那么我邀请老人家来我家里扎两个一人高的红灯笼。老头也不答话,收拾收拾东西说道,那走吧,陆九爷没想到老爷子这么快就答应下来了。回到家告诉做饭的厨子多烧几个菜,邀请老烟袋锅子喝了起来,两个人因为都是经历过民国的人,话题越来越多。不知觉聊到了半夜,老烟袋锅子说,陆师傅,我想你家的红灯笼最好还是不要扎了。陆九爷没想到老烟袋锅子说了一句这个,惊讶的问道;这是为什么?老烟袋锅子押了一口酒说;你不觉得你们陆家世代单传有问题吗?陆九爷笑了,说道;看来老爷子今天并非偶然来到这里吧,那么您怎么看这件事?老烟袋锅子说;是的,我并非偶然,但是我是看着你这宅院上空飘着一股子邪气,泛着蓝光而来的。陆九爷哈哈大笑着说;老爷子,你可知道我并非信奉鬼神的人,我是党员,你这一套在我这里不好用了。老烟袋锅子也不气恼,说道,正是因为你不信鬼神,也有正义感,所以我才来的。我想陆家十八代的孽缘,也该到终结的时候了。陆九爷心中一惊,陆家虽然在此处世代居住但是很少人了解到陆家真正的身世,别说传了多少代了,这个城中村虽然存在时间很久,但是因为拆迁许多世代居住的老邻居早已经搬走了。所以目前陆家的身世极少数人了解,而且都是最亲近的亲戚,甚至连陆家的女婿们都不太了解。这老烟袋锅子咋了解的?陆九爷抱拳说道;刚才说话言语不周,请多原谅,看来老爷子也并非凡人,你有什么就直接说出来,我好了解了解根由,在做决断啊。
老烟袋锅子继续说道;陆家的祖上不姓陆,这点你应该了解。甚至你们家祖上姓什么,你们这些后人都不知道,陆九爷点了点头说道;的却如此。可是你们陆家祖上的确也是皇族血脉。 你们的祖上姓朱,乃是明朝朱元璋这一支,为了躲避清朝入侵中原灭你们九族而迁徙到了此地,这里也不是你们的老家。这是你们祖上的臣子老家,你们祖先偷梁换柱,雀占鸠巢占有了这块风水宝地。你们祖上本身追随了朱家仅存的血脉在南方建立南明也是风光一时,你们的祖先喜欢结交党羽,也非常想把当时南明的皇帝据为己有。但是当时世事动荡,清朝已经根基扎稳,准备彻底扫平南方。当时南明小政府也是四分五裂,都打着自己的算盘。你祖先早早看清了当时的局势准备溜之大吉,但是没有地方可去,本身想往台湾跑,觉得风险又大。当时你祖先手下有一个非常忠诚的家臣,就建议你去他们家乡来隐居。因为他的祖上找到了一块负阴抱阳的风水宝地,一直没有启用。陆九爷的祖先是一个精于算计的人,带着一家老小来到这里,这块风水宝地是他家臣的,他就特别想自己占有,不想临时居住在这里。而且他手下养着一个幻术师,这个师傅会扎一种灯笼,这种灯笼下面放着鬼镜,可以摄人魂魄,但是这个鬼镜只要是沾着谁的血就等于谁供养了它,它才为谁卖命。而陆九爷的祖先就把自己的血放到鬼镜子下面,供养这个镜子,因为装在灯笼里面没有人知晓,这个鬼镜十年时间将他家臣家族所有人的魂魄都摄取了。当然,这家人也就从此从这里消失了,陆九爷的祖先将家臣家的全部人都埋在村后山了。从此他警示后代,自己家族的人都姓陆,不准提起自己姓朱的事情,怕的就是以后遭到清政府清算,所以陆家得以在此处繁衍生息。但是奇怪的是,陆家自从用了这个红灯笼之后,家里的下一代就不能不挂,不挂就生女孩绝对没有男孩。挂了就生男孩,但是只是单传,只生一个后代。虽然是风水宝地,但是似乎也有着因果报应一说。陆家的家谱上从来也没有显示自己是皇族后裔姓朱这一说,他们属于寄居蟹一样的家族。顶着家臣家族的姓氏一直在此处生活,到了陆九爷这一代正好是十八代。可是十八代宗亲是从鼻祖传下来的,而正是血脉的又一个更替,正如人有花甲一说,六十年一甲子,祖宗宗亲也是如此,一还一报就十分的灵验。陆家的姓氏你们也用了十八代,该是还给人家的时候,陆家的家臣家族冤死,全部在地府告状,多久你在人间积累福报,没有和祖宗一样做,虽然你没有后代,但是你足以保全自己性命了。不信你可以拿来老爷子给你的秘方看看,陆九爷是一个善良人,他有着忠义的本性,他如果知道之前这么做是害人的,他绝对不会去做的。所以他拿来了老爹写的秘方,上面的确写着,用自己的血涂抹在鬼镜下面即可,这哪里是传宗接代的秘方!简直是害人的毒药!我说我们家原来的丫鬟,仆人莫名的就死掉好几个呢!陆九这次全信了老烟袋锅子的话,就说那么还有那面镜子你看如何处理呢?老烟袋锅子说,那片镜子摄魂太多,而且年代久远,普通人看上一眼就会遁入其中,你用黑布包着给我,我给你拿到一个灵气四溢的地方炼化了。陆九爷用黑布包着把那块害人的镜子给了老烟袋锅子。他听完这一切后,没过多久,就将祖宅捐献给了政府,到了后山修了一块宅院,立了佛堂信佛。天天参拜那些被他祖上害死的家臣坟墓,他觉得今后的生活也有意义了,了解自己的祖上的缺德事,他认为自己不配在有后代,这世代单传也是因为世世代代做了亏心事。老烟袋锅子说;人做坏事,天也在看,即使你再有风水宝地,再有什么鬼招数帮助自己害人害己,也肯定有报应的。多行善事还是有用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