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果道:“小弟平日里无甚交游,所识者不过师尊师姊,不记得有甚好友。莫非……。与那伯小姐有关?”
通慧微微一笑:“正是,伯小姐乃天庭司花仙女,那李姓道人乃是司香仙吏,二仙误犯法纪,被贬轮回。投胎路上,仙子被你那对头蛟精纠缠,得你相救,因此上与你有一世干婚之缘。日后他二位却与你俱是位列仙班,同殿共事的咧。”
张果面颊羞红:“师姊莫要取笑,讲正事要紧。”
仙子却道:“莫急莫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日期:2017-03-26 11:45:44
第三十二回
得仙缘何仙修道
夺天机多宝化胡
上回通慧仙子说到螺母道场一事,主持者乃是张果一位未曾谋面的故人。这李姓道人何许人也?且听通慧仙子细细讲来:
要说这李仙,须得把那伯小姐元魂司花仙子一道讲起,只因二者一起犯错遭贬,后世又纠缠不清,最终成其仙位,却又是一起共事。
却说伯小姐那一世,悲愤而死,投胎转世,降生在江南马家,取名马大姑,嫁给古氏书生为妻。夫妻恩爱,只是家境贫寒,无以为继。得亲友举荐,古书生去一远方富户处帮闲,一去数年,家中只余婆媳二人。大姑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邻里之间十分敬重,不料却恼了婆婆于氏。恰有邻村恶霸垂涎大姑姿色,经人撮合,于氏竟瞒着大姑把她卖于恶霸。马大姑性情刚烈,不愿受辱,乘船过江时,投江而死。好巧不巧,偏有一道人,年百余岁,须发皓白,自下游撑船过江。望见一妇人顺江而下,不及思索,救人要紧,顺手扯起妇人脚踝,不料大姑投水已久,尸首肿胀,被道人这一拉,竟扯掉一条腿去。这道人平生不近女色,只因救人,反倒害人尸首不全,心下懊悔不已,不出数日,竟恹恹而死。大姑尸首虽残,魂魄不散,被长江龙王收了去。龙王告知道人之事,大姑亦伤感不已。数年后,古书生满载归来,访得妻子马氏殉节,心内哀痛,万念俱灰,竟将数年所得财宝尽数沉入妻子投江之处,弃家学道,不知所踪。龙王感念夫妻二人贤德苦情,奏明上天,就投江沉宝处涌出一座孤岛,命为“金山”,供世人凭吊。时至今日,此金山尚存,位于沪浙之间,已为一处名胜古迹。
再说大姑魂魄转生,不愿远离,依旧投胎于金山脚下一户何姓人家,乳名兰仙。七岁时即欲离家修道,有一道婆前来,何兰仙生具慧根,知是上仙,虔心求教。道婆见她诚心向道,现了真身,竟是九天玄女娘娘。娘娘收了何兰仙为徒,传下许多导引炼气的功夫并护身法术。兰仙一一拜受,玄女一番勉励之后,便欲离去。兰仙急道:“师尊留步,弟子有一事求教。”玄女微笑:“徒儿之事,为师已尽知矣。你念念不忘那道人已降生豫州李氏人家,这当口已被李老君收为徒弟,成仙了道只在早晚。徒儿且放宽心,待他功德圆满,为师着他前来与你一会便了。眼下徒儿不可分心,勤力修炼,方为正途。吾去也。”兰仙跪地,但闻兰香扑鼻,仙乐悠扬,玄女已是去了。从此专心一志在家修持,候那李姓仙人前来。
日期:2017-03-26 12:05:28
张果不禁问道:“这玄女大名,小弟曾听师尊讲起过,不知是何来历,师姊可知否?”
通慧道:“若说这玄女,虽非道门,亦是上古时得道的仙人。姐昔当年西山为妖时曾听闻,西王母居于昆仑时,曾结识一只玄鸟,后化形而成玄女,又结识斗姆元君、骊山元君,四位女仙在洪荒岁月相依相伴,倒也无尽快乐。及后鸿钧祖师带走王母,其余三仙散落各处,杳无影终。黄帝大战蚩尤时,听闻玄女下降,曾传下兵法阵图,助黄帝斩杀蚩尤。只因玄女娘娘不常临凡,又非道门祖师,是以多不见传闻也。”
张果赞道:“如此说来,这何兰仙仙缘非浅,竟得入玄女门下。李仙更是非凡,被太清祖师列入门墙。还请师姊细言李仙成道,毕竟家母道场须他主持。”众仙亦点头称是。
通慧仙子笑道:“师弟性子如此急迫,却与你那形象不符了。也罢,姐姐却之不恭,且听道来:
豫州洛阳地界,有一官宦之家,中年得子,取名李玄。这李玄生而不凡,不求为官做宰,只愿练气修道。时常将前世情形讲与父母,于临终弄残女子尸首一事耿耿于怀,誓要今生补救一番,方才成仙等语。父母半信半疑,倒也时常安慰于他。
却说十三岁上头,有太白金星下界,指点李玄,告知九世之前,本为仙童之事。李玄醒悟,太白金星又指点李玄,道祖老子分身下界,现居华山,李玄可前去求见拜师。李玄得命,只身出发,前往华山。
张果毕竟成仙日短,久居深山,于仙家手段不甚明了,听仙子此话,不由问道:“道祖位列三清,管理仙界,又遣一分身坐镇天庭兜率宫,何以尚有余暇下界?”
仙子不由大笑:“师弟何以有此凡俗之见?师伯祖乃是圣人,万千化身本是寻常本领,似我等师祖,亦常常化身下界。师叔祖通天教主当年万仙阵战败,竟欲打碎世界,重立地水风火,那是何等的手段,非是我等可以望其项背的。此次师伯祖分身下界临凡,亦是颇多建树,你可听我慢慢道来:
日期:2017-03-26 12:09:48
话说老子祖师分身下界,降生豫州,李树下从母左腋而出,生而能言,告知母亲:“吾生于李下,即以李为姓。”母亲又赐名为耳,字伯阳,又名老聃。李耳初时任周朝柱下史,博览群书,时常遨游西极天竺等国,时而归国,有孔氏仲尼来拜。仲尼先生乃是殷纣王叔比干,文曲星转世,时年已五十有一,一生授徒无数,欲以入世之法渡尽世人。面见老聃,侃侃而谈,皆是古时圣人经天纬地、治国安邦之语。老聃等仲尼讲毕,笑而言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蔂而行。吾闻良贾深藏若虚,容貌若愚。子当去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此皆无益与子身也。”仲尼先生感慨不已,受益匪浅。临行,老聃又谓先生道:“吾无以为送,谨以一言赠汝: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先生顿首:"弟子定谨记在心!"老聃又道:“天地,自然之物,人生,亦是自然之物。生于自然又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何劳人力乎?顺天应人,无为而治,方为天道至理。”仲尼先生顿首再拜:“多谢老师指点,老师微言大义,学生自当遵奉不怠,以谢老师之恩。”先生别去,竟创下一教,曰儒教,教化世人,功德几千年之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