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世记忆和天眼奇异录。。》
第16节作者:
芸来芸去 日期:2017-04-18 12:15:00
我一个人选择了偏远清冷的道观,住了下来。在山上遇到了很多世间修行的人,这些修行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真诚,每个人都是无欲无求的,对任何人都讲的都是自己掏心窝暖人心的话。渐渐的我在这种氛围中,感觉到到底什么才是人活着的真谛!什么才是我们真正要寻找的净土!
日期:2017-04-18 12:16:00
当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知足常乐的时候,才会找到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和平静是源自于内心的。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一样的,小孩子都是天天很开心的。可是慢慢的那颗赤子之心就被蒙蔽了,被蒙蔽在了贪嗔痴、欲望、执念里面。然后我们再也找不到真正的我们。
修行是什么,修是要修掉我们的贪念、嗔念、痴念,分别心和对欲望的追逐,行是要坚持做下去。修行其实哪里都一样,只要我们每天反思自己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正这便是修行,不一定非得要去哪里隐居学个什么功法。法不外求,心内求法,道法自然!
日期:2017-04-18 12:17:00
有个师兄执着于修行,他总是每天念叨要快点修上去,回净土去。另一个师兄便问他:“何为净土!”
那师兄便说:“净土是天界!”那师兄哈哈哈大笑道:“如果你贪念、嗔念、痴念......修不掉,去了也是净土,你是身处在五浊恶世。净土不在远方,在我们心中。”顿时,那个执着修行师兄陷入沉思。是呀,很多时候我们修行,天天念叨着快点修上去,早日脱离苦海,却不知心若蒙尘,哪里都是苦海。心若纯洁无瑕,我在之处便是净土。
日期:2017-04-18 12:40:00
我曾经很害怕鬼,有个练金光术的师兄跟我说,人才是最可怕的动物。他说鬼的思想都很单纯,说什么是什么,而人最虚伪,人可以嘴上说喜欢你,却在背后捅你刀子。我便想起看的宫崎骏的片子《千与千寻》,善良的千寻,怀着一颗赤诚的平等心,善待着身边每一个长相丑陋恶心的鬼,用自己的赤子之心改变了周围的众生,还拯救了自己的父母。到底什么才是善,什么才是恶?我们以为恶的,他真恶吗?恶的不过是我们内心分别心,有了分别心我们便掩盖了我们真诚的赤子之心,其实众生都是一样的善良。
日期:2017-04-19 19:26:00
罪过,罪过……上士不争,下士好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好的德行就像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争功德,能够在众人都厌恶的环境中安居乐业,所以它就接近于道的境界。安守着无人来争、与人无争的善地;心境如深渊一般清明宁静;行为因内心的祥和而对众生充满慈爱;言语因清静无为、不求名利而自然信义卓著;政治上也会因为无私无欲,不刻意追求有为之功而能因循自然地治理;在去除一切私心杂欲,求名取利好大喜功之心后,才能真正把所有的心力专注于办事,从而无所不通;行事也会看清真正应该发动的时机,而且善于把握时机。正由于他不刻意地去争权夺利、争功钓名,所以他既没有来自内心的忧虑、忧郁,也没有来自外界的忧患、忧难。
日期:2017-04-19 19:27:00
在“道”层次上,没有“善”或“不善”的区别,但在“德”的层次上,不仅有“善”与“不善”的性质分别,而且还有“上善”、“中善”、“小善”的量化分别。
世间万物都有一个“德”,常见的如“天有天德,地有地德,春木德兴,夏火德兴,秋金德兴,冬水德兴。四季之交土德兴。”,再比如君主有 “圣德”,“君子”有“仁德”,练武人讲“武德”,学艺人讲“艺德”,普通人讲“私德”。
日期:2017-04-19 19:27:00
“居善地”。水的特性是向下,这个特性是针对我们这个世界(地球)而言的。因此,水一般都是一刻不停地、毫不犹豫的奔向那些低洼之处——世俗的人们最厌恶的地方,这是“水往低处流”,但人是要“人往高处走”的。如果在人际交往中,大家都要往“高处”走,那就势必要“争”,轻则拳脚相加,头破血流,重则你死我活。如果有人能注意放低身段,自居卑下,保持谦和的心态,那么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上善”的行为之一。而“上善”是最符合“道”的,所以最终是占大便宜的。所谓“吃亏是福,得便宜处失便宜”、“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日期:2017-04-19 19:29:00
回过头来再看水,尽管它不停地奔向低洼的地方,但是没有哪一刻停止过自身的升华(蒸发),最后它又以一种崭新的、更为纯净的形态遨游于蓝天,那就是白云——没有任何人可以居高临下地俯视它。正所谓“一下一下又一下,一下下到深渊里。自有老天不我欺,青云直上居九天。”
“心善渊”。水的本质的清明宁静的,从来不受任何外来物的影响,它的物理化学性质极为稳定:无色、无味、透明。它在急速运行时可以混杂夹带着泥沙砾石,但一停下来,就慢慢澄清了,回到了它本来的面目。它可以包容很多的无机盐和矿物质,但当它升华(蒸发)的时候,它又回到了本身的纯净。
日期:2017-04-19 19:29:00
“与善仁”。水对任何物体都是很“仁爱”的,瓦砾和宝玉都可以跟着它一起去旅行,它绝对不会厚此薄彼。参天的大树和卑微的小草它都愿意去滋润,既不趋炎附势,也不故作清高。
“言善信”。水的声音是天地间最美妙的声音,也是最变化莫测的声音,但是每种声音都符合它的身份。它可以是春雨式的“润物细无声”,可以是小溪的“潺潺”,可以是河流的“哗哗”,可以是大海的呼啸,听其声可知其形,这就是“信”。内外一致,表里如一,既不虚张声势,也不矫情伪饰。
日期:2017-04-19 19:30:00
“政善治”。水完全根据“道”的原则和具体地理环境来决定它要走的路,无论东西南北,无论直行蜿蜒,它都依据地势而为,绝对没有什么主观上想要去的地方。它只有一个大方向,奔向低洼,不考虑气派和面子的问题,宽可以数十里,窄可以几米,可以在地上走,也可以在地下走,甚至不考虑最终是奔向大海还是奔向沙漠,绝不会自动自发地去趋吉避凶。水执行的是真正的“无为之治”。
日期:2017-04-19 19:31:00
“事善能”。水的功能是最多的。它可以滋润,可以溶解,可以清洗、可以冲刷。可以是一滴救命的“甘露”,也可以“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它不会去计较是不是主角,有多少收益,吸引多少眼球,人气指数有多高,能不能评个院士博导教授之类的,它只是默默地勤奋地敬业地工作。但是,哪里可以完全离开水呢?可以说这世间的绝大多数工作如果没有水的参与,根本是不可能办成的。
日期:2017-04-19 19:31:00
“动善时。”水又是最善于等待时机来发动的。春天万物复苏、萌生,需要一定的水,它就来了;夏天万物生长壮大,需要大量的水,夏季的雨水也四季最多的;秋天万物气息收敛,生机转入种子,相应降水就开始少;冬天万物闭藏,生机封固于内,就基本上不怎么降水,即使降水也不流动(雪),留待来春地气回暖、万物复苏时再用。
日期:2017-04-19 20:01:00
有时候觉得自己清高孤傲,性格刚强,经常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喜好孟子浩然正气。殊不知这种刚气太刚,却是经常增加自己的我执、嗔心。所以今天我才开始反思自己,应该向水学习,拜水为师。水柔弱但包容万物,水柔弱却能滴水穿石。水总能处于最卑微位子。我们要把自己看得渺小。人强大,蚂蚁弱小,可是蚂蚁的世界却实现共产主义,化为一方净土,而人还身处在五浊恶世。柔弱胜刚强。以柔克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