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逻辑 ——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47节

作者: 苏肄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4-12 16:54:08
  第四章 塞尔维亚
  ——我在唱一曲上天从未听过的挽歌
  ——塞尔维亚诗人米卢廷·博伊奇
  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爆发于奥匈和塞尔维亚的争端。萨拉热窝事件后为了应对奥匈的进攻塞尔维亚进行了全国总动员,三百万的总人口居然就有四十万人被征入伍,全国的乡村看不到一个身体健康智力正常的青壮年男子,国家的经济因此频临崩溃。虽然在1914年打败了奥匈的进攻但塞尔维亚人也付出了十三万两千人伤亡的惨重代价。1915年10月6日,得到德军增援的奥军再次向塞尔维亚发动猛攻。10月13日晚,已加入同盟国的保加利亚从背后进攻塞尔维亚,并且很快切断塞尔维亚获得协约国物资援助的补给线。在德军面前塞尔维亚连战连败,政府和军队不得不逃往阿尔巴尼亚,随同逃亡的还有二十万百姓。当时正值隆冬,没有丝毫物质准备的塞尔维亚人在风雪弥漫的阿尔巴尼亚山区艰苦行军。老百姓带上了他们所有的财产,车辆、牲口还有狗。百姓的大车和军需车队、士兵、国库、政府档案、文物等等混在在一起,好似整个民族的大迁徙。军事上的惨败、疾病、寒冷、饥饿、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撤退让整个队伍充满了歇斯底里的气氛,人们彼此指责或是自我指责,很多人无法忍受这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煎熬而绝望的自杀了。撤退整整历时一个月,大约有一万五千人死于撤退途中。塞尔维亚军队后来辗转撤往希腊的科孚岛和维多岛,士兵们的身体极度瘦弱,甚至一个护士也可以举起一个士兵。1915年10月塞尔维亚军队有四十二万人,由于战斗和撤退途中的损失,最终撤到科孚岛和维多岛的只有十四万人。塞尔维亚的领土完全被同盟国占领,塞尔维亚已经亡国,一直坚定支持塞尔维亚的黑山此次也被灭国。只是后来德奥战败塞尔维亚和黑山才得以重新建国。

  此次悲惨的撤退成为塞尔维亚民族记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章节,但实际上他并不值得同情。依仗俄国的支持,被狭隘狂热的民族主义冲昏头脑的塞尔维亚横挑强邻,屡屡招惹远比自己强大的奥匈帝国,结果不但让自己几乎亡国灭种还把整个世界拖入大战;塞尔维亚自己才刚刚从土耳其的奴役下解放便立即成了巴尔干的一个小霸权,妄图吞并阿尔巴尼亚,并与保加利亚争夺领土,最终导致保加利亚从他背后狠狠的捅了一刀,促成了塞尔维亚的崩溃。

  日期:2016-04-13 15:59:57
  第五章 保加利亚
  大战爆发后保加利亚立即成为协约国和同盟国的拉拢对象。双方对保加利亚竞相示好,都想把保加利亚拉入自己的阵营。英法德奥俄这些大国之所以肯放下身段并不是因为保加利亚的战略位置有多么重要,也不是因为保加利亚军队的战斗力有多么强,而是双方的力量基本平衡,任何一个小国都可能成为导致天平倾斜的稻草。保加利亚内部为到底加入那一方而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但其实他只可能加入同盟国。因为保加利亚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所夺得的所有胜利果实全都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被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给抢走了,非但如此,保加利亚连本土的地盘都丢了一块。保加利亚因此愤恨不已,朝思暮想要把失去的果实再抢回来,而最为保加利亚痛恨的就是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国内的亲协约派提出要塞尔维亚和希腊把夺走的马其顿和色雷斯归还给他,但塞尔维亚说:“情愿将整个塞尔维亚留给奥地利人,也不会把马其顿一块土地让给保加利亚人”(1)。同盟国开出的价钱却十分诱人,答应把整个马其顿和一大片他想要的地方都给他,反正这些领土都不是自己的。1915年俄军在德军的打击下接连惨败,英法发动的企图夺取黑海海峡的加利波利战役又告失败,军事形势有利于同盟国一方。保加利亚以为德奥获胜在望遂义无反顾的加入同盟国。1915年9月保加利亚与德奥以及土耳其分别签订了同盟条约,正式加入同盟国集团,10月即开始配合德奥进攻塞尔维亚。

  (1)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3卷,第412页
  日期:2016-04-14 17:28:40
  第六章 土耳其
  对土耳其来说俄国是最大的敌人,但土耳其之所以没有被俄国灭亡几乎全靠英法,尤其是英国的支持,所以土耳其对于参加那一方颇感犹豫。但是道理很明显,为了拉拢俄国英法是一定会出卖土耳其的,如果协约国取胜那土耳其的亡国就指日可待了。所以土耳其倾向于希望同盟国取胜,因为无论是德国或是奥匈都对土耳其没有领土野心,打败了俄国反而可以收复大片的失地。1912年土耳其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惨败于巴尔干联盟诸国,这对土耳其的震动不亚于大清在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惨败于日本。土耳其可以接受屡屡惨败于俄国,但却无法接受惨败于自己以前的奴隶。由于德国陆军战斗力最强,所以土耳其便与德国展开了密切的军事合作,邀请大量的德国军事顾问帮助土耳其训练陆军。同时土耳其也在积极的扩建海军,计划购买两艘无畏级战列舰。但土耳其政府却根本拿不出购舰的款项,在爱国主义的狂热号召下土耳其本土民众掀起了捐款购舰的热潮,几乎每个农民都捐出了几文钱,终于凑够了购舰所需的三千万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1914年7月28日,大战即将爆发,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下令扣押土耳其订购的战舰,将这两艘已经完工并且已经付款的战列舰征入英国海军并且根本就不提任何赔偿。非但如此,前往接收战舰的土耳其海军官兵也被英国悉数扣押。英国赤裸裸的强盗行径彻底激怒了土耳其人,这两艘战列舰不但寄托着土耳其国家中兴的希望,而且还是土耳其民众爱国热情的象征,整个土耳其国家在英国人眼中还不如两艘战列舰重要!盛怒之下的土耳其在1914年8月2日与德国签订了秘密协定,规定:如果俄国干涉奥匈与塞尔维亚的冲突,德国又站在奥匈一边,则土耳其有义务对俄宣战。条约还规定在战时土耳其军队交由德国指挥。

  但土耳其比俄国还要腐朽无能,为了争取时间完成战争准备土耳其表面上宣布中立,实则积极备战。8月10日,两艘战前游弋在地中海的德国军舰由于被英国海军追击而逃入土耳其。土耳其既不敢得罪德国也不敢得罪英国,正在进退维谷之际德国人却宣布将这两艘大型军舰赠送给土耳其。这不但帮土耳其摆脱了外交困境还赢得了土耳其的极大好感,自己掏钱订购的两艘军舰被英国人抢去了,德国人却免费送来两艘。土耳其政府下令将这两艘德国军舰纳入土耳其海军序列,由于最优秀的海军官兵全都被英国扣押,所以操纵这两艘军舰的官兵仍然还是德国人。

  就在土耳其加紧备战的时候却传来德军兵败马恩河的消息,战争的形势很不明朗,土耳其政府陷入犹豫,不肯向协约国宣战了。两艘大型军舰加入土耳其海军彻底改变了黑海的海军力量对比,被吓坏了的俄国人居然建议由协约国出面庄严保证土耳其的领土完整, “‘即使我们胜利了’,俄国人也将履行保证”(1)。
  德国人越来越无法忍受土耳其的拖延,他们决定造成既成事实迫使土耳其接受。10月28日,那两艘悬挂土耳其旗帜的原德国军舰驶入黑海炮击了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并且击沉了一艘俄国小型军舰。这两艘军舰随即驶入马尔马拉海,停泊在君士坦丁堡岸边。11月1日惊慌失措的土耳其政府向俄国道歉,但愤怒的俄国提出和平的先决条件是土耳其必须驱逐所有的德国军官,但土耳其实际上根本办不到。土耳其政府确实被这两艘军舰的胆大妄为吓坏了,但同时他们也恐惧的意识到两艘军舰乌洞洞的炮口正指向他们的首都,随时可以把君士坦丁堡炸成一片废墟。非但如此,陆军中还充斥着德国的军事顾问,这些所谓的顾问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得了土耳其陆军的指挥权,引狼入室的土耳其骑虎难下,根本就不可能驱逐德国军官。11月4日俄国向土耳其宣战,11月5日英法也向土耳其宣战,土耳其由此被德国拖入大战。

  土耳其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强,开战之初即被俄军打得大败。但在德国军官的指挥下土耳其军队仍取得了加利波利战役的胜利,成功的保卫了黑海海峡。土耳其参战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封锁了黑海海峡,对俄国经济造成致命打击,而这正是俄国数百年来最为担心的事情。由于黑海海峡被封锁,俄国最主要的出口物资——小麦的出口通道被切断,俄国失去了大部分的外汇来源,不得不依靠英法的贷款支撑战争。同样的原因,俄国进口物资最便捷的通道也被切断。波罗的海的港口由于德国海军的存在也无法使用,俄国不得不启用半年都被冰封的阿尔汉格尔斯克港以及远离前线一万三千公里之遥的符拉迪沃斯克港(注:海参崴)。据统计由于黑海海峡被封锁,俄国的出口减少了98%,进口降低了95%。土耳其利用黑海海峡封锁了俄国。

  俄军虽然一再失利,但德军的主力始终被英法牵制在西线,所以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说俄国并无亡国之虞。最终导致沙俄灭亡的“二月革命”之所以会爆发最根本的原因是俄国的经济已经彻底垮了,不但人民在挨饿,军队也在挨饿。沙俄连收买军队的钱都拿不出来了,以至于连最忠诚于历代沙皇,积极充当镇压人民革命刽子手的哥萨克骑兵都起来造反了。如果土耳其没有参战,黑海海峡也没有被封锁,俄国在英法的资助下应该能够支撑到1918年协约国胜利,那就将没有“二月革命”,也不会有“十月革命”,整个人类的历史都将彻底改写。

  (1)[美]塔其曼:《八月炮火》,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翻译组译,1981,第186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