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逻辑 ——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52节作者:
苏肄海 日期:2016-04-22 14:32:22
第四章 坦克
为了打破堑壕战的僵局,英国研发出了坦克。可以这么说,坦克的出现,以及它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打破防御方的优势。
首先,坦克有装甲,疯狂的机枪扫射对它根本不起作用。进攻方的士兵可以躲在坦克后面躲避最可怕的机枪。
其次,坦克的履带可以将铁丝网碾倒,为士兵开辟进攻的通道。
第三,坦克的履带可以通过堑壕,利用自身携带的机枪对堑壕中的敌军进行射击。
第四,坦克的履带可以越过崎岖的地形,越过弹坑和大部分障碍物,全程伴随补步兵的进攻,为步兵提供保护以及大炮机枪的火力掩护。
坦克最早的设计理念由英军的斯温顿中校提出,他认为要打破堑壕战的僵局就需要制造一种能够在遍布铁丝网的战场上开辟道路、翻越壕沟并能摧毁和压制机枪火力的装甲车。虽然英国陆军却对斯温顿的建议不感兴趣,但却引起了时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的极大兴趣。丘吉尔不满陆军的傲慢,从海军经费中拨款支持坦克的研制工作。1915年5月因加利波利战役失利丘吉尔被解职,但丘吉尔仍以极大的热情向继任者解释了坦克研制的重要性,使得这一项目得以继续进行。1915年9月被称为“小游民”坦克样车制成,进行了首次试验并获得成功。1916年1月第一种实战型号的坦克——马克Ⅰ型研制成功。马克Ⅰ型的装甲厚约6毫米,这个装甲厚度比现在的坦克小多了,但却足以抵挡疯狂的马克沁机枪扫射。事实上,6毫米的装甲厚度就是针对马克沁机枪设计的。马克Ⅰ型分为“雄性”和“雌性”两种型号,“雄性”装备两门能发射2.7公斤炮弹的火炮,4挺机枪;“雌性”则只装备6挺机枪。最大速度为5.63公里每小时,比人的步行速度稍稍快一点,正好为步兵的进攻提供掩护。坦克全重28吨,车组人员共有8人,1名车长、1名驾驶员、2个变速箱操作手、剩余的4个是射击手。
坦克的研制和生产被英国当做最高机密,当马克Ⅰ型被运往战场上时为保密便将坦克称为“水柜”,其英文名为“TANK”,这就是坦克名称的来历。
堑壕是士兵的地狱,马克Ⅰ型却是坦克手的炼狱。在前进时发动机的高温很快便将坦克变成了一个烤箱,舱内温度很快便可达到32摄氏度以上。发动机的质量恶劣,一旦发动舱内便浓烟滚滚,坦克手不得不忍受着眼睛和喉咙的刺痛而继续战斗;发动机的轰鸣、机械运转的摩擦声、履带转动的噪音以及各部件的震动声响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震耳欲聋持续不断的巨大噪音,使得舱内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通话,坦克手呆在里面很快便会头昏脑涨;由于采用全封闭设计舱内一片黑暗,仅有的亮光全从舱口和观察缝中而来,这使得舱内成员进行手势交流也十分困难;由于没有任何缓冲设计,即使是以步行的速度前进车内成员也备受颠簸之苦,跨越沟沟坎坎时坦克手常常因撞在车壁上而头破血流。
即使如此,当1916年9月15日坦克第一次投入实战时还是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战果。在战前英军共投入的59辆坦克,但由于机械故障只有32辆到达出发地域。这32辆中只有23辆能够出发,其中又有5辆在攻击时陷入泥潭不能自拔,最后只有18辆真正参战。
当德军看到这18个巨大的钢铁怪物冒着黑烟一路轰鸣着向自己扑来时都吓傻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这些怪物一边前进一边开炮,并不断的进行机枪扫射。德军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战友被打死打伤,自己却一点办法都没有,疯狂的机枪扫射对它根本不起任何作用。这些钢铁怪物一路轰鸣着碾过铁丝网,跨过堑壕,对堑壕内的德军进行扫射。德军彻底崩溃了,他们就像老鼠一样四处逃窜,或者干脆举手投降,英军轻而易举的就夺取了一条堑壕。还有一辆坦克未放一枪就夺取了一个村庄,因为德军全都被吓跑了。这一天英军向前推进了5公里,这在以往是要耗费几千吨炮弹,牺牲数万士兵才能取得的战果。战后一名德军军官在给上级提交的报告中这样描述坦克的作用,“在最近这次战斗中,敌人使用了一种新型作战武器,这种武器极为有效但又十分残酷”(1)。
事实上坦克的出现对于士兵的心理因素的影响远远大于实战的意义。当德军士兵发现铁丝网、堑壕、马克沁机枪对坦克毫无作用后他们的心理就彻底崩溃了。而英军的士气则大受鼓舞,他们第一次感到自己在进攻时有坦克的保护,它可以轻松的碾倒铁丝网,而且其大炮和机枪还可以全程伴随自己的进攻,随时为自己提供火力掩护。
1917年11月20日在康布雷战役中英军集中了450多辆坦克对德军发动进攻,其中300辆坦克真正参战。在头12个小时的战斗中就有大半坦克损毁,剩下的坦克不是由于机械故障就是因为坦克乘员精疲力竭而无法继续战斗。第二天英军集中所有还能开动的坦克继续进攻,终于取得重大战果,攻占了一块宽约19公里的突出部,坦克还深入德国国境9公里。这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以来英军所取得的最大突破。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个战果简直可笑,但请注意,这是在1917年,双方还在进行地狱般的堑壕战。
坦克的出现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堑壕战的格局,这是因为坦克的技术还不成熟。无线通信技术还太落后,坦克与指挥官、坦克之间都无法进行联系沟通,无法进行协调作战。坦克的制造技术也不成熟,故障率太高,严重影响了战斗力。最重要的是高级将领们不知道该如何最有效的使用坦克,他们只是简单的把坦克当做支援步兵进攻的武器,虽然这是发明坦克的初衷,但是这就使坦克从属于步兵,无法发挥其最大效能。直到二战时期,德国的古德里安将军才第一次将坦克从步兵的从属地位中解放出来,组建装甲师,形成拳头,获得决定性的突破力量,成为“闪电战”的基础。
(1)[英] 约翰·威克斯:《反坦克战史》,兵器工业出版社,李济民译,1988,第10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