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那些事儿——且容我缓缓道来》
第44节作者:
兰陵柳叶刀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陈泰老兄和邓艾老兄闪亮登场。
姜维先生的苦日子来了。
日期:2016-04-07 14:19:55
由于西线损失惨重,姜维兵临城下,司马昭派出了自己的三大爷司马孚坐镇后方,派陈泰和邓艾领兵收拾残局,摆在陈泰和邓艾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狄道。
邓艾表示,壮士断腕放弃狄道,退守周围城池困死姜维。
陈泰正好相反,陈泰先生表示要守住狄道,击退姜维。
虽然事实证明陈泰先生的策略是对的,但是并不能因此认为邓艾先生的意见就是错的,相反,我个人觉得邓艾的策略更有道理一些。
首先在地理上来看,狄道虽然是咽喉要道,但是当时已经不能防守,放弃狄道退守周围的险要地区蜀军也是寸步难行,虽然不能反败为胜但是也能使得损失降到最低,等姜维退军狄道就会回到大魏手中。(在这之前姜维也占领过狄道)
但是陈泰不愧是大魏后期文武双全的人才,他敏锐的察觉到姜维的弱点——多疑。
陈泰布设疑兵沉着防御,姜维无奈之下害怕归路被截断选择退军。
这次,只能算是个热身。
在这之后,邓艾先生便和姜维成了专业对手。
甘露元年,姜维出兵祁山,邓艾先生沉着应对,姜维明显感觉到邓艾是个有实力的选手,自己之前遇到的菜鸟根本和他不是一个级别,邓艾在防御中转守为攻,敏锐的察觉到姜维在夜晚渡水西进,与姜维战于段谷,姜维被邓艾彻底打爆,损失惨重,蜀中民怨沸腾。姜维效法诸葛亮自请贬为后将军。(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行,缘山趣上邽,艾与战於段谷,大破之)。其实姜维此次失利和猪队友也不无关系,胡济先生没有按照约定赶来导致姜维孤立无援最后大败,姜维先生内心其实是不服的。
果然,姜维表示劳资不信邪,甘露二年,姜维趁司马昭和诸葛诞在淮南大战,出兵骆谷,攻打魏军粮草聚集地长城(是个地名),结果司马望(司马家用于掌管西军的统帅其实主要作用是防着邓艾)和邓艾先生据守不出,姜维进退不得两军僵持四个多月,后来姜维听说诸葛诞兵败才领兵退回。
谁说打赢了就不会坚守的,邓艾先生这不也当缩头乌龟了嘛。
景元三年,姜维再度出兵讨伐司马昭,结果这次邓艾先生再度料敌于先,抢先占据了有利地势阻击姜维,双方在侯和正面交锋,姜维退回沓中。关于侯和之战,虽然有人表示姜维先生应该是没输,甚至有人表示姜维胜了(不可理喻)但是根据史料我认为邓艾应该属于小胜。
如果说司马懿和丞相是旗鼓相当,那么到此时邓艾先生对姜维一次大胜,一次小胜,三次战平(算上249年那次算准姜维偷袭洮阳),就算保持不败吧。
然而罗贯中先生表示不服所以邓艾先生的战绩在演义中强行逆转,惨不忍睹。
我只能说,罗贯中对邓艾和曹真爱的深沉。
日期:2016-04-07 14:20:10
对姜维的凶猛战绩使得邓艾成为了继郭淮 陈泰之后曹魏在西面最得力的大将,司马昭也知道邓艾是西边的支柱人物所以对他非常信任,将他加封为征西将军,食邑六千六百户。
其实说句公道话,邓艾先生对姜维和司马懿对丞相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邓艾先生并非龟缩不战之辈,反而屡屡主动出击,其次,邓艾在指挥上和利用地形上确实略胜一筹。
姜维先生确实是虐菜高手,在陈泰和邓艾这样的高手没来之前是连战连胜把曹魏西方打了一个底朝天,但是邓艾以来他瞬间就玩不转了,不过考虑到蜀汉国力的毕竟有限外加后期缺乏得力的内政人才调度粮草,最关键的问题是缺乏人才和内部不稳,所以姜维也有一部分算是非战之罪。但是姜维连番失利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1.蜀汉国力损耗 2.曹魏蠢蠢欲动。
其实,姜维先生也很清楚蜀汉政权此时已经是岌岌可危,自费祎死后,蜀汉已经面临了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并且存在严重的内部矛盾。
其实,不是严重,是极其严重。
关于人才短缺的问题,我想,只要列出下面这张表大家就都明白了。
延熙三年(240年)——向宠,蜀汉重要将领。
延熙九年(246年)——蒋琬,董允,蜀汉重要大臣。
延熙十年(247年)——向朗,蜀汉重要官吏。
延熙十一年(248年)——王平,蜀汉重要将领。
延熙十二年(249年)——马忠,蜀汉重要将领。
延熙十四年(251年)——邓芝,蜀汉重要将领。
延熙十六年(253年)——费祎,蜀汉重要大臣。
延熙十七年(254年)——张嶷,蜀汉重要将领。
反正以上的各位都有一个特点,他们都死了。
不仅仅是人才的死亡,还有军队的损失比如延熙十七年大将张嶷死亡连带着蜀汉最精锐的五千无当飞军也全部丧失,无当飞军是天下精兵,当年司马懿老兄就见识过这支由少数民族组成的精锐的凶猛战斗力,诸葛亮善于治军,当年迁少数民族于成都作为军户,这些人十分剽悍善战,但是这些精锐一旦损失就很难补充。
到景耀四年(曹魏景元二年),整个蜀汉政权成功实现了老龄化,智障化,低端化的进程,成为了三国之中行政效率最低下的政权。尤其是,经过几代的人事更迭,蜀汉的带路党益州派已经占领了舆论的制高点,整个蜀汉的民心开始转变,延熙二十年著名的带路党社会公知大V谯周先生写下了《仇国伦》反对姜维北伐,文章观点清晰文采飞扬,大致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1.汉室正统的地位早已不复存在,现在蜀汉和曹魏是两个国家,讨伐曹魏根本师出无名。2.你能经得起折腾,蜀汉也经不起折腾,劳资不陪你玩。
今天的带路党要是有谯周先生一半的水平也就不至于天天在那狺狺狂吠了。
按理来说这东西算是大逆不道,要是放在诸葛亮时期估计丞相得把这货直接发配到南中开荒,但是当时的蜀汉朝廷干脆就不管。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兴复汉室只是个泡影,别做梦了,洗洗睡吧。
姜维知道,但是他还是这样做了,只是因为他要实现丞相最后的心愿。
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
日期:2016-04-07 14:20:27
另一方面,蜀汉朝廷内部也是派系林立,内斗激烈。
多年以来,诸葛亮用人的第一标准都是忠义,要求私德良好,这一点非常关键,首先蜀汉是以弱敌强,如果人才不能保持忠诚那么就毫无用处,掌握重权之后就向曹魏投降当带路党那可就惨了(那位杀死魏延的杨仪先生就有过这想法),所以必须保证忠诚,其次才是才干。
在这种用人方式之下,蜀汉的内部在诸葛亮在世之时工作效率的确很高,因为诸葛亮处理政务效率极高又事必躬亲,但是当诸葛亮去世之后,蒋琬先生上台,蒋琬和诸葛亮在内政方面差距不小,此人还曾经因为不理政事被刘备责怪过,当权以后虽然没什么战事但是蜀汉国力并没有太大增长,费祎先生的治绩虽然还可以,但是蜀汉的内政人才确实已经凋零,到费祎死后,蜀汉的军事大权基本由姜维接管,而内政方面人才却短缺无人能顶上费祎的位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