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大决战之长平大战》
第25节

作者: 福建大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0-13 11:29:05
  第五十七章【廉颇再败】
  在前面的几章中我们讲到了在秦、赵长平大决战时,国际上的时代背景。此时的情况是:昔日霸主魏国,坐山观虎斗;东方的渔盐之地齐国,偏安于一隅;至此七百余年的老诸侯燕国,不在背后捅赵国一刀就“阿弥陀佛”了;“术”治的韩国,移祸赵国,笑看秦赵两军厮杀;方圆五千余里的楚国,松散的“邦联制”,虽有心也无力。面对咄咄逼人的秦国,血性赵人,独抗秦师,岂有惧哉!
  廉颇在经历了半年的败仗之后,并没有气馁,继续坚定自己的防守方略,深沟高垒,死守不出。廉颇重新调整赵军的兵力部署,修筑营垒,增高、加厚了石长城,命令赵军坚守不出,他认为自己是守的住的,主要理由有:

  (1)赵军屡败,此时已成哀兵,赵军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骄傲、狂妄之气,现在赵军都严守将令、严密防守,不让秦军再有可趁之机,哀兵必胜,赵军必胜。
  (2)赵国的援军再次到达,赵军得到了增援,得到了生力军的补充,得到了粮草辎重的补充,士气复苏,也使得赵军的防线更加坚固。
  (3)秦军由于半年来屡次进攻,兵锋已尽,短期内应该不会再发动进攻,而且赵军的补给线短,秦军千里运粮,消耗巨大,长期固守,有利于赵军。
  那么,事实真是如廉颇所料吗?他的对手王龁认为,此时秦军应该继续猛攻,他的理由有:
  (1)秦军大胜,士气高昂,无不以一当十,此时正是应该趁胜进攻的好时机。

  (2)赵军的生力军虽然到达,但是秦国的援军同样也到了,秦强赵弱的总体态势没有发生改变。
  (3)秦军虽然粮草运输线长,消耗大,可是秦国在通天大计之时已经进行了3年的战略物资的储备;再加上秦、赵两军对峙了两年,秦国早就修建大型粮仓,囤积了大量的物资,为了这场大决战,秦国已经准备了五年。这半年来虽然多次战斗,可是规模并不大,秦军的消耗也不大。
  (4)赵军虽然加强了防守,可是赵军军营有数十座,城池几十座,这样秦军可以攻击的点就有60~90个,以秦军的战力,就算是强攻一两个防守严密的必争之地也绰绰有余,更何况秦军只是从中挑几个薄弱点,大举进攻。
  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根据《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的记载:

  七月,秦军再次大举进攻,在这次的进攻中,秦军又斩杀了赵军的两名都尉,并且夺取了赵军的西垒壁。廉颇又败了几阵,老辣坚忍的廉颇继续修筑壁垒,并下令任何人不得随意出战,违令者斩。秦军多次在赵军营门前叫骂,辱骂廉颇、耻笑赵军,想要诱使赵军走出坚实的工事,与秦军野战,可是赵军就是充耳不闻,死守不出。
  至此,长平大战第一阶段(公元前260年初至7月)到此结束,在这一阶段中,也可以说是廉颇抗秦阶段,即使老将廉颇采取了严防死守的战略,还是守不住,赵军屡战屡败,那么在这一时期,秦、赵两军的损失到底如何?请看下集。
  日期:2016-10-14 11:26:10
  第五十八章【大战初期,两军损失之谜】
  在廉颇抗秦阶段,秦赵两军各自损失了多少呢?很遗憾,很可惜,这个问题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在这一集中,我们只能通过分析、推理,大概的估计一下秦赵两军的伤亡数字。
  首先,在这6个多月里,秦赵两军展开的是攻防战,打的场次虽多,但是每次的规模都不大,秦赵两军的损失应该也不大,在这样总的框架下,我们接下来继续分析。

  (1)攻陷上党城
  王龁第一战就是进攻上党城,上党城位于整个上党郡的北部,廉颇重点在上党郡的中部长平布防,无论秦军从南(野王)向北进攻,还是从北(上党城)往南攻,只要守住长平地区,就能将秦军挡在赵国的武关之外,使得秦军无法威胁邯郸。那么正史在记载时,并没有说秦军的斩首数,但是由此可见,上党城只不过有些留守军,人数并不多,估计也就一两千人。
  (2)前期的二鄣四尉和后期的二尉
  秦军在这半年多的进攻中,斩首并俘获了赵军的六位都尉,这也就是说赵军最少有六千军全军覆没(连千夫长都被···),处于防守有利地势的赵军都损失如此之大,秦军也不会少。
  (3)裨将茄被斩
  首先,裨将是什么意思,应该是副将的意思,那么是谁的副将?有的人说是廉颇的副将;也有的人说是西线防线的副将。
  我个人偏向于西线防线的副将。因为如果是廉颇的副将,那么此时的赵军至少有二十多万,一个身为二十多万大军的二把手,出行难道没有一两千护卫?如果要是去增援战事焦灼之地,那么他带的兵会更多,岂能被秦军渗透进来的区区少量侦察兵斩首?不太符合实际。第二,司马迁连这名副将的姓氏都没有记载,说明这位副将在平时并不突出,无足轻重,怎会是二十多万大军的二把手?所以,我觉得是西线防线的副将的更加符合实际。秦军突然进攻,战况焦灼,廉颇援军未到,西线老马岭岌岌可危,西线全军都拼死奋战,兵力吃紧,自然会给渗透进去的秦侦察兵以可乘之机。

  那么,秦军的损失记载呢?可惜,我查了许多资料都没有明确的记录,我觉得这也是历代的史学家暗示我们此时秦赵两军并不会有多大的损失。那么,我就大胆的估计一下(纯属个人估计,没有明确的史料支持),此时赵军的损失为2万~2万5千人,那么秦军的呢,秦赵两军进行的是残酷的攻城战,虽然秦军偷袭进攻(进攻往往掌握着战场的主动),秦军的战力较强,秦军有着大型的攻城器械,秦军屡战屡胜,但我觉得秦赵两军损失几乎接近1:1,秦军的损失为2万人左右。

  秦赵两军各自的损失不过才两三万人,对于两国总共百万大军的相持来说,并不算多,那么赵王为什么在之后着急换赵括为将呢?请看下集——赵王换将之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