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寻访明朝救时良相 顾鼎臣》
第30节

作者: 金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到了朝鲜宫,宪宗立即命侍卫砍了小杜宇的头颅,又命内侍太监传圣旨令万贵妃服鸩酒自尽。宪宗为此十分恼怒,纯妃劝慰道:“朝鲜宫廷宫女太监不足三百人,那种瞒天过海,偷情**之事时有发生,休说天朝宫闱几千嫔妃贵人、宫女太监,那种后妃与假太监、男宠们**的宫闱丑闻也就屡见不鲜了。”宪宗赐死万贵妃,砍死小杜宇后,心中出了恶气,但是又为没有子嗣而发愁。他对司礼太监怀恩说:“朕登基已经十几年了,三个皇子,一个公主都被万贵妃这个妒妇害死了,至今还没子嗣。朕还不知几时才能再有皇子,真让朕忧心如焚。”

  怀恩慌忙跪下奏道:“陛下现有皇子已经六岁了,怎说没有子嗣?”宪宗惊喜道:“朕还有一个六岁的皇子?我怎么不知道。他现在哪里?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朕?”怀恩慌忙回奏道:“奴才也是刚刚从景寒宫内侍宫女珍珠那里得知。她们为了防范皇子被万贵妃伤害,一直将他秘密藏匿在景寒宫里抚育。”
  宪宗忙令宣内侍宫女珍珠见驾。等了片刻,珍珠手挽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匆匆赶来。也许是亲子感应,男孩子见了宪宗就扑到他怀中哇哇啼哭起来。宪宗细看他的相貌、神情与自己完全相像,不禁喜出望外:“是朕的儿子,是朕的儿子!”宪宗急切地询问珍珠:“太子是谁所生?你们是怎样抚育他的?”
  珍珠跪奏道:“太子是嫔妃纪氏所生,秘密藏匿在吴皇后景寒宫中,吴皇后去世后就由奴婢抚养。听说万贵妃被皇上赐死,奴婢就将这个秘密告诉了司礼太监。皇上还记得,成化五年九月初五,皇上到西苑翠云楼临幸了嫔妃纪氏,还是奴婢侍候皇上的。皇上还与奴婢上过床。”经珍珠提醒,宪宗回忆起那年临幸纪嫔妃的事来,他还捎带临幸了珍珠,过了一个难忘的销魂之夜。宪宗立即宣彤史首领太监取册籍来见驾,打开一查,上面记录成化五年九月初五皇上在翠云楼临幸了嫔妃纪氏和宫侍珍珠。宪宗计算和太子诞生的年月日一点儿不差,再看太子头上仍然有胎毛蓬松,方知确实是因为惧怕万贵妃伤害,不敢叫内侍剃去。

  宪宗想起万贵妃的罪恶,愤恨地顿足唾骂起来。宪宗令内侍往碧霞楼宣召嫔妃纪氏,随即册立为淑妃。追封吴废后为圣德慈仁纯孝皇后,改葬在皇陵。还加封宫侍珍珠为圣姑,仍然保护太子,内侍太监玄真同时调往东宫侍候太子。又择吉日,抱太子在膝上叫宫女将他梳洗好了,父子乘辇同去太庙祭祖,由礼部定名为祐樘。父子又同辇进乾清门,升奉天殿,册立祐樘为东宫太子。
  太子朱祐樘的生母纪淑妃原来是藏书楼的女史官,后来调到金库当女官,因为工于诗词、通晓文史,又漂亮又贤淑,给宪宗看上,成了他的嫔妃。朱祐樘入住东宫后,在母妃的熏陶下,养成了勤奋好学,刻苦耐劳,亲近平民的优秀品格。成化十一年六月,纪淑妃突然暴死,年仅六岁的太子朱祐樘哭泣了三天三夜,哀伤如成年人。

  纪淑妃死后,圣姑珍珠和内侍太监玄真成了太子最亲近的人,两人在东宫尽职尽责地护卫太子朱祐樘。太子从小在景寒宫藏匿,吃了很多苦,体质虚弱,能活下来就是上苍的恩赐了。圣姑想方设法用人参、鹿茸、蜂王浆、海马等补品给太子补养身体。苦尽甘来,太子不忘吴皇后和母妃的养育之恩,在东宫苦读四书五经、治国策略,他对父皇宪宗沉溺于声色、神仙、佛道以及任用奸佞小人,横行朝廷,政治腐败,奢縻成风,看得一清二楚。

  西藏僧人札巴坚因参以仙道秘术得到宪宗宠信,封为弘妙大法王。扎巴坚大建斋醮,耗费钱财无数,其徒被封者,不计胜数,谓之传奉官。宪宗宠信太监汪直,命其设西厂,权在锦衣卫东厂之上。两人倚仗权势,胡作非为,屡兴冤狱,冤死者无数。奸佞小人万安不学无术,因给宪宗献房中之术得宠,成为内阁首辅,在朝廷结党营私,相互倾轧。方士李孜省以淫邪的扶鸾仙术逢迎宪宗而得宠,肆无忌惮干预朝政,一日卖官数十人,以致文官目不识丁,武官不会射骑。由于政治腐败,官吏贪污,王室奢华,加之连年不断水旱灾荒,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各地农民起义此伏彼起。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成化二十三年,太子已经十七岁,应该成婚了。明朝中期以后,皇后、太子妃一般都在平民中选,在众多候选美女中,太子看上了河北沧洲张岱的女儿。张岱是个秀才,以乡贡名义进入最高学府北京国子监,成为一名监生,应该说也是书香门第。据说张岱妻子金氏怀女儿时,梦见一个圆月亮跑进了她的肚子,所以她的女儿成了京城名媛,因此闻名遐迩。她不仅长得婀娜多姿、姿色倾城倾国,而且聪明伶俐、性格活泼,太子对她一见钟情,宪宗也非常喜欢太子选中的太子妃,赏赐了许多宫廷金银珠宝,书画古玩。

  二月初六,太子在东宫与太子妃张氏完婚。婚礼完毕,太子喝得半醉半酣,进入洞房,与王妃喝过合卺酒后,太子搂抱着王妃,山盟海誓:“本宫太子决不会辜负王妃,等到我登基后马上册封你为皇后。”王妃张氏确是个天生尤物,妩媚温柔,太子同她交欢时感到快感如潮,勾魂摄魄,所以俩人如同连理枝、比翼鸟,伉俪情深,恩爱无比。
  想不到太子和王妃刚度完蜜月,灾厄就降临到他头上了。西厂头目、宦官汪直派到太子身边的卧底向汪直密报,太子经常在背后诋毁皇上重用奸佞小人万安、汪直和李孜省,痛恨他们结党营私,把持朝政,贪污受贿,横行天下,为忠正贤良之士,遭到罢贬,朝政日益衰败而痛惜不已。宪宗听汪直密报后非常恼火,奸臣万安和李孜省纠结同党在朝廷上疏弹劾太子,企图废黜太子。太子受到奸臣围攻,如五雷轰顶,不知所措。

  玄真说:“太子的性格过于耿直,要知道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的密探、眼线遍布全国,专门刺探王公贵族,文武百官,甚至街坊平民的言论、行动,就连东宫太子也不会放过。现在万全之策是要抓住汪直的罪证。”

  珍珠说:“张王妃的弟弟张鹤龄和张延龄到东宫来密谈,我听他们说汪直气焰嚣张,在Ji院泄露宫中密语,还与三边统制王越相勾结,光凭这两条就是图谋不轨、欺君谋反之罪。皇上一定不会放过他的,这样他也逃脱不了诬告太子的罪名。”
  事情很快有了转机,太子转败为胜。玄真说:“我看太子今天已转悲为喜,想不到张王妃虽然深居东宫,对朝政还十分关注,其谋略不让须眉。大学士商辂等朝中忠臣已经联名上言进谏,要求严惩奸污小人汪直。太子派人调查核实汪直罪证,为商辂等忠臣上书提供佐证。”
  不久传来喜讯,汪直横行霸道,早就引起群臣不满,如今泄露宫中密语,又勾结三边统制,图谋不轨,罪证确凿,宪宗不得不下令严厉惩处,遂下令撤销西厂,将汪直贬为留都南京御马监,党羽王越亦被革职。于是汪直诬告太子的罪证,不攻自破。太子在王妃的支持下逃过一劫,从此太子与王妃成了一对患难夫妻,山盟海誓,长相厮守,恩爱无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