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通顺的地方大家意味一下就是了~
第一讲 绪论
公元2世纪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此之前,由奥古斯都确立的罗马帝国和秦始皇-汉高祖奠定的中华帝国均已成为旧大陆两端无可争议的霸主,而地处两国之间的帕提亚帝国(或译作安息帝国)与贵霜帝国也成功地继承了波斯和印度的古老文明而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地位。然而,一系列的自然人文因素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旧大陆各文明国家出现了不同程度地衰败。
一方面,全球气候的恶化使得欧亚腹地的游牧民族大量放弃自己原有的栖息地而不断向南方农耕地带移动,这些原本自发、分散的行为最终演变为了有组织有规模的民族迁徙,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的民族战争,其结果则是前文所提及的四大帝国均直接或间接地为异族所消灭。
另一方面,四大帝国内部各种积重难返的社会矛盾也决定了他们在面对野蛮、强大的敌人时手足无措,以至于战争来临之际,他们不但无法团结本国本民族的力量一致对外,反而在无休止的军阀混战与政客争斗中相互掣肘,最后被蛮族所一一征服。
中国的三国时代便是这一系列战略失误中的一次,和东、西罗马帝国的出现一样,中华帝国在第二汉王朝时期便因为各种问题而解体,随后短暂统一的第一晋王朝同样没能抵挡游牧民族的打击。在两位皇帝被俘后,幸存的贵族们在南方的扬子江一带建立了颓废的第二晋王朝,他们和西方的拜占庭帝国一样维持了原有领土一半的统治,并最终在三个世纪后被彻底征服。
此后,纯正的汉族人基本消失在了历史中,一个吸纳了更多活力基因但仍然大量保持了原有文化的新型汉族开始出现在了世人眼前。
三国史原本只是这段历史中的一小部分,放之于在漫长的中国史中更不算起眼。但出于一系列的因素,尤其是中国民间文学家在公元7世纪以后对这段历史所进行的小说化、戏曲化改造,三国的人与故事逐渐深入民间,这段历史已然成为了全中国最广为熟知的一段。
直到今天,许多中国人可能已经不知道曾经风靡一时的毛语录中的内容,却一定知道很多发生在三国的故事并认识许多三国的历史人物。三国的文化渗透到了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且还成为了日本、东南亚等国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甚至可以断言:了解了三国史,你就几乎掌握了中国文化的很大一部分精髓。
尽管第二汉王朝被三国之一的魏国正式终结于公元220年,但在无论是史学家、文学家还是普通民众都不认可以这个时间作为三国历史的开端,这就好比我们不能简单把1776年7月4日作为合众国历史的开端一样。史学界普遍将第二汉王朝被一位名叫董卓的边疆军官所架空而作为三国时代的开始,但这起事件也只能被视作是三国历史中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所以若想深入了解三国历史,我们还需要把时间往前推移,那也将是本课程第二讲要讲述的内容。至于第一课的话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些中国区别于西方所特有的文化知识,以免大家在听课时出现常识性错误。
首先是文字方面。
中国人的文字——汉字并不是字母文字,而应该被算作象形字的变形体,所以他们用每一个字代表特定的含义,再由这些字组合出特定含义的词,最后用这些字和词组成句。这种字词句的优势在于其能精确表达出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各种细节,比如我们可以在中国人的文字中找到无数种解释“笑”的词语而不需要通过句子的语境来进行区分,但也正因为如此,汉字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太过庞大臃肿。
权威统计告诉我们世界上共有90000多个汉字,其中有7000多个为该文字使用群体(不一定是汉族人,也可能包括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所通用,3500个为常用,而我们都知道,英文只需要26个字母便可以不断制造词语,而通过齐普夫定律推算,汉字的信息熵高达9.65比特,而拼音文字(包括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等)的这个数值一般都在4.00左右.
对此专家的解释是,一种文字的这个数值越大,它所能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但同时其结构也会越复杂。
以上知识能有助于我们看懂中国人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职务名等等。
先来看人名,以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两个历史人物曹操和诸葛亮为例,曹操的名字叫Cao Cao,这是两个不同的字,但它们在翻译成英文后却完全一样。更糟糕的是,汉字中还有数十个字可以这样发音,所以在没有辅助资料的情况下我们几乎不可能将英文版的中国人名翻译回中文。
但是这只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在于几乎每个汉字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含义(少数助词之类的字除外),所以曹操英文名中的第二个Cao在这里原本是一个褒义词,但它同时可以表示f字母开头的那个单词的意思(你懂的)。
诸葛亮的姓名就更加的复杂了,因为这里实际上有三个汉字,分别是ZhuGe中的Zhu和Ge,以及后面的那个Liang字,这也是为什么我要在看似是一个单词的“ZhuGe”中放入两个大写字母的原因。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直接写成“Zhu Ge Liang”呢?原因很简单,中国人只有父姓,没有母姓、祖姓等,而“ZhuGe”这个词是一个完整的父姓,“Liang”则是他的名。
到这里大家可能也看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中国人的姓名书写阅读习惯是姓在前名在后,如果非要以我们的习惯来称呼诸葛亮的话应该是Liang Zhuge,这也是现在西方的习惯做法,而我们的总统先生在中国也应该被称作奥巴马•侯赛因•贝拉克。然而中国人并没有这样称呼奥巴马先生,所以出于礼貌以及研究中国文化的需要,我们也不应该随意更改人家的姓名顺序。
另一个需要重视的文化分歧在于中国人的妻子是不需要跟随丈夫改姓的,所以曹操虽然有很多夫人,但是没有一个可以被称作曹夫人,所以大家今后就不要再产生“为什么丁夫人是曹操的妻子”这样的疑问了。
至于地名我们当然也是采取音译的办法,虽然它们拥有各种各样的含义,就像阿拉斯加的原意是“伟大的土地”,或者阿肯色的原意是“靠近地面的微风”一样。不过有些地名却可以直接意译,比如众所周知的黄河就是如此,因为沿岸水土流失严重,每一千升黄河水中可以过滤出83磅的泥沙,所以大家不怎么亲切地称呼这条河为“黄色之河”。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任何地名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比如黄河在一千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是比较清澈的,所以那时候大家并不把它称为黄河而称为“大河”,而今天的北京在当时也不是这个名字,而为了方便大家读懂和查阅历史,本讲将会全部使用现代名词来讲述这些地名,而为了与人名相区分,一切音译的地名都会用一个塞满大写字母的单词来表示,比如成都我们就会写成ChengDu。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