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三国史》
第44节

作者: 全言
收藏本书TXT下载
  算起来刘备在对荆州的争夺中以最小的成本获取了最大的利益,不过刘琦在公元209年的去世让他遭遇了一场政治危机,因为空出来的江夏郡郡长和荆州州长职务都需要人来填补,而孙权和他一样也想夺取这些东西。不过此时双方仍然面对着共同的敌人,所以不是内讧的时机,所以在一番媾和之后双方达成了妥协:刘备继承刘琦而成为荆州的新州长,但他将包括江夏郡和江陵城所在的南郡都交给了孙权管辖,而后自己则占有南方剩下的四个郡。

  至此荆州的七个郡已被三巨头给彻底瓜分,其中刘备获得了四个,但他的地盘在当时比较的贫瘠且战略位置不重要,而孙权方面则获得了长江沿岸的两个战略要地。至于曹操,虽然完全没有达到自己的战略目标,但他还是拿到了荆州最富庶的一个郡,也算是不枉此行了。
  这就是赤壁之战的诡异之处:战争本身只打了几十天,但后续的角逐却持续了近一年。尽管被迫吐出了刘琦和自己的一个郡,但刘备无疑仍然是这次大角逐的真正赢家。自从在徐州被曹操打败后,时隔九年,他终于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根据地。而由于常年在荆州的活动以及与刘琦的同盟,刘备非常成功地成为了荆州大部分知识分子所支持的对象,一大批优秀人才,包括庞统、黄忠、魏延等都是在此时加盟的刘备集团并在不久后确立自己的历史地位,而更多的年轻人,比如蒋琬、邓芝、马谡、向宠、廖化等也都是荆州本地居民,他们将在未来刘备家族所建立的政权中占据各种重要的位置。

  可以说刘备的干部系统基本是在此时建立的,而且与刘表一样,他的各级公务人员与军队长官几乎全部是荆州本地人,不过不同之处在于,占据刘备集团最高层的人物仍然是刘备从北方带来的那几个,即关羽、张飞、赵云等人,而荆州集团唯一跻身决策人物就只有诸葛亮一人,而他自己也不是荆州人。
  而且刘备非常注意对人才的筛选,他所启用的荆州人大多没有强大的家族背景,出身都不那么高贵,这就使得他能够很自如地运用他们为自己服务而不用担心像刘表一样被他们所架空。不过人数上的优势迟早会让荆州人占据刘备集团,再说了,不让本地人参与到本地事务的管理,这合理吗?
  不过仅仅拥有荆州贫瘠的四个郡是无法完成刘备的愿望的。自始至终刘备都在为汉王朝权威的恢复而努力,虽然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更愿意自己做皇帝而不是刘协,不过那将是以后的问题,而现在,他必须先打败曹操,以及在打败曹操后打败其他的军阀,包括孙权。

  所以还是那个中国政治界永恒的主题:完成全国的统一。曹操、刘备、孙权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那么这三个野心勃勃的男人和他们的家族们究竟谁能摘得这最后的果实呢?
  曹操仍然很平静地看着自己的对手们,然后在公元210年发布了那道著名的首相工作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明确指出了人是不完美的,而政府决不能以死板的道德标准来要求所有人。所以如果有人具备一定的社会管理能力或者专业技术能力却存在道德上的缺陷,他执政的政府仍然愿意吸纳他们为社会服务。
  曹操的用人标准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公然挑战,这种行为一般被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是其代表基层有产者的重要依据。不过我从这份报告中看到的仍然是一种自信,一种敢于打破传统权威观念的自信。此时的曹操是一个刚经历了大战失败的五十五岁老人,但却仍然拥有这样激进的政治观点,实在难得可贵。尽管他的敌人们已经从自己的失败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曹操心中,能统一全国的人只可能是他,所以,他来了,他看到了,他要继续征服了!

  日期:2016-05-29 21:51:46
  回复@海陆军大元帅 :

  是的,高祖确实是个牛逼人物,无怪乎石勒表示要是遇见了他只敢俯首称臣——越是出身底层的人越是看到的能力而不是血统,今天很多人喜欢项羽,不外乎是他显得更有“个人魅力”,不过人家是世家子弟,从小学的就是那些高级技术,换人家刘备,平时的学习环境就是个垃圾,他妈要是孟母的话恐怕早就搬家了,这样的人个人魅力不如项羽很正常。
  石勒已经是一个绝对的乱世枭雄了,但他觉得自己的能力顶多能在西汉末年和刘秀争雄,放在秦末别说和刘邦比了,对付项羽估计他也没把握,大概就是个田荣、彭越之流吧!
  日期:2016-05-29 22:20:29
  好吧,既然有朋友问到了,这里我交一下底吧,关于本书的来历。
  首先需要申明的是,本书和剑桥有一点点关系,但是和《剑桥中国史》绝对没任何关系,不可玷污了传世名著。
  大约2014年中的时候,我当时在网上写了一个《三国流水账》的帖子,被当时一个英国朋友看到了,他正在英国读书,说选修的历史课老师想找他帮忙定一个中国史讲稿,他觉得我写的三国史有点意思,然后翻看了之前我写的帖子,觉得和西方文字比较接近,于是我们便敲定了。
  一开始是想写中国史的,后来发现工作量太大,于是便改为写三国史。一开始是我边写边翻,但是楼主我那惊为天人的CET6水平实在不给力,于是便改成了我一口气写完中国史部分,然后他翻给他老师,接着我读一下英文稿,再修改一下中文稿,因为在有词典字典的情况下(囧)我阅读还是没问题的。
  于是大家便这么一来二往地修改了很多遍,不过主要集中在前三十七讲部分,因为之后朋友就告诉我说那边改了计划,所以这事儿就这么黄。后来这位朋友好像也去了加拿大,再后来我们俩也没联系了。
  原本我是不打算在网上连载的,因为这里面还有一个悲伤的故事,这个我真不想说。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装系统装错了盘,本文的第n次修订稿(包括有注明每段文字的史料出处)以及英文稿全都没了(那个《三国流水账》也没了,还有很多读书笔记、札记等,全部拜了拜),聊天记录也没了。重新大幅度修改我已力不从心,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仅仅是我事后凭回忆随便修改的版本,错误非常多,而且越往后走错误越多,现在文章也写到中后段了,所以我就不得不站出来为剑桥澄清一下了。

  目前各位所见的这个帖子可以说是我个人的作品,但是和朋友的互动当然也会对我造成影响,比如语言风格这一块,本文比我之前写的《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以及《80分钟通读世界历史》都要更西化,能不能以假乱真我不知道,但一开始确实就是写给老外看的,也说不上是“真”还是“假”。除此外我受影响还有他们的思辨习惯,这个差别其实是非常大的,感觉语言还好模仿,但是思辨的话中西方的区别真不是一点点,关注的侧重完全不同,这个更凸现文化的差异。

  等正文五十五讲结束后我可能会将自己为创作这个《剑桥三国史》而写的其他东西码上,非常冗杂,名为写三国,实际上涉及很多西方政治学的内容,但是没有它们就不可能写出本书,如果可以整理好而且各位有兴趣而且那些文字能不被和谐的话,我会尝试在五十五讲结束后继续这个帖子,也算是继续我那段经历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