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大家叫到一起,是有几件大事情交代,第一件事情,就是我们九龙河村,要集中建一所小学,这所学校要容纳的下我们九龙河八九百个学生伢读书。
“镇里要求我们在明年九月一号前建好,要建成全县最好的乡村小学,我预估了一下总费用,估计得二十五、六万元,所以,大家都得出财出力……
会场惊讶声一片,对于各个村来说,这个费用是个天文数字,当然刘麦山夸大点数字,给自己留点余地。
“建在哪里啊?我们出人力可以,钱,我们可一分都没有”。下和村的队长杨德龙,也就是杨德彪的大哥首先表态。
“你们下和村出钱最多的话,就建在你们下和村”刘麦山回将了一军。
刘德龙不是傻子,当然知道建在上河村,上河村是地理中心不说,也是大队部一直所在的地方,再说,建在上河村,跟建在下和村没什么区别,孩子们上学都一样近,他才不想揽这烂事,还浪费土地呢。只是习惯了给刘麦山找事。
刘麦山当然知道这个家伙在找刺,只是在刘麦山眼里,太小咔,太好对付,根本没放在心上。
“是这样啊!建村小学的费用,大家不用太着急,镇里给于5000元支持,木材由林场供应,砖瓦、水泥、石头、沙、预制板等,可以先行赊账,所以资金不是那么很急着需要,我是这么安排的:大部分资金由大队部负责筹集,各个村负责很小的一部分,上河村6000,每年2000,分三年上交,下和村、大沫村各三千,每年一千,前李村、后里村共三千,每年一千,湖咀村、王林村各二千四,每年八百”。
日期:2016-11-30 16:36:02
第三章 筹建村小学
06节筹建村小学(六)
建这么大一所小学,各个村队长,觉得只需要出这么点钱,孩子们就能在新学校读书,于是纷纷赞同,何况上河村出的是他们的二倍。当然,杨德彪除外,继续自己的对台戏。
“我们村可是一分钱也没有,出力可以的”。
“既要出点钱,也要出力,为了后代子孙能好好读书,这点钱,太应该出的了!”刘麦山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镇里还同意调拨一半正式编制的老师过来,到时候,我们这就是全县最好的乡村小学了。就这么点事,你就给我哭穷,你们下和村的钱,这次我直接在余粮钱里,和提存一起扣掉。”刘麦山懒得跟他纠缠下去,直接来硬的。
杨德彪老实了,刘麦山对付他的办法太多了。
“后面,大家要安排人做小工,现在秋收差不多了,后面各生产队也不忙了,我们抓紧时间,争取在明年开春、农事繁忙之前,把学校建得差不多。
“上河村、下和村,每天安排10个,大沫村上午10个,下午10个,吃中饭后轮换,前李村、后里村共10个,也是半天轮换,湖嘴村、王林村各八个,湖咀村也是半天一轮换,王林村近,跟上河村、下河村一样,可以一天或几天一轮换。明天开始派工,第一天,各队长必须到场,各队长指定组长,交给刘长水调遣,他是整个筹建的负责人。另外,各生产队自带铁锹、挖锄、土框等工具。”
“再说第二件重要的事情,镇里要求,今年年底前,把土地承包分到各家各户,我们镇算是晚了的,像浦口镇,稷山乡,前年就分下去了,今年我们不能再拖了。
“我说一下分配的方法,按现有人口合理、公正、公平的分下去,先说田,分旱涝保收的垄田、易被水淹的水田、易干旱的山田三种,每家每户,三种农田合理搭配分下去,保证家家有秧田,家家能有保证的基本口粮。
“再说山地,按远近、肥沃程度分类,近的与远的,肥沃与贫瘠的山地合理搭配,也就是说,跟卖猪肉一样的,称好的猪肉,给你搭配点骨头,这样显得公平合理些,这个道理,大家都该明白,不多说了。
“再说,第三件事情,十里坎的八个鱼池,最后二个去年彻底整修差不多了,今年年底清完池后,准备承包七个下去,每个鱼池大概三四百亩水域。原则上是每个村承包一个,每个承包费6000元,今年年底先交一半承包费3000元,现在村里需要资金建学校,大家通知下去,可以几家合伙承包,愿意的,直接找我!”
这个消息一公布,大家议论纷纷,都觉得承包费不高,也划算,但是预交承包费,这是个很大的坎,大家都知道,第一年承包,投资会很大,别说承包费,就是投资的钱都很难筹集到,没人敢立马应承下来。
刘麦山开会,从不拖泥带水,言简意骇地交代完事情,就散会,然后叫住了上河村记工员刘二狗和会计刘国庆,吩咐他们安排人,重新丈量下土地,并悄悄地告诉他们,按12升每亩登记造册,也就是,上河村上报的一亩土地,实质上是1.2亩。
日期:2016-11-30 16:36:34
第三章 筹建村小学
07节筹建村小学(七)
刘麦山今天抛出大队鱼池承包的消息很快在九龙河传开了,难道刘麦山真的缺钱筹建村小学吗?
刘麦山有着自己的心计和私心,他想打击杨德彪几兄弟横行乡里的嚣张行径,这只是他心计的开端。
十几年前,杨德彪家族与刘麦山家是有很大过节的,刘麦山现在是整个九龙河的支书,他不想因为与杨德彪几兄弟的一点过节,演变成族群争端,更不想这个争端升级,他要用软的方法,来治理这颗毒瘤。
九龙河村有二个大水库,分别是大麦山水库,在大麦山和小麦山之间,三面环山,一面筑起大坝,水深最高是20来米,水域近千亩,是可以从锤子湖抽水进入大麦山水库,为上下河村、大沫村、湖咀村灌溉而建的。每年可以至少出产七、八万斤鱼。
还有王林村对面的王家坝水库,也有五六百亩水域,可以从西子湖抽水进入水库,是为了王林村、前、后李村、林场供水、灌溉而建的,每年出产三五万斤鱼是没问题的。
还有十里坎八个鱼池,总面积3800亩水域,每年出产二十来万斤鱼不成问题,还有三座山的树林,一个几百亩的茶场……
所以九龙河村大队部是富有的,建个村小学,刘麦山是没难处的。刘麦山之所以提出,先交承包费,以修建学校为借口,他是不想分包给下和村的鱼池,成为杨德龙家族的口中肥肉,而是想分包给那些该承包的,贫穷、勤劳的弱势家庭。当然,最后都是一分钱都没预先收取,就承包给各个村。
开完会,吩咐好上河村的事情,才二点来钟,刘麦山走进大队部的休息室,看到马玉兰还在,刘麦山知道她在等他老公朱长喜开车回来,今天轮到他老公出车。
“玉兰,晚上去我家吃饭吧!长喜回来,一起过去!”
“我才不去呢!”
“我可是没少吃你家的饭哦!”当年马玉兰父亲马大成是书记,刘麦山是大队长,所以常去他家吃饭。
“呵呵,你还记得就好!”马玉兰的回答是话中有话的。
马玉兰今天穿着一件白色底子,蓝格子的衬衣,蓝色的新裤子,扎着马尾辫子,没有一丝乱发,犹如是一个新娘子,满脸红润。看来是经过精心打扮了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