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是大孝子的刘麦山屈服了,答应父亲尽快娶湖咀村的朱家姑娘进门,也是在这一年她与杨秀珠分道扬镳,也是这一年娶了朱家英做老婆,也是这一年,下河村人人痛恨的父亲刘高劲去世了,也是这一年,他看到了让他终身难忘的二副女人面孔,一副让他感到恐惧,一副让他感到震撼。
当刘麦山把决定告诉杨秀珠时,杨秀珠哭了,哭得浑身颤抖,哭得刘麦山想跳九龙河。
杨秀珠告诉刘麦山,最后在一起呆七天,然后各回各家,各管各妈。
刘麦山在仓库泡谷种,每天晚上得烧热水浇上河村的谷种,为了多挣点工分,他主动揽下这个活,晚上也就住在仓库里。
杨秀珠每晚来陪刘麦山,她要把自己的身子完整地交给自己的男人,这个让她仿佛出生就熟悉、就爱上了的男人……
第七天的早晨,天刚刚亮,杨秀珠就从刘麦山身上爬了起来,甚至还没来得及梳理自己的头发,衣服甚至都没扣好,拖着自己的布鞋,二眼无神的望着,缓慢地脚步,蹒跚地向村中的石拱桥走去……
寒冷的春风吹着她凌乱的头发,抚在那张苍白的面孔上,没有一丝血色,眼神没有一丝的移动,犹如死人一般的表情挂在面部,一步,一步仿佛漫无目的地走着……
胡乱披着衣服的刘麦山,不紧不慢地跟着,走到村中的石拱桥,杨秀珠停了下来,刘麦山也停住了跟着的脚步。
杨秀珠转了个身子,对着刘麦山抽动了几下她那小嘴的嘴角,终究没有任何声音。
忽然,杨秀珠弯下了腰,犹如一只发狂了的母狮子,对着刘麦山大喊
“刘麦山!你给我记着!你欠我的,一辈子都还不了!……”
一副扭曲变形了的脸,一副竭尽撕底的呐喊,再也不是刘麦山熟悉、感觉温柔、美丽的那张脸,他深深的感到恐惧、害怕。
这喊声响彻了整个寂静的九龙河,也惊动了早起的人们,这对金童玉女没有人们期待的那种结果!在人们的安抚、规劝、议论中,他们走向了分手……
往事不堪回首,刘麦山想起杨秀珠,也是撕肝裂肺的痛。
日期:2016-11-30 16:48:19
第五章 去杨三爹家
03节去杨三爹家(三)
刘麦山挑着担子,不知不觉就来到一座曾经无比熟悉的后院,推门走了进去,马慧兰正在喂鸡、鸭、鹅,看到刘麦山,就走上来帮刘麦山卸下担子。
“慧兰,看住你家的鹅!别让她啄我!”
“呵呵……!山哥,你也怕我家的鹅呀!?”
马慧兰是杨秀珠弟弟杨德军的老婆,她们是嫡亲表兄妹成婚。这马慧兰嫁了过来,特别会治家,鸡鸭鹅猪养了一堆,家里收拾的既整齐又干净,还为杨三爹家生了一对活泼、可爱的双胞龙凤胎,都三岁多了。
马慧兰养了一对鹅,长得高大吧,还威猛,比狗还听话,马慧兰让它啄谁就用手一指,喊一声“啄他!”那鹅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呼呼的就扑上去啄人,所以刘麦山也怕那鹅啄他。
“呦!山哥,你拿那么多东西过来?”马慧兰问。
“那我赶紧做饭,等会儿,军子就回来了”!马慧兰知道刘麦山这时过来,肯定有事,还是重要的事,要不,他不会亲自过来。
“当然要,我要跟三叔喝二杯!”刘麦山回答马慧兰。
这时,杨珍珍牵着马慧兰的一双儿女,杨蓉蓉和杨平平进来,珍珍从小就跟着姐姐,尽管那时很小,只有四五岁,但一直喊刘麦山大哥,习惯了,就从没改口,这些年,刘麦山也是把自己当着大哥来照顾这个家的弟妹。
这时,珍珍哄着二个孩子喊“大伯”,调皮的平平却喊出了“大胡子大伯”把所有人都逗笑了。
刘麦山从袋子里拿出橘子,开始逗三岁多的平平和蓉蓉,“你可要记住大胡子伯伯哦!记住了,大胡子伯伯会给你好多好吃的!”……
“山哥!”杨盛军和他爸爸杨三爹打渔回来了,今天渔获还不少,几斤鲫鱼、黄鲢鱼,还有二条黑鱼。
“嘿嘿,山哥,等会有鱼吃!”杨盛军对着刘麦山笑道。
“山哥送鱼来了,还等你打鱼回来,都啥时候了!”正做饭的马慧兰跑了出来。
“三叔,你身子骨还硬朗吧?!”刘三爹进屋,刘麦山起身问候,并递给三叔一根香烟。
“麦山!叔,身子硬朗着呢!有了平平和蓉蓉,我能不硬朗吗?!”
三爹也乐起来了。
“哈哈哈!那我就给三叔找点事做做!”麦山也乐了,难得看到三叔今天这么开心。
刘三爹晓得了麦山今晚送鱼、送肉过来了,知道他有大事商量,心中猜中了五六分,便出门去打酒,让他跟军子聊会儿。
刘麦山看见三爹出了门,拉住珍珍和杨盛军进了另一间房,低声吩咐杨盛军,
“军子,你赶紧去你姐姐家一趟,你姐生病了,昨天看见她去医务室,今天不知怎样了?”
刘麦山在怀里掏出二叠成捆的钱,递给杨盛军,
“这是五百元,你给你姐送去,就说是你和你爹打渔存起来的钱,再送一刀肉和鱼过去!”
日期:2016-11-30 16:48:58
第五章 去杨三爹家
04节去杨三爹家(四)
“这是一千元,你先收着,过几天,你得用来在十里坎建小房子用的!快去快回,我们有事情还要商量!”刘麦山再次叮嘱小军。
“我姐病了????”
“嗯!赶紧去,记住,千万别扯到我!”
“这,我晓得的,麦山哥!”
杨盛军拿了一刀肉,一条鱼,再把自己打回来的黑鱼、黄鲢鱼也拿了一半,装好在自行车上,匆匆上路去看望姐姐去了。
九龙河村到湖下村,也不过四里多路,杨盛军却着急姐姐的病情,想着姐姐的不容易,姐夫赵大木,就如一根木头,好酒、好赌也不怎么去挣钱,姐姐却要想着三个外甥上学,肯定舍不得钱治病。
十来分钟后,杨盛军就到了湖下村公路边上的姐姐杨秀珠家,杨秀珠正卧病在床,连晚饭都没烧,看到了弟弟走了进来,
“弟!你怎么来了?”
”姐!听村里人说,看到你生病了,你身子怎么样啊?”
杨盛军关心着姐姐的病情,顺手拿下自行车上的鱼肉、橘子。
“姐没事,就是着凉了,咳嗽几下,今天好多了!”
杨秀珠起身起来做饭,这时,赵大木进来,看到了小舅子送来的鱼和肉,眉开眼笑地对着小舅子说,
“军子,咱俩得喝二杯,我去拿酒!”
杨盛军看到姐夫出了门,在怀里拿出一沓暂新的十元人民币,递给姐姐。“姐,这钱是我和爸爸打渔攒的,你先拿着,孩子读书、身体发烧什么的,也有个急用!”。
杨秀珠家里已是穷得叮咚响,连儿子赵大鹏去邻县口渡镇上学的二元生活费,都是借的。可她还是坚决不肯收下弟弟的钱。
“弟呀!你都二个孩子,爸也老了,珍子也快要出嫁了,花钱的地方多着呢!这钱,你就拿回去!”杨秀珠也疑惑着弟弟怎么一下子这么多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