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清香》
第18节

作者: jin600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从小刘海没少挨大哥刘麦山的抽打,刘海也没什么不良品行,也没什么有违大是大非的劣迹,除了不能出大力,不能吃苦,有点懒散,也算是中规中矩的好孩子。
  可有一点,是刘麦山不能忍受的。刘海从小就不爱上学读书,尽管那时期上学也是上山劳动,背背语录,也没什么高考之类的。可刘麦山还是希望刘海多读点书,在他刘麦山心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刘海几次逃学,被刘麦山发现,火爆脾气的刘麦山,拿起竹条,扒下刘海的裤子,对着他的小屁股就抽了下去,抽得这刘海只喊娘,然而刘海的娘就在边上,目睹这大儿子教训小儿子,从来都是一声不吭……
  这时,上来拉住刘麦山的总是朱家英、马桂兰、妹妹刘月娥这三个女人,刘月娥更是上来抱着大哥的双手,哭着哀求大哥住手。

  从那以后,刘海心里是越来越畏惧刘麦山,刘麦山再也没打过刘海,顶多只是呵斥刘海几句。哪怕只是呵斥几句,无论刘海对错与否,刘海也总是能得到二位嫂子的袒护,这样下来,刘海与二位嫂子的感情也就越来越深,在姐姐出嫁以后,二位嫂子也就成为这个家中,刘海心中最信赖的人,有什么话,都会与嫂子们交流。这婚姻大事,自然也乐于听从二位嫂子的安排。
  看着慢慢成人的刘海,刘麦山心里还是感到宽慰的。尽管刘海的书读得不成样子,但是机灵的刘海,却有着开车的天赋,什么手扶拖拉机、拖拉机、东风车,解放车,一碰就会,也就用不着他这当大哥的,为他的未来,操更多的心。
  这时,刘麦山想起了去年去世的母亲,梅氏的叮嘱,海子不成婚不可以分家,能不分家尽量不分家。双亲不在,从来都是长兄如父,刘海的婚姻自然是他心中最大的责任。 
  对于刘海的婚姻大事,刘麦山心里是有打算的。这朱家美,他见过几次,长得好,身体也好,壮实、骨盆也大,一看,就是能生娃的那种,刘麦山心里是非常满意的,只要刘海点头同意,这门亲事也就定下来了,再让他们玩二年,加深了感情,到了婚娶年龄,也就娶进家门了。

  这样,她们妯娌之间都是姐妹、表姐妹,也算是亲上加亲,妯娌之间也就好相处,这家也就不用分了,过几年,要是再能生几个带把的,也就人丁兴旺,光宗耀祖了,他刘麦山脸上也就有光彩了……
  刘麦山想到了母亲梅氏的话,也就想到了梅氏,也就想到那张给他无比震撼的脸孔,刘麦山不由自主地又陷入了往事的回忆中……
  刘麦山的父亲刘高劲,一生娶了三个女人,第一任是下湖村的齐氏,没有来得及生育,就因病而亡。第二任,是龙尾村的张氏,也就是刘麦山、刘长水的亲生母亲,在刘长水才四岁多点,就因饥饿、缺少营养而最后病亡。第三任,就是这梅氏,也就是刘月娥和刘海的亲生母亲。
  日期:2016-12-03 18:55:14
  第41章 刘海定亲(二)

  在那严重缺少食物的年代,一个夏天的中午,队长刘高劲从地里回来,看到一年轻女子昏迷,倒在石头子公路边上,刘高劲便把这个女人背回了家。
  刘高劲赶紧用非常稀缺的白砂糖,冲了一碗温开水,慢慢灌入女子的嘴中。再用家里一点面粉,做了个面粉疙瘩,打了个鸡蛋,端给了这个年轻女子。
  这个女子,就是刘海的亲娘梅氏,她告诉刘高劲,是因为去省城投奔亲戚,亲戚不知去向,也打听不到下落,于是沿着长江边,漫无目标地走到了这里,三天没有吃东西了,于是饿昏在公路旁……
  刘高劲安慰她留下来,再慢慢找自己的亲戚。
  于是,梅氏留了下来,白天跟刘高劲一起到生产队出工,这梅氏细皮嫩肉,身材娇小不说,本来就没做过农活,刘高劲就安排她做一些轻巧的小活,后来发现她的字写得好,也会算账,感觉读过不少书,不是一般的农家女子,刘高劲后来,就把记账、算账、过磅这样的活交给她。
  这梅氏在刘家留了下来,却也为刘家带来一笔意外的食物,犹如那雪中碳般的宝贵。

  大概是九月份的一天,生产队安排妇女们割芝麻,一人一块地,从没做过的新手梅氏,自然割得慢,捆绑得也慢、搭成垛也慢,但她有坚韧的耐性,不收割完不收工,等她收割完,已经很晚了,天也黑了下来。
  黑夜里,沿着公路回来,在离家还有三四百米远的山坡腰上,她一脚踢到了一个麻袋,再仔细一看,这公路边上的流水沟里,还有二个麻袋,鼓鼓的,肯定都装满了东西,都是麻线密封好了的麻袋。
  这梅氏,就用镰刀隔开了一个口子,一看,是黄豆。就捆绑好口子,把这一袋使劲推到边上的水沟里,看看这黑夜里,也没有人,就砍了一些小树枝、茅草叶盖在上面。
  她一走一回头,生怕那东西被人发现,回家准备叫刘高劲,才走出二百米不到,这刘高劲也出来了,正准备到地里找她,碰巧在半路上,二人就遇到了。
  一阵惊喜的刘高劲更是胆大心细,让梅氏先回家吃饭,自己蹲在地里守着,直到半夜一点左右,刘高劲相信确实不可能再有人会在路上走动了,刘高劲才用板车,和梅氏一起,才把这二麻袋黄豆,一袋小麦运回了家,小心翼翼地藏在了楼上。
  一直在晚上喊饿的刘长水,晚上也就有炒熟了的黄豆吃。
  半年后,适应了九龙河,也融入了九龙河生活的梅氏,就嫁给了刘高劲,偌大的三重大房也就重新有了女主人。
  做不了农活的梅氏,更多的是在家相夫教子。晚上教导孩子读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给孩子们讲解忠孝仁义礼智信,教刘麦山、刘长水写字等。
  日期:2016-12-04 18:59:51
  第八章 刘海定亲(三)
  二年后,梅氏为刘家生下了一闺女,就是后来的刘月娥。
  梅氏只是做不好农活,但手脚也勤快,也会当家。家里收拾得干净也整齐,特别是这刘麦山、刘长水,兄弟二个,自从有了新来的娘后,身上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尽管也都是缝缝补补的衣服,比起每天总是污七八黑的同龄孩子,这哥俩算是小白脸了。
  这梅氏管教孩子吧,也有一套。犹如那唐僧管徒弟,管得住这最大本事的孙猴子,其他的也就不用操心了。
  梅氏生下刘月娥时,刘麦山有十二三岁了,刘长水也有十岁左右,这兄弟二个吧,也贪玩。一次,刘麦山抱着几个月大的妹妹,跟杨秀珠、刘长水几个一起去水沟里抓鱼,就把睡着了的妹妹放在一颗大树下,抓着、抓着,就把妹妹忘记了,回到家里,被母亲问起,才想起妹妹还在大树底下,幸亏在地里干活的马屏凤(刘麦山的干娘,五保户,以后的章节会有她家的详细故事)听到了小孩的哭声,把孩子抱了回来。

  母亲就让刘麦山跪到天井的青石板上,跪了整整一个下午。跪了一个下午的刘麦山,仿佛后来也没长多少记性,还是常被母亲训斥、罚跪石板。但他永远记得母亲曾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家有长子,国有大臣,长不彰,幼不昌,何来长幼有序!?”(注:这句话大意是,这大的不立威,小的就不会和善、正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