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麦山看了一下出工明细排行表,最高的是刘盛中,刘国和(刘国庆的堂兄)二个勤劳又能吃苦的老实人,都是1.62个满工,身为队长的刘麦山1.5个满工,排在第八,会计刘国庆1.4个满工,排第12位,记工员刘狗子1.3个满工,排在第十九位。全村超过满工的人数有49人。五保户马屏凤0.75个满工,刘海0.6个满工,刘长水0.9个满工,陈香兰0.8个满工,陈香兰的弟弟放二条牛,也拿了0.36个满工。
刘麦山再看了一下各家各户的分红收入排行,全村连续三年没有超支户,最高的刘国和一家,全家4.2个满工,收入1285.2元,排在第二的刘盛中一家,全家4个满工,收入1224元。全村九家收入超过千元,刘麦山一家户头马桂兰,由于非劳动力人口口粮太多,扣除口粮,收入六百多元,排在九十多位。陈香兰一家,全家3.26个满工,收入近千元,排在第十一位。
日期:2016-12-19 12:25:20
(接上)刘麦山拿出毛笔和红纸,快速开始写公布榜。马玉兰从镇里结完账回来的时候,才十一点左右,刘麦山已经写好二张红纸,就剩这最后一张还有几行。
“兰兰,这么快就回来啦?”刘麦山抬头看见马玉兰走了进来,一股女人香气也漂进了他的鼻子里。
“山哥!账都结了,钱都是直接转入账户的!”马玉兰递给刘麦山存着和账单,看着刘麦山写字。
“好的,兰兰!给我倒杯水吧!一会儿,跟我一起回家吃饭!”
马玉兰为刘麦山倒好了水,放在了桌子边上,靠在刘麦山左边,低着头看刘麦山写字。
“山哥!都说你会写字!这次我总算亲眼看见你写字了!”马玉兰撸起脸前的一缕头发,笑着说道。
“你山哥除了会写字,还会什么?”刘麦山回过头,对着马玉兰坏坏地笑道。
“还会这个……”刘麦山一把搂着这个满身散发着香气的女人。
“山哥!...你坏死了啦!”马玉兰已经开始娇声娇气了。
刘麦山甩下了毛笔,捧起了马玉兰那张白嫩、红润、好看的脸,一口咬了上去。马玉兰搂着刘麦山的脖子,下身紧紧地贴在刘麦山身体上,不断地扭动……
日期:2016-12-19 14:16:04
第十章 一河之上,二味心情(二)
刘麦山下午把红榜公布出来后,九龙河熙熙攘攘的人群前去围观,上河村的也好,下河村的也好,都好奇着,纷纷挤着进去,看着这上河村公布出来的数字。
上河村人看了,是心里喜悦着。这刘麦山当家以来,咱上河村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收入越来高,把事情都做得公平合理。
下河村人看了,是心里羡慕,嫉妒,甚至是愤怒。这上河村人口比咱下河村人口,多出十八人,田地比咱下河村少了七八十亩,而收入年年比我们高出一大截,这差距还一年比一年拉得大。
一河之隔,毗邻而居的上、下河村,任何事情都会拿来相互比较。这一年苦到头,就望着、盼着这年底的一点收入了,一是用来好过年,二是用来好过日子!人们自然而然议论个不休。
任何事情都怕比较,这一比较,事情的差别就出来了,差别一出来,这事情的好坏,也就出来了。
第二天,杨德龙公布出来了下河村每家每户的收支表。
下河村每个满工28元,比去年还少一元,全村还有十几家超支户,最高的杨德福一家,4.5个满工,收入126元,不如上河村最高收入的零头,杨三爹家四个劳动力,三个半满工,收入98元,杨德民家二个劳动力,2.1个满工,收入58.8元,……
这一公布出来,一比较,下河村村民的议论,就炸开了锅。有几个胆大的,就上门找杨德龙质问。这杨德龙,杨德彪,杨德虎,杨德财等等,兄弟好几个,在门口一拦,于是杨德龙就往门口一站,双手腰间一叉,横眼一瞪,张开大嘴就骂上了:娘娘的!觉得老子的下河村不好,收入不高,就都给老子滚吧!都滚到上河村去!
日期:2016-12-19 15:08:14
(接上)上河村人,看了红榜,也有上门找刘麦山的。“麦山呀!你这红榜都公布出来了,那钱啥时候发下来呀?”“这公布出来的东西,你们都看了没?看了后,觉得没算错,没意见,五天后就发!”刘麦山告诉上河村村民。
这刘麦山当上河村刘家的掌舵人,没有爷爷刘天鹏那般的硬气与霸气,也没有父亲刘高劲那般死忠于刘家宗族利益的狠劲,更没有母亲梅怡兰口若悬河、善辩是非的才气,但这刘麦山有着一颗大公无私、秉性耿直的大义之心。
这人性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梅怡兰在丈夫刘高劲死去后,就成了这刘家整个宗族的当家人,二三年后,梅氏慢慢扶上儿子刘麦山上了位。刘麦山年轻,能吃苦,也干劲十足,也肯动脑子,在这种庄稼的农活上钻研,带着上河村人,一面开垦荒山、农田,一面提高产量,三五年后,刘家粮食充裕了,人们也都能吃饱饭了,超支户也没有了。刘麦山也继承了梅氏当家的行事风格,任何事情,都想到做得公平、合理!短短几年,刘麦山就得到了上河村人的彻底信任和拥护!
这下河村杨德龙家族在九龙河越来越横行霸道,也越来越招杨家其他人的痛恨。他这公布出来的数字,刘麦山心里跟明镜似的,清楚着呢!这颗毒瘤已经烂的很深了,该到切除的时候了!
日期:2016-12-19 16:41:34
第十章 一河之上,二味心情(三)
杨珍珍过生日那天,九龙河下起了不大也不小的雨,天气也一下子变得湿冷了好多,九龙河仿佛一夜之间,进入了冬天。
刘家的新房,小学的工地,都停了工,好在十里坎的房子都建好了,只有那几个木匠的活,还一直忙个不停。
忙了好一阵子的刘家,也算是有了休整的时机。刘海吃过中饭,就开始蒙头大睡。刘月娥被马慧兰叫走,跟着杨珍珍、马慧英几个一起去了镇里。朱玉蓉跟着母亲一起帮着马桂兰做些杂活,聊着天。
刘长水被刘国庆叫走去开会,今天上河村分田地,每家每户至少出一人参加,负责抓阄。陈家能正式成为了上河村的一员,今天开心,带着女儿陈香兰一起参加了这个分田地大会,并给每个抽烟的,上了一根香烟。
个把多小时后,朱玉蓉忙完了活,就来到刘海的房间。看着闷头大睡的刘海,蓉蓉就把湿冷的手伸进被子里,摸着刘海暖暖的身子,惊醒了刘海,跳转身一看,蓉蓉站在床边,正笑吟吟地看着他。一双明亮仿佛会说话的眼睛,灿烂而又甜美的笑容,还有那起伏着的山峰……
刘海一把将被窝罩在了蓉蓉的头上,将还在犹豫着的蓉蓉,一下子抱到了床上,青春冲动着的刘海,此时犹如一只放出笼子的野兽,快速地爬到了蓉蓉的身体上,疯狂的咬着,撕扯着……
“海子!海子!你慢点!轻点呀!我妈和桂兰姨就在后面屋里呀!”蓉蓉抓住刘海的手轻声说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