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儿——读透大汉三代帝王心史》
第40节作者:
飘雪楼主1 日期:2016-05-20 11:53:06
总之,干了这三件大恶事,项羽已是恶名远扬,这也为他日后楚汉争霸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项羽烧了阿房宫,表明他根本不想在关中建都称王。这时,谋士韩生猜想项羽是想建都老家彭城,于是便来劝阻。
“其实您不用去远方,好地方就在身旁。”韩生娓娓道来,“关中地势一分为二。内里一马平川,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四季分明,适宜耕牧,粮草充足。外围四处山河险阻,关隘众多,易守难攻,是建立霸业的好地方。战国时,秦国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有关中做腹地。天时不如地利,大王如能像兵法中所说的那样,应势而谋,顺势而为,建都关中,定可雄霸天下,四海降服。”
应该说,韩生的分析很透彻,如果项羽真的选择了在关中建都,那么刘邦日后想反攻就比登天还难。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项羽一口回绝了他的建议。
“古人说得好,叶落归根,况且如今我成就了这番大业,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别人看不见,有什么意思!”
日期:2016-05-20 15:17:04
韩生见项羽如此迂腐,如此不懂政治,连连摇头叹息。虽然当着项羽的面他不敢发牢骚,但一出了门,就肆无忌惮地自言自语道:“世人都说楚国人像猕猴,喜欢花帽子。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此话一出,韩生就后悔了。不过世上没有后悔药,很快就有人把他的话告诉了项羽。
项羽一听,怒不可遏,马上命人架起一口大油锅,把韩生抓来扔进锅里炼油了。
韩生是可怜的、无辜的,被打入了十八层“油海”。也正是因为他逞一时口舌之快,留下了“沐猴而冠”这个成语,算是为后人留下了一点文化遗产。
项羽是无知的、悲哀的,他忘了第一个扯大旗干革命的陈胜是如何失败的。离开了百姓,离开了广纳良言,一切都是白干。也许,只有当日后与刘邦楚汉相争时,他才能体会到建都关中的千般好。只是那时,他还会想起那个在滚烫的油锅中惨死的文弱书生吗?
性格决定命运。项羽的性格,不但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历史发展的轨迹。
其实,项羽弃关中而定都彭城,除了失去绝好的地利位置外,还需要处理一个棘手的政治问题:他来彭城了,楚怀王要何去何从呢?
日期:2016-05-26 09:03:13
是啊,革命最初阶段,为了推翻秦朝,聚集旧楚的臣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项梁听从众人的意见拥立一个小牧童当了楚怀王。如今,暴秦已被推翻,而项羽拥有四十多万无敌之师,天下已唯他是尊,楚怀王这个傀儡也失去了利用的价值,变成了烫手的山芋。有楚怀王在彭城,自己还能名正言顺地称帝称王吗?项羽陷入了沉思。
项羽一思考,楚怀王就发怵。深思熟虑后的项羽准备先投石问路。他在范增的指点下,写了一封信,信的中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秦朝已经灭亡,二是刘邦比我先入关。
提秦朝灭亡是表明功绩,邀功请赏的意思,说刘邦先入关是暗示楚怀王废掉“先入关中为王”的约定,封自己为王。总之,这封信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毁约。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接到信的楚怀王虽然很发怵,但还是无畏地回了封信,内容概括起来也只有两个字:如约。
项羽气得脸绿了,脖子粗了,须发都竖起来了。
日期:2016-05-26 11:38:14
“既然你如此不识时务,那就休怪我无情无义!”项羽发飙道,“杀!”
说是这么说,但如果项羽真直接杀了楚怀王,那明显是过河拆桥、落井下石,太不妥了。
政治是门技术活。在范增的教诲下,项羽终于头脑开窍了:既然明的不行,那就来暗的。为此,他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
一是架空。项羽采取明升暗降的方式,把楚怀王“升”为义帝,是名义上的天下至尊。
二是架刀。古代贤明帝王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一定要居住在江河的上游。项羽以此为借口,把楚怀王“请”出彭城,“恭送”到了风水宝地——长沙郡的郴县。而当时的郴县还是一块没有开发的处丨女丨地,跟原始森林一样,荒无人烟,居住在此的人就像是被绑架了,刀架在脖子上一样,可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值得一提的是,项羽本着斩草除根的原则,还上演了第三招——嫁祸,对楚怀王进行了最后一击。下文会有详细讲述,这里暂且不表。
就这样,项羽终于玩了一把政治智慧,把楚怀王,也就是现在的义帝扫地出门,赶出了彭城。
接下来,是项羽实现梦想、开启璀璨人生的时候了。
日期:2016-05-26 17:29:44
第三章:打入冷宫
(1)螗螂捕蝉,黄雀在后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题记
李君羡死了,武则天安全了,因为李君羡的死,让李世民暂时放弃了对“武主天下”主人的寻找之旅,他认为自己已经真真切切彻彻底底地消除了这个祸根。然而,不可改变的事实是,这段小插曲过后,李世民更加疏远了武则天了。毕竟武则天因为驯马事件,让李世民从内心里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而且她的名字里也带有个“武”字,更是让李世民心有戚戚然。随着这种情况的扩散,武则天渐渐被打入了冷宫。
当然,李世民此时不但对武则天不感兴趣,对后宫所有女人都不感兴趣了,因为他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了。当然,他之所以“衰老”的如此之快,除了长孙皇后病逝后放纵,除了被谶言事件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被自己的几个儿子折腾所至。
儿子们是吃了雄子心豹子胆么,敢太岁爷上动土,折腾这个君临天下之主么?其实这就是传说中的最冷酷最无情的太子之争。这也怪不得他的儿子们,那是因为没办法,人在皇宫,身不由己。他的儿子们为了争权夺利,没得选择,只能选择拼一把,搏一把,毕竟权力的诱惑是无法抗拒的。
要说太子之争,先来看看李世民的儿子们的情况吧。他一生共生有十四个儿子,可谓是广撒网,多丰收,儿子生了一箩筐。按照立长的原则,他的长子李承乾理所当然地被立为皇太子了。李承乾原本是个聪颖过人之人,为人厚爱,文志彬彬,礼让有加。再加老师的精心调教,他更是知书达理,深得唐太宗的喜爱。在高祖守孝期间,唐太宗便让太子处理政务,并美其名曰:实习。实习期间,李承乾展现了超人一等的治国才能,唐太宗对他更是放心了,因此,以后每次出宫,都让太子监国,而每一次李承乾都没有让唐太宗失望,把朝中大臣处理的有条不紊,把国家处理的井井有条。唐太宗高兴之余,时常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夸奖表扬太子,只要是李承乾开口,什么都满足他的需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