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较为关注的是险些要了自己性命的弩机,端在青铜弩兵手中的弩箭,因为青铜弩兵是蹲着的,要观察弩机,也必须蹲下方能看清楚。
“果然制作精良,特别是这套瞄准装置。”杨刚蹲着观看,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青铜弩兵手上那部分。
秦弩瞄准装置全由青铜制成,由望山、悬刀和牛组成,弩机一但上弦,仅须要利用望山瞄准,然后轻轻扣动悬刀,弓弦即刻带着箭飞出弩机,射向目标。
记载中,秦弩是由许多种材料制作而成的,比如弓干就是以桑木为芯,外包韧性皮质材料,还有弓弦,这些都是会腐朽的材料,而我们看到秦弩居然两千多年不腐,还能正常射击,难以想象。
“那是当然,要不统一天下这个历史任务也轮不到秦国来完成。”我为秦弩而感叹。
而秦国却不是出强弓劲弩的国家,盛产强弓劲弩的国家应该是韩国,而历史却开了个大玩笑,韩国是战国七雄中被秦国消灭的第一个国家。
“大家看可以,千万不要动,以防万一。”穿山甲这一路来,或许是被弩箭弄怕了,提醒大家。
可接下来我发现,无论多危险也阻止不了一些人发财的心,老K居然正小心翼翼地取下弩机上已经上弦的箭矢,然后用我的瑞士军刀拆箭头。
我靠近,猛拍老K肩膀说:“你个财迷,你不怕死啊!”
“我怕,但我更怕穷,我们是盗墓的,总不能空着手吧,眼见有黄金却不拿,你当我傻啊。”老K反而嘲笑我,自顾自继续拆箭头。
我管不了,也没办法,看着老K拆了好几个黄金箭头,赵林生也看到了,眼见老K数个黄金箭头拆下,没有一点危险,然后也学着开始从弩机上取下箭,拼命拆箭头。
而我又发现,在弩机上只有一支上弦的箭,其他的箭不知道藏在哪里,又或许只有三支箭,已经射出去两支,仅存已经上弦备发的一支了。
看着老K沉迷于发财中,我想他只恨青铜俑太沉,否则也会背出去一樽。
“你们两拆够了没,够了就收手了,我们继续前进,里面肯定有更值钱的宝贝。”穿山甲似乎也看不下去了,又或许他根本不屑这些硬通货。
听到宝贝,老K果断收手,他已经拆了一把黄金箭头,口袋装不下,已经换装到背包里去了。
“我们现在所处位置应该是曾经的楚地,秦时的薜郡。”我拿着地图说。
穿山甲章九平也说:“不是薜郡,就是琅邪郡。”
秦初,天下共分三十六郡,靠近黄海的两郡正是薜郡与琅邪郡。史料记载,秦始皇陵地宫正是按秦初时期划分为三十六郡的,我们依三十六郡作此判断。
立于薜郡,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齐国故地国都,位于秦统一后的齐郡,齐群上筑有一座宫殿,定然是仿制齐国国都宫殿,只可惜宫殿没有名字,为了区分这么多宫殿,我们叫它作“齐王宫”。
商量了一下,我们打算去最近的宫殿——齐王宫。
由于整个地宫面积足有六七个足球场大,所以尽管齐宫包括其他宫殿都是微缩建筑的,但依然很大很雄伟,说明白了,就是一套别墅的大小。
此时的阳光强烈,趁此时进入齐国宫殿相当于白天进入,这样安全一些,所以大家决定即刻进齐国宫殿。
我们向前走去,一步步靠近齐国宫殿,这里多山岭,所以表现得多坎坷,道路有些难走,而且处处有青铜俑防守,个个手持兵器,一副站岗放哨的模样。
“这些青铜俑应该是安全的吧?”我不知道这些拿着兵器的青铜俑会不会像端弩机的青铜俑一样。
“不管怎么样,大家小心为妙,警惕性高起来,万一有情况,及时躲闪。”穿山甲告诉我们。
古时宫殿都建筑在巨大的台基上,这座皇陵动用了七十多万人修筑,工程浩大,眼前齐王宫的宫殿也是修筑在巨大台基上的,且是夯土大台基。
从齐王宫外墙目测,宫殿建筑面积至少两百个平米,而夯土台基自然会更大些,这种建筑风格属于台榭式建筑或高台建筑。
齐王宫的正面,即是我们一干人所站的位置,从这里看宫殿,须要抬头,几乎仰望,中间由许多台阶相连接,直通宫殿大门。台阶两侧置有青铜铸造的威猛豹子,长着翅膀的那种,大概是这样的。
地宫中一直保持着干燥,所以夯土台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模样,拾阶而上,每一个台阶都几乎保存完整,足可承受我们的重量。
穿山甲章九平缓步踏上台阶,我们数人小心翼翼地跟在他的身后,时刻警惕着四周动静,夯土台的高度可达五六米,每一个台阶都布置得很矮,呈现出很缓和的坡度,台阶自然而然变多了。
到达宫殿的台阶并不是一直台阶连接着台阶,中途有两个缓步区域,把整个许多台阶组成的梯分成三部分,这样如若累了,可以缓步区域稍作休息。
“这里守卫少了。”赵林生说。
的确,在宫殿的外面,零落地布置着青铜俑卫兵,每一樽都是直立姿,手握长兵器,多是戈,甚至殿门外还有两个值守听候吩咐的太监。
“殿门是关着的。”我看到殿门紧闭。
数人到达殿门外,我拍了拍廊柱,又敲了敲墙,显然这里建筑用材并不都是木材,否则历经两千多年,此时恐怕早已腐朽,难以完整地支撑住这诺大的宫殿。
“这些不都是木质的。”穿山甲也发现了建筑用料。
我拍拍墙说:“在那个时期已经开始大量用瓦,青砖也开始使用,这宫殿大量使用了青砖,已经不太像台榭式的建筑,为的就是可长久保存下来。”
尘封数千载的门被推开,没有出现古怪,也没有暗弩向我们射来,只是抖落了许多尘土,在空中弥漫,众人眯着眼睛挥动着双手,驱散眼前的尘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