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11-02 11:16:31
第七十二章【等量围歼,白起打了千古一战】
从公元前260年7月至9月,整整46天,赵军断粮了46天,整个军营饥肠辘辘,赵军先杀伤马,后杀战马,赵军饿得个个奄奄一息。此时的秦军,有外援、有粮草、有辎重的补给,军事上只要简单的死守营垒就行,再过几天,等到赵军饿的站不起来了,就可以一战而下。
赵括无奈的站在中军幕府内,就在刚才,他亲自下令将自己的爱马斩杀,他仰首向天长叹,天要亡赵呀。这时,他的手下向他禀报,军中已经无力在支持下去了,而且还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吃人肉。
听到这几个字,都令人感到恐惧,赵军已经陷入绝境了。在电影《一九四二》中,河南省发生大饥荒,省内3000多万中国同胞,竟然有十分之一(300多万)的人饿死,真是饿殍满地、赤地千里,真正的人间地狱,那时竟然出现了狗吃活人的惨象,至今场面令人不敢想象。
而赵军此时,《史记》、《资治通鉴》同时记载了:“皆内阴相杀食。”翻译过来是:军中的士卒都暗中自相残杀,以人肉为食。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法则,弱肉强食。我大胆的猜测一下,最底层、最弱、最惨的是伤兵。前几天是并肩战斗的战友,现在···无法再写下去,赵括发现了这一情况,立即当众下令处斩了这些士兵。
之后,赵括下达了命令:
“(赵军)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赵括将赵军分成了四队,分头向秦军进攻,又饿又困又累的赵军,哪里是养精蓄锐的秦军对手,赵括猛攻了4、5次,都没有突破秦军的壁垒。在这时,赵括挑选了军中的精锐当任敢死队,并且亲自率领着“宁战死,不饿死”的赵军,向秦军进攻。结果,秦军万箭齐发,当场将赵括万箭射死,赵军的攻势瓦解,缓缓撤退回赵营,秦军也不出兵追击,只是加固营垒。
赵括死了之后,赵军群龙无首,赵军也陷入了崩溃,无力再战了。在这时,剩余的赵军将领一同商议,走投无路的赵军最后竖起了白旗,缓缓走出营垒,向秦军投降。
至此,在公元前260年9月,旷日持久的长平大战终于结束,武安君白起,这位秦军的战神,再次创造了一个神话——等量围歼,将赵国三代君王,历经60多年建立的45万最精锐的赵军一举歼灭,白起也到达了自己人生中最辉煌的顶点。两千多年后,竟无后人可以比肩,可谓是千古一战。
可是,在长平一战中,也存在了许多疑点,那么这些疑点是什么呢?请看下集。
日期:2016-11-03 11:26:20
第七十三章【长平大决战,真假之谜】
在公元前262年~260年9月,秦赵两国在长平地区发生了一场大战,双方直接参战兵力合计达到了100多万,可是关于这个长平大战双方参战人数的真实性有人提出了质疑,所以在这一集中,我们一起来探讨分析一下。
反方认为长平大战的规模没那么大,双方参战没有百万之众,理由如下:
(1)后援补给线太长
当时的后援补给线太长,特别是秦国,距咸阳长达一千多里,兵法上说:“千里不运粮。”秦军有六十万人,那一天的消耗有多大,士兵们一天3斤粮食(重体力活,消耗大,本人一天都要一斤),那秦军一天就要150万斤(1.5万石)粮食,这还只是前线作战人员的消耗量,没有把中途后援运输人员的那份算进去,也没有算路上巨大的消耗。
(2)道路崎岖
2300多年前的交通,不用我说也知道有多难,到处都是山路,路线曲折崎岖,这也大大加大了运输的长度和难度。
在谈完反方的观点,我们来看一下正方的观点。
(1)正史的明确记载
在司马迁的《史记》、刘向之的《战国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均有关于长平之战的记载,司马迁和司马光更是有赵军45万人的伤亡记载,也就是说许多正史都有记录证实长平大战。
(2)水路运输
在古代,水路运输不仅运量大,而且运速快,远远优于陆路,而秦国一直也有水运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在军事上。比如:都江堰,灵渠(后来的秦军征伐岭南时开凿)等等。秦国正是由于采用了水运,才克服了陆路运输线路太长、道路崎岖等缺点,才使得秦军的后援有所保障。秦军水运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河东道,另一条河内道。河东道从咸阳出发,顺着渭水东下,到了河曲转北上黄河,之后到汾河,然后到新田;河内道是咸阳——渭水——河内。
(3)举国大战
双方都是举国大战,抽调国内所有能调的兵马,最后汇集到长平,使得双方的参战人数达到百万以上也是有可能。当时,秦国举国支持大战,关内都无法再调集了,只能去河内征集15岁以上男子,可见双方的消耗之巨大,无法计数,但仍可勉之一战。
(4)反驳淮海战役之例
当时的淮海战役和长平大战在虽有些相似之处,可是却有着这些巨大的不同。
一是,战争的形态不一样。火药的发明使用使得战争变成了冷战和热战,淮海战役是热战,在这场战役中,主要的消耗是弹药(子丨弹丨和炮弹),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一次的战斗其消耗量就有多大。而长平大战是冷战,使用的是冷兵器,一次战斗之后,刀剑矛戈最多只会有些缺口(一次战斗比较少断裂),重新打造军械就行了,消耗比较大的也就只有弩箭,但攻下城池也可以进行回收。所以,这两场战役消耗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二是,准备的时间不一样。淮海战役之前,整个中国先是进行了8年艰苦的抗日战争,之后又是解放战争,长期的战争,使得国家消耗极大,解放区准备的时间非常短,而且几乎就没有战略物资的储备。
反观长平大战却是不一样,如果从秦赵阏与之战后开始算起(之后两国和其他诸侯国并无大战),那么双方准备了十年。如果从秦国定下通天大计开始,算起秦国准备了五年;即使是从秦军进攻野王开始,那也至少准备了两年多。特别是在公元前262~261这两年期间,双方在上党对峙,大肆扩宽道路,囤积粮草,天下诸侯谁都知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三是,战争方式不一样。长平大战两军是对峙攻防战,迂回运动较少,后勤人员只需将物资运送到固定的大型仓库就行;淮海战役是遭遇战、运动战,战场局势瞬息万变,部队大量的转移、迂回,这大大增加了后勤人员要将物资运送到一线作战部队的难度。
所以,我认为长平大决战中双方百万人员的参战是真实的。那么在长平大决战后,秦国打算如何处置几十万赵国的降兵呢?请看下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