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三百年:积贫积弱的铁血帝国!》
第13节

作者: 青埂1234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按照郭威的想法,都是因为刘承佑,我最喜爱的女人死掉了,连个后人都没了,刘承佑杀了我全家,我也要杀他全家。

  郭威很想这么干,可是仔细想想,他发现,虽然他是最有力量的人,但是这一点他是办不到的。因为李承佑虽然是小皇帝,但是小皇帝也是皇帝,皇帝是君,郭威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杀掉刘承佑一家,会带来很大的政治风险,没准哪一天,各路军阀会打着为皇帝报仇的旗号来干掉郭威。尽管郭威是叛乱,但是他打的旗号是清君侧,郭威也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是叛乱。
  郭威希望把自己锄奸忠臣的形象保持下去,暂不撤掉那一块叛乱者作为忠臣的遮羞布。
  对于刘承佑,郭威一点好敢也没有,仇人郭威很想让刘承佑抛尸荒野,最好被野狗分吃了,恨不得自己对刘承佑也能食其肉、寝其皮,但是忠臣郭威发现,还是办不到。
  郭威是忠臣,当时皇帝杀了他全家,他都不敢说是皇帝杀的,又怎么可能对皇帝这么不敬呢。这些美好的梦想对郭威而言,仅仅是个梦,是实现不了的愿景。
  对于皇帝的葬礼等级,郭威是有想法的。虽然折腾不了活皇帝,但是死皇帝也是皇帝,郭威发现,自己还是可以在死后待遇方面恶心一下死皇帝。

  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葬礼的规格。于是郭威让手下的谋臣出主意,如何最大程度降低死皇帝的生活待遇,恶心死这个跟自己不共戴天的小皇帝。
  但是前提是,要得体现出郭威是忠臣。
  刘承佑,你活着,我整不动你;你死了,我还要恶心死你,虽然不能把你扒皮挖心,但我却可以在你的尸体前撒尿。
  你是皇帝,可是你死了,我郭威还是可决定你不是皇帝,至少可以葬礼上保证你不是皇帝。
  郭威的谋士们在故纸堆里寻章摘句了老半天,终于给死皇帝的葬礼找了一个先例。按照高贵乡公故事,依公爵的的礼仪下葬。

  高贵乡公,就是曹髦,他有一句名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20岁的曹髦在当了6年的傀儡皇帝后,觉得对不起曹操这个英雄的祖先,不甘心一直做摆设,发表了抵抗演说,就是那句著名的路人皆知。然后带着100多人攻打司马昭府邸,结果被司马昭的人给杀掉。
  曹髦死后,司马昭恶心了这个小皇帝,给了他一个高贵相公的下葬规格。
  这已经是历史上皇帝下葬的最低规格了。如果当时司马昭当时给了曹髦一个乞丐的下葬登基,估计郭威也会这么办。
  忠臣郭威希望遵守判例法,不希望自己创制成文法,郭威希望从历史故事里面获益,但是不希望自己成为给皇帝降低等级的始作俑者。
  因为,郭威还是个忠臣。

  郭威很像司马昭,都是造反成功者;刘承佑很像曹髦,都是壮志难酬偶、死后受虐待的小皇帝,连年龄都几乎一样。
  郭威决定就这么办,给皇帝公爵的下葬规格,当然了,实际执行时,郭威还是会打折扣的。
  郭威假惺惺的说:乱军之中,颠沛流离,没有照顾好小皇帝,才不小心让皇帝丧命,如果再度减低下葬的规则,别人会说闲话。
  其实,郭威就是按照这公爵的规格下葬小皇帝,大家也会说闲话;即使按照皇帝的规格下葬,大家还是会说闲话,郭威是叛乱的乱臣贼子,大家不是瞎子。

  按理说,你没照顾好小皇帝,应该按照超皇帝的标准下葬才对,怎么搞来搞去弄了一个公爵。郭威同志的逻辑存在很大的缺陷。
  而实际上,皇帝就是皇帝,你不按照皇帝的标准来下葬,本来就不和礼仪,给个公爵还嫌高,可见忠臣郭威有多么不情愿,有多么痛恨这个小皇帝。
  日期:2016-05-28 11:43:32
  更新18 (大宋三百年 长篇连载 每日更新)
  五 过渡性皇帝

  皇帝死了,忠臣郭威准备再拥立一个皇帝,当然,只是一个过渡性皇帝。
  于是,郭威让太后下了一个官方通知:大意是
  当年年刘知远带着老臣们历经千辛万苦开创大汉,在朝廷,全靠着史弘肇等人忠心辅佐,在外部,全靠郭威镇守边关,才使得大汉外寇荡平,中原宁谧。多亏了郭威同志守护边疆,朝廷才可以在危机重重中喘口气儿。
  可是,万万没想到,奸臣李业背着皇帝偷偷杀害了忠臣们,又假传圣旨,想要谋害老同志。天下人都知道这些老同志无罪,所以天不助奸。(人之无罪,天不助奸)。

  现在郭威带兵安定了社稷,剿灭叛贼。逆党打不过郭威,狗急跳墙,把皇帝给杀了。这些奸贼民愤极大,空前绝后(冤愤之极,今古未闻)。幸好,奸臣已经被郭威同志打败了,大家都很高兴(群情共悦)。
  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大汉需要一个贤德的君主,来安定天下。
  这个公文是郭威借着太后的嘴巴下达的。这是一封漂亮而无耻的官文。说它漂亮,是因为文章写得太好了,铿锵有力,振振有词(现代汉语没有这个效果);说他无耻,是因为郭威同志用劲儿浑身解数,既做**又要立牌坊,通篇都在胡说八道。
  史弘肇目无君上,却被说成忠诚;郭威明明是叛乱,却说是安定社稷;杀掉史弘肇的明明是皇帝本尊,郭威却说是奸臣干的。
  郭威说大家都很高兴,显然是胡说八道的。
  太后肯定是不高兴的,儿子死了,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开封百姓肯定也不高兴,被郭威大军抢得倾家荡产,有什么可高兴的?
  高兴的,只有郭威和他的那些造反成功的将士们。
  荣华富贵在等着他们,何况,抢这一票也够他们花好久了。
  这一切的背后,还是离不开历史的终极规律:暴力最强者说了算,叛乱的郭威可以把自己打扮成安定天下的功臣,因为他手里有兵。
  死去的皇帝丝毫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他已经死了,只能任凭郭威胡说八道。
  赵匡胤不会参与抢劫,他回家,保护自家和邻里免遭灾难。
  在这场人祸中,赵匡胤亲眼看到种种恶行,这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官兵怎么能干这种事儿?军人不是应该定国安邦,保护百姓的吗,怎么抢劫百姓?
  赵匡胤不愿意看到抢劫的发生,但是作为一个兵,他改变不了这一切。
  郭威做出抢劫决定时,本来就想让手下的弟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发大财。通过这种纵容的方式来报答那些拥立他的人。
  而且,改朝换代就纵兵抢劫在五代这个改朝换代如走马似的乱世,早就是惯例了,所以他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对于这一点,郭威跟五代其他的开国皇帝没有什么两样。
  所以大周的结局,也跟其他的四代也没有什么两样。
  梁唐晋汉周,朱李石刘郭,不过是一丘之貉。
  但是小兵赵匡胤觉得不对,虽然眼下他无力改变什么。
  有的时候,人还是需要一点迷信,郭威纵兵抢劫,罪孽太重,所以过了几年,他就死了。
  尽管他在皇帝位上还算宽仁,但是他的罪过已经是百死难赎。自作孽,不可活。上天不会放过他,那些在抢劫中惨死的冤魂不会放过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