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一些灵异事》
第16节

作者: 上心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6-02 12:43:00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清代的《子不语》,是袁枚写的。
  92. 一念天堂

  吕兆鬣是绍兴人,考中进士后当了陕西韩城的县令。严冬友与他是好朋友,闲谈的时候问起:“你的名字叫兆鬣,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呀?”吕说道:“我还记得上辈子的事情,上辈子我是北通州陈家的一匹马,毛是花白色的,鬣长三尺多,陈家对我照顾不错。一天,我在马厩中听见陈氏妻子要生小孩了,三天了还没有生下来,陈家有个亲戚说道:“这个是难产的胎,再拖估计两个都保不住了,必需要找到某个接生婆才能行;可惜住在某村,离此要三十里,过去要很久,怎么办能?”又一个亲戚说道:“派仆人骑着长鬣马去,一会就到了。”刚说完,果然一个奴仆来骑我。我心想平时吃主人的,今天主人有急事,也是我报恩的时候,就拼命跑。这时前面遇到一条深涧,两崖相隔大概一丈左右,如果迂回的话,就要绕很长一段路,我也一时救主心切,就腾身跃起想直接跳过去,谁知跌入深崖中,因为骨折直接死掉了。奴仆因为抱住了我的背,没有触到石头上,没有伤到。我死后,登时就看见一个白胡子老头把我引到了一个衙门,看见一个戴乌纱帽的神坐着办案,那神说道:“这匹马有良心,是人都难得,更何况是畜牲呢!”然后叫人写了一个牒,文字像古篆文,绑在我的蹄子上,说道:“押送他去一个好地方。”然后我就冉冉而升,不知不觉已入轮回,生在了绍兴一户吕氏家。一周岁了,头发仍然分为两处,如马的毛鬖鬖然,因此父母取名为兆鬣。”

  日期:2016-06-02 12:45:00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 
  93. 菩萨意。
  沧州插花庙有个姓董的尼姑,碰到观音菩萨诞辰,准备供品供养大士刚完成,忽然觉的有点疲倦,倚在桌几上小睡一会,恍惚梦见观音菩萨和她说:“你不献供品,我也不会饿;你既然献了供品,我也不会饱。寺门外有四五个流民没有讨到饭,将要饿死了,你把给我的供品给他们吃吧,这个功德是供养我功德的十倍。”尼姑霍然惊醒,开门去看,果然如菩萨说的有,于是每年供养菩萨完成后,把供品都施舍给乞丐,并说道:“此菩萨意也。”

  日期:2016-06-02 19:07:00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
  92 走无常
  在武清县王庆垞这个地方,有个曹夫人,她有个女佣就是做走无常的。我的太老夫人曾经问这个女佣:“既然阴间勾魂,阴间也不缺少鬼兵,为什么还要麻烦你们这些人呢?”那女佣就说道:“病榻边上必然会有人守护,阳气非常炽盛,鬼兵比较难靠近。又或者碰到真正的贵人,他们的气很旺,真正的君子,他们的气很刚,更加不敢靠近了。又或者掌管生杀大权的官员,有一种肃杀之气,强悍之徒,有一种凶戾之气,也不能靠进近。我们这种走无常之人属于生人的魂魄身体属于阴性,而且阳气也盛,因此不怕以上说的这种情况。因此鬼兵一般在勾魂时会把我们带在身边,以做防备。

  这个女佣人话说的还是很有道理,这些事情也不是一般女佣能编的出来的。

  日期:2016-06-02 19:15:00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纪晓岚写的《阅微草堂笔记》。
  93. 佛心
  沧州有一游方尼姑,她就是前面为某夫人解说因缘的那个。她不许妇女到她的寺里面去,而肯到人家里去,即使贫穷人家供养点粗茶淡饭,也欣然愿往。不劝妇女布施,惟劝人存善心,作善事。我外祖父张公家有一姓范奴仆的老婆,施给她布一匹,尼姑合掌答谢,然后放置在茶几上,片刻后对此奴仆妇说:布施功德,佛已鉴照矣,既然蒙你见施,布即我布,今天已是九月了,我刚才见你婆婆仍然穿的单薄,我想用你的奉赠,为你婆婆做一件衣服,可乎?仆妇尴尬的说不出话了,只是脸上有汗流下来。

  我的父亲就和我说:此尼乃深得佛心也。
  日期:2016-06-02 19:22:00
  以下这个故事出自清代的《子不语》,是袁枚写的。

  94. 盗亦有道---人间正道是沧桑
  清朝初年桐城姚端恪掌管邢部时,有一个山西人因为谋杀案将要定死罪。这山西人就以十万金贿赂姚端恪的弟弟文燕以求宽恕,文燕收了钱答应了这件事情,但是他知道姚端恪非常公正廉明,就不敢向他哥哥求情,希望本案从宽处理,自己就得了这笔钱。
  有一天晚上,姚端恪在灯下判案,忽然梁上有个男子拿着刀下来,姚就问:“你是不是刺客,为什么来这里?”答道:“我是为那个山西人来的。”
  姚问道:“那山西人罪无可恕。如果要宽恕这个人,那么国法大坏,我也无颜为百姓父母官了,还不如死了算了。”
  姚就指着头颈说:“你来拿吧。”刺客道:“你不宽恕也罢,那为何你弟弟要收钱呢?”

  姚答道:“这个事情我不知道。”
  刺客说:“那山西人也料到你大概不知道。”说完就腾身而出,就听到屋瓦上好像有风扫叶的声音。
  这时文燕刚刚离开京城去担任知州。姚急忙派人去通知弟弟,谁知到德州时,文燕已死在车中,头被割掉了。文燕的家人说起:“主人在店里吃好早饭,上车行了数里,忽然大叫“好冷风!”我们急忙回去拿衣服过来时,头已经不见了。”
  端恪云:“常觉胸中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
  日期:2016-06-02 20:04:00
  94.《憨山大师年谱》
  六年戊寅
  予三十三。刻意书经。无论点画大上。每落一笔。念佛一声。游山僧俗至者。必令行者通说。予虽手不辍书。然不失应对。凡问讯者。必与谈数语。其高人故旧。必延坐禅床。对谈不失。亦不妨书。对本临之。亦不错落。每日如常。略无一毫动静之相。邻近诸老宿。窃以为异。率数众来验。故意搅懮。及书罢。读之良信。因问妙师曰。印师何能如此耶。妙师曰。吾友入此三昧纯熟耳。予自住山至书经。屡有嘉梦。初一夕。宿。入金刚窟。石门榜大般若寺。及入。则见广大如空。殿宇楼阁。庄严无比。正殿中唯大床座。见清凉大师。倚卧床上。妙师侍立于左。予急趋入。礼拜立左。闻大师开示。初入法界圆融观境。谓佛剎互入。主伴交叅。往来不动之相。随说其境。即现覩于目前。自知身心交叅涉入。示毕。妙师问曰。此何境界。大师笑曰无境界境界。及觉后。自见心境融彻。无复疑碍。又一夕。梦自身履空上升。高无极。落下则见十方迥无所有。唯地平如镜。琉璃莹彻。望唯一广大楼阁。阁量如空。阁中尽世间所有人物事业。乃至最小市井鄙事。皆包其中。往来无外。阁中设一高座。紫赤焰色。予心谓金刚宝座。其阁庄严。妙严不可思议。予欢喜欲近。心中思惟。如何清净界中。有此杂秽耶。纔作此念。其阁即远。寻复自思曰。净秽自我心生耳。其阁即近。顷之。见座前侍列从僧。身量高大。端严无比。忽有一少年比丘。从座后出。捧经一卷而下。授予曰。和尚即说此经。特命授汝。予接之。展视乃金书梵字不识也。遂怀之。因问和尚为谁。曰。弥勒。予喜。随比丘而上。至阁陛。瞑目敛念而立。忽闻磬声。开目视之。则见弥勒已登座矣。予即瞻礼。仰视其面。晃耀紫金色。世无可比者。礼毕。自念今者特为我说。则我为当机。遂长跪取卷展之。闻其说曰。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至此则身心忽然如梦。但闻空中音声历历。开明心地。不存一字。及觉。恍然言犹在耳也。自此识智之分。了然心目矣。且知所至。乃兜率天弥勒楼阁耳。又一夕。梦僧来报云。此北台顶文殊菩萨设浴请赴。随至。则入一广大殿堂。香气充满。侍者皆梵僧。即引至浴室。解衣入浴。见有一人。先在池中。视之为女子也。予心恶不欲入。其池中人。故泛其形。则知为男也。乃入共浴。其人以手戽水浇予。从头而下灌入五内。如洗肉桶。五脏一一荡涤无遗。止存一皮。如琉璃笼。洞淆透彻。时则池中人呼茶。见一梵僧。擎骷髅半边如剖瓜状。视之脑髓淋漓。心其厌之。其僧乃以手指剜取示予曰。此不净耶。即入口噉之。如是随取随噉。其甘如饴。脑已食尽。唯存血水。其池中人曰。可与之。僧乃授予。予接而饮之。其味如甘露也。饮而下透身毛孔一横流。饮毕梵僧搓背。大拍一掌。予即觉。时则通身汗流如水。五内洞然。自此身心如洗。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