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特王朝浮沉录:揭秘一个突然消失的异域民族,以及唐朝神秘机构眩瞻营》
第1节

作者: 太常寺协律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7-08 11:59:43
  楔子
  “炀帝即位之后,遣司隶从事杜行满使于西域,至其国,得五色盐而返”
  -------《隋书•安国传》
  元和九年的开春时节,杭州城刚刚从严冬中苏醒过来。河冰初释,春雨霏霏,时不时夹杂着沁人的冰屑。运河口岸拂去了冬日的霜雪,又变得繁忙起来,岸边杨柳枝条轻舒,挂满春意,迎向一只只乘着晓风而来,又航向碧蓝深海的帆船。
  城西北的径山寺,是一座始建于天宝年间的禅院。本应是寂静佛地,这几日却热闹非凡,原是江南斫琴师张越与寺院方丈湛觉相熟,都愿以琴会友,便邀请了江南各地的音乐名家聚集在这里,共飨茶宴,齐品春茗。

  不少人前几日就已轻车前来,借宿在禅房中,因此从拂晓开始,郁郁葱葱的树叶缝隙中便陆续钻出一缕缕清亮的乐调,吸引了不少寺院僧众驻足聆听。
  此时距离茶圣陆羽故去只十年,本朝的饮茶风俗却与往日大异。从前唐人惯用煮茶之法,并偏爱在茶中投入茱萸,薄荷,奶酪等佐料,而如今煎茶之道已然盛行,江南各州茶肆林立,文人骚客以茶代酒,各地的新茶也在近期凌露采摘完毕,或卷蹙如胡人毡靴,或盘曲如浮云出山,飞入千家万户,皇宫禁苑。
  与会众人搬出胡床,沿山涧而坐,在筵上铺开各色茶器。层叠如山的梅花形茶饼都是来自嵊州的剡溪茶,盐粒晶莹胜雪,涧水微冷涩口,新茶在釜中飞翻如鱼,只待三沸之后盛入柚白的越瓷中,茶水沫饽均匀,青白相映,玲珑有趣。
  席间琵琶,阮咸,琴,笛子,不同音调,音色的乐声相和起伏,几位乐人相继演奏起教坊新翻的曲子,更有名伎在花下傞傞软舞,好一派和煦的春日景象。一些在旁欣赏的宾客索性闭上眼睛,不想音乐醉人,不一会竟睡了过去。
  又是一趟新茶沸好,由各家婢子分酌各盅,有个婢子大概是听到乐曲走神,亦或是釜太烫握不住,一不小心将滚烫的茶水泼于一位睡着了的中年人身上。
  “啊呀!”那婢子掩口惊呼。
  “阿璧,怎么如此不小心!快向云副使赔不是!”
  云副使,也就是那个睡着的中年人,便是当朝圣人最为钟爱的横吹笛手,教坊副使云朝霞。
  他一惊醒来,先是下意识用衣袖紧紧护住手中笛子,见衣袖已被沾湿,忙抽出笛子,见他那枝御赐的和阗玉笛无碍,随即笑容满面道:“不妨,它比我还要金贵些。”又和颜悦色道:“你叫阿璧是吧,无须害怕。”
  阿璧战战兢兢站起来,复又将茶水倒入云朝霞茶盅中。
  云朝霞轻呷一口,品道:“茶味甘苦,令人少睡,正将我的瞌睡醒了。”

  “适才听各位弹奏的都是新翻曲,春莺绿柳,晓风野径,美则美矣,却略略失了些古韵。不如由我来吹一支旧曲,以怀各位先帝朝的教坊故人如何?”
  日期:2016-07-08 13:29:32
  众人纷纷称好,云朝霞玉笛一横,吹得正是《泛龙舟》。
  《泛龙舟》乃是前朝炀帝下江南时所撰,到了本朝也成了时兴之曲,只是安史之后,吹奏之人渐少。不知是不是炀帝预见到自己的结局,这曲子虽意在描写江南之景,笛声清脆,高亢悠远,竟有了凄厉萧索之感。而现在,光景也与安史前大不相同,数声清笛,引得在座不少人潸然泪下。
  位于上座的是一位高鼻深目的老人,一眼望去,很容易就从相貌将他与他人区分开来,可是看他的打扮和神态,却和旁人无异。
  笛声凄诉,老人的目光中大有怅然若失之意,满山的春色映在他棕黄的瞳仁中,倒显得愈发凄艳。

  他理了理衣衫,怀抱一把沙罗檀木四弦曲项琵琶,退出席来。
  “曹善才,您还好么?”叫住他的是一位弹奏琵琶的后生。
  “我身体不大舒服……前去向僧人讨几副药吃。”
  说罢,他抱起琵琶,向云朝霞略施一礼。云朝霞报以他一个理解的眼神,继续吹奏。

  日期:2016-07-08 13:40:30
  他年纪很大了,佝偻着背,略吃力地抱着琵琶,一步步蹒跚着向山径走去,身后跟来一个七八岁,梳着垂掛髻的女童,那女童生着一张圆脸,眉目清秀,五官小巧,看不出任何与老人相似的蛛丝马迹。
  女童跑得很快,扯着他襕袍的袖子:“阿翁,你要上哪里去?你不陪我玩了么?”
  曹善才慢悠悠走到山径僻静处,趺坐下来,用长满耈斑的手轻抚女童的头发,柔声道:“雁儿,阿翁 老了,乐曲吵得我头疼。”
  雁儿咯咯笑起来:“好阿翁,那你陪我玩吧,不和他们玩了。”
  曹善才将琵琶横抱在怀中,一言不发。
  雁儿绕到他面前,惊道:“咦,你不高兴?今日大家都在,可比平日热闹多了呢!”
  曹善才抹了一把脸,淡淡道:“阿翁没有不高兴,只是想起了一些以前的事。”
  雁儿坐在他身边,一双胖胖的小手搭上他的膝盖,略有些兴奋:“阿翁是不是又要给雁儿讲故事了?”
  曹善才一愣,欲言又止。良久才道: “你记不记得,刚才那个倒茶的婢子叫做阿璧?‘阿避’也是阿翁以前的名字......”
  “两个名字念起来一模一样......我就想起了以前,也有个人曾那么叫我。”

  曹善才言语凝噎,抬起头没有看雁儿。“好久没有人这么叫我了。”
  “你叫阿避是吧,无须害怕。”
  这就是五十多年前第一次见面时,他对自己说过的话。现在回忆起来,好像那人还在他眼前,他们不曾有分开过,仍是旧时温雅的嗓音,和蔼的模样。
  日期:2016-07-08 14:29:16
  这是远在雁儿出生之前的事,那时曹善才也才十几岁,如此久远,雁儿怕是不会想听吧。
  “阿翁,那你给我讲讲以前的事吧好不好?求你了!你给我讲过许多故事,却还没有讲过你以前的事呢。”
  不曾想雁儿竟如此好奇,曹善才眼里满是惊喜和慈爱,低头道:“好,那阿翁先给你弹首以前的曲子。”
  雁儿从小听着他的琵琶声长大,最是喜爱琵琶那繁复的手法和珠玉般的铮铮音声,便也安静下来,扯了扯小衣服,乖乖坐好。
  柏木拨子刮响了第一个音调,接下来,这曲子便与雁儿之前听过的所有曲子都不一样了。
  它的曲调十足的诡异奇特,跳跃在所有的汉家音符之上,又潜伏于汉家音符之下,本来应该停留的音符它都绕过去,虚虚实实,让人迷离怅惘。可同时,它又是那样婉转和缠绵,好像乳香的气味,醇厚浓腻,有一股和暖之气盘旋在听者心内。
  正待人心安下来之际,它的音调立刻一转,告诉所有的听众,它不属于中原。乐声乘着天梯攀援而上,渐渐尖利起来,令人生畏。
  雁儿从未听阿翁弹起这样神奇的曲子,她闭着眼睛,连曹善才已将拨子插回弦中都未觉察。半晌,她睁开眼睛,忙拍着手道:“阿翁阿翁!这是什么曲子,我可从来没有听你弹过!”
  曹善才额头上全都是细密的汗珠:“这是阿翁故乡的曲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