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特王朝浮沉录:揭秘一个突然消失的异域民族,以及唐朝神秘机构眩瞻营》
第7节

作者: 太常寺协律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少年骑着瘦马沿着山间道路一直走,见两旁山川满是柔软的草甸,偶尔有几根突兀细瘦的树木林立其间。草甸中夹杂着黄色,暗红色的野花,向他殷勤地抖动。前方路边有几个小儿正在踢白打,大概是驻扎在这附近烽子,关司的孩子。
  孩子们见了那丑陋的高头大马,倒也不怕,一看到那少年,却一下子哄笑开了。
  他们抱起皮毱,蹦到马前,用手中刚拔的长草打着马脖子,马屁股。青马很不情愿地歪过头去,抬着蹄子后退。少年皱起眉,赶紧踢马肚子,想要冲破这几个孩子的防线。谁知孩子们一点都不怕他,拍手叫嚷着:“胡蜣螂,胡蜣螂,胡天满地雪,蜣螂推粪忙。”
  “胡蜣螂,胡蜣螂,胡天满地雪,蜣螂推粪忙。”
  说完,纷纷撒腿向前跑去。
  那少年根本不需要反应,熟练地从络头旁边的袋子里取出一两粒石子,用右手有力地朝那几个孩子扔去,石子追着几个孩子跑了老远。他当然不会真的扔中他们,但几个孩子还是被吓到了,惊叫着钻入草丛里。

  那少年“哈哈”一笑,满意地在袍子上拍了拍手。
  日期:2016-07-11 15:25:17
  胡蜣螂,是一种生着长角的昆虫,角两边的位置凹得特别低,平日里靠粪便为食。初见时,人们以为它的长角是鼻子,凹进去的部位是眼睛,于是便拿这昆虫来取笑高鼻深目的胡人。本朝虽说是广纳异族,民间对于胡人的嘲讽却也是屡见不鲜,就连长得像胡人的汉人也颇见牵连。
  这些孩子常年住在关塞附近,见惯了胡人。他们鼻子高高的,长着与汉人不一样的眼睛,通常络腮满面。起初孩子们是害怕得不得了,不过胡人路过时会讨好性地给他们带去石蜜,酒胡子和香甜的毕罗,还会变些哄人的戏法,渐渐的,孩子们就不怕了。
  日期:2016-07-11 16:57:04
  童言本是无忌,只是少年长到这个年纪,早已听过无数次取笑他长相的话语,心中很是不耐烦,便在马络头旁绑了一个装满石头的袋子,走到哪,打到哪,专门对付那些口无遮拦的野孩子。
  说到少年的长相,之前实未赘述。他从背后看,无论是身材,打扮都与汉人无异。可绕到前面,却是一张奇特的面容:他的鼻梁比普通人高,眼窝略向下陷,以至于眼神总有一种倦怠的样子。一双棕褐的瞳仁镶于眼窝之中,笑起来的时候,他的双眼就弯成了新月,嘴里露出两颗尖利的虎牙。
  少年听得那草丛里“悉悉索索”响个不停,便对孩子摇了摇手中装石头的袋子:“出来吧!看见没,袋子我系紧了,我不打你们,问你们点要紧的事!”
  几个孩子听了,试探着从草里露出个头。

  少年恼了,在地上甩响马鞭:“快点啊!蹲在那出恭吗?”
  日期:2016-07-11 18:02:46
  为首一个大点的孩子头上梳着抓髻,面容晒得黝黑,警惕地站起来道:“贵人,你要问什么?”
  那少年甩着手里的石头袋子道:“你们知道明妃窟这个地方在哪么?”
  孩子们最大的十岁,最小的五六岁,他们中只有少数人听过这个“明妃窟”。几个略大的细语一阵之后,其中一个道:“你说的是代州古谣里的那个?”
  “正是。”
  “你去那做甚?那里去不得!”
  少年微微摆手:“这不关你们事,只消告诉我这地方在哪。”

  那孩子道:“那里万万不可去,我耶耶说那是死人住的地方,那有一道黄泉!人死了之后,魂魄就从那经过。”
  另一个孩子听了,忙抢着说话:“胡说呢,才不是死人住的!我耶耶说那洞窟里住着个怪物,因为曾有几个人进去过,都是有去无回!”
  第三个孩子凑上前:“哎呀,都不对,都不对,我耶耶说那里面是冒着火光的拔舌地狱。”
  日期:2016-07-11 20:21:51
  少年脑子里如有万只蚊蝇在嗡嗡直飞,弯下身去对着他们:“诶,我问的是明妃窟,又不是你们阿耶!你们阿耶说一句,便个个都当真,养只鹦鹉倒还知道说几句自己的话!”
  大孩子们争着述说起这洞窟的危险来,都互相嫌对方阿耶说得不够玄乎,一来二去竟争吵起来。少年权当这些都是废话,找个空隙从人群中钻了出去。
  那个面容黝黑的孩子跟在后面问道:“诶,你一个胡人,代州话怎么说的竟这样好?”
  少年胸中好似被捶了一拳,回过头白了他一眼:“谁跟你说我是胡人了?”
  那大孩子不肯罢休:“你跟我们长得都不一样,你肯定是胡人。”
  少年心里恼怒之极:“啐!你面色黝黑,长得这样像黑头雁,那你阿娘可是年年带着你飞过这雁门塞?”
  众人目瞪口呆,不等他们答话,少年随即转头向南奔去。
  1. 鸠盘荼是佛教中增长天王的领鬼,传说中喜欢伏在熟睡的人身上为人带来梦魇。
  2. 白打是“蹴鞠”的一种形式,两人对踢称为白打,三人踢为官场。

  3. 《苏摩遮》就是后来到了宋代发展为曲牌名的《苏幕遮》。
  4. 明妃窟中的明妃就是王昭君,到了晋朝为避司马昭的名讳,改称明妃。不是允贤2333333
  日期:2016-07-12 09:47:14
  第四章 坠洞
  少年寻找那个明妃窟其实很久了。
  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代州城内的少数人中间就一直流传着一首“不知所云”的歌谣,歌谣记述了茫茫勾注山内,一个古老洞窟的所在。
  一千多年前,汉竟宁元年的隆冬,明妃王嫱从雁门关出塞去往匈奴和亲。途遇塞外雪暴,肆虐一连半个月,队伍无法冒险出关,只好选择在那洞窟中暂时躲避。队伍离开时,因为和亲所带物品沉重繁杂,风雪天里不好行走,于是众人在洞中留下了几件汉代物事,其中不乏珍品。
  在洞窟里,为了消磨无聊时光,明妃只有以弹奏“秦汉子”为乐,并在洞中石壁上刻下了后世传为《旷怨思惟歌》的乐谱。
  这《旷怨思惟歌》在石窟中留有谱章,明妃本人到了匈奴王庭也曾用羊皮记谱,无奈羊皮经年枯朽殆尽,辗转轶失。千百年来,历朝大音乐家对于这首曲子只闻其名,不闻其声。
  原本知道明妃窟有珍宝一事的人,都早已在千年前随着明妃一道去了匈奴。晋时魏武帝征战经过雁门关,在勾注山内驻扎的士兵偶然发现了这个洞窟的入口,洞内财宝几乎被席卷殆尽。不过,魏武帝也算是个热爱音乐之人,行军匆忙中抄下三十来段《旷怨思惟歌》,到了本朝流传的,便是这一残本。
  可惜的是,历来只多贪图珍宝之人,而不多欣赏音乐之士。明妃窟的汉代珍器声名远扬,《旷怨思惟歌》却少有人提起。
  日期:2016-07-12 11:23:07
  也大概就是从那时起,代州就流传着这首歌谣:

  “明妃筑窟,西径关南,
  道是碧落,原是黄泉。
  二门对开,塞雁不度。
  魏武来讫,不余一物。”
  前文之所以说歌谣“不知所云”,乃是因为这四句歌谣里,能读懂的只有两句。第一句意指此洞窟在西径关南,也就是关内;最后一句则说明魏武帝来过之后,里面什么宝物都没有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