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特王朝浮沉录:揭秘一个突然消失的异域民族,以及唐朝神秘机构眩瞻营》
第23节

作者: 太常寺协律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7-26 14:36:14
  这个时候的天色已经暗了,庭燎次第亮起,昏暗的油纸灯笼一盏盏升上屋檐。火光照亮的一方天地中,看得到空气中的粉尘孤寂地轻轻飞落。暮蝉在枝头凄叫,衬出坊内里曲一片寂寥。
  那庶仆向赵师白递去一个灯笼,刚走到大门边,就听有马子喊:“阿郎,只有白头回来了!”原来白头认得马厩的方向,自己跑了回来。
  赵师白本来料定是消息出了差错,可现在眼见白头自己回来,赵意深形影不离的琵琶孤零零在马背上晃荡,心里也慌了起来。
  他加快脚步,跟着那庶仆来到庭院后的墙边,见到阿盲的尸身,念了一句佛,将箭头拔出。
  日期:2016-07-26 16:35:14
  这一看倒好,心绪一下堕入万丈深谷:握在手中的,正是一枚突厥特有的双叶片骨质宽箭头。他的目光牢牢凝在那箭头上,接下来要做什么?他的思绪也混乱了。
  这时有白直来报,代州录事参军王澹已到府上。

  “这人也算是为了赵泓好,现下惨死,与他好好葬了。”
  赵师白甩下这句话,面色煞白,拿着箭头向府内走去。
  1.达干是对部落贵族,地主的称呼。前几章的匐是“贵族”之意,但不能直接称呼人,就好像我们不会叫“陈贵族”,“李贵族”,而是报以称呼:“陈员外,李公子”。
  2.“以尼”是突厥语中的“弟弟”。
  3. “人在马在,人亡马亡。”第二个“亡”是逃走的意思。
  4. 马子是马厩里管理马匹的人,不是现代的意思,嘿嘿嘿。
  日期:2016-08-03 12:38:40
  第十一章 出关
  照例,下级官员应当在前厅会见刺史,可王澹这个正八品的录事参军就站在庭中等着赵师白,摇曳烛火里,他的身影模糊又缥缈,让人分不清是真是幻。
  赵师白手拿箭头,两袖生风,快步踏进了院门:“宁之!”
  王澹忙迎上去,一只手搭住他肩头:“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可这消息是真是……”
  “你知道个什么?!自己看!”

  赵师白递去那箭头,一旁的庶仆赶紧提上灯笼。
  “这是那瞽儿身上拔下来的,你说这消息是真是假!”
  谅谁看了这箭头都是心中寒气陡生,王澹知道事情不妙,缓缓道:“现在天色已黑,这事着实难办了,不如天一亮就派人……”
  “我自己去,现在就去!赵泓是死是活,我都要去关外把他捞回来!”

  赵师白的话像几根尖钉刺入王澹耳里,他显然是被吓到了,手在赵师白肩头按得更紧,害怕他就这么冒然跑出去:“云棠!雁奴死了谁都不好受,你纵然官阶在我之上,可你要真这么想我必须拦你!身为刺史无公事出州界已是违例,现在突厥在关外有多少人马,分布在何处,此行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都不清楚,万一他们趁夜色攻入关来,你的脑袋还想要吗!”
  日期:2016-08-03 17:16:25
  “我儿子都死了你还和我说这些。”赵师白狠狠拨开王澹的手:“我叫你来不是让你妨碍我的,你快借我府上五十执刀,随我出关!”
  “你太幼稚了,一州的父母官,不当则已,哪有人像你这般视之如儿戏,竟一点不为你治下百姓的安危考虑!”
  “谁说我不管百姓?你不就是担心突厥人会趁机进来吗?我现在就去请示都督,请他在我出关时,增添关口防御的兵力。”
  “现在不比从前,军镇和折冲府都不是我们的人,夜开城门、关口本身又是一项重罪,人家凭什么卖你这样的人情?”
  “我不要他们为我开城门关口,我只借军镇两个团,以防突厥人入关。”
  王澹怔住了:“如此说来,你这是要私度关塞?代州刺史赵师白要私度关塞!你就是个不要命的疯子!你什么事都为了雁奴做,他要是真的死了,你也白白把自己搭进去吗!”

  “我本就不该来做这个刺史。我太自私了,阿莹算是我害死的,我不能再对不起赵泓了……如他没死,我不去救,我会抱憾终生;如他死了,我便要亲手为他报仇。至于代州城,你不用担心,我一人来担这罪责。突厥人就在关外而不来犯,可见他们一是无心进城,二是自量兵力不足,我想两个团足以护城内百姓周全。”
  月朗星稀,寒空中有老鸦飞过。说到这里,该说的都说了,想做的还是要做。
  “那我和你一起去,”王澹挡在他面前:“我们当初一起来的代州,现在我与你也一起进退!”
  “你别犯浑!这事和你没关系,你就留在这里,好好做你的录事参军!”赵师白撞开王澹,移步向大门外走去。
  “可是......云棠,云棠!”
  无济于事的呼喊中,赵师白早已乘上一匹快马,冲出了府衙。
  日期:2016-08-17 19:06:18

  第十一章 出关
  照例,下级官员应当先向白直通报了姓名,再进入中堂廊前;若是官阶相差过大,刺史不在府内时还需在门外等候,可王澹这个正八品的录事参军就站在前庭中等着赵师白。摇曳的烛火里,他穿着白色袍衫的身影模糊又缥缈,让人分不清是真是幻。
  赵师白手拿箭头,两袖生风,快步踏进了院门。
  “宁之!”
  王澹转身迎上去,一只手搭住他肩头: “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不过,这消息是真是假……”
  “你知道个什么?!自己看!”赵师白递去那箭头,一旁的庶仆赶紧提上灯笼。“这是那瞽儿身上拔下来的,你说这消息是真是假!”
  大唐的箭头都是铁制,可那骨箭头放在手里,掌心一轻,倒让王澹十分不适应。它的叶片比大唐所用的要宽上许多,边翼磨得纤薄锋利,上面还带着一团棕黑的血迹,谅谁看了都是心中寒气陡生。
  王澹知道事情不妙,将箭头递还赵师白,缓缓道:“现在天黑着实难办事了,不如天一亮我们就派人……
  “不等天亮,我自己去,现在就去。不管赵泓是死是活,我都要去关外把他捞回来。你借我你府上的五十执刀,随我这边的人马一同出关。”

  这话像几根尖钉刺入王澹耳里,他的手也不知不觉在赵师白肩头按得更紧,害怕他真就这么冒然地跑出去了:“云棠!雁奴死了谁都不好受,你纵然官阶在我之上,可你要真这么想我必须拦你!身为刺史无公事出州界已是违例,现在突厥在关外有多少人马,分布在何处,此行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都不清楚,万一他们趁夜色攻入关来,你的脑袋还想要吗!”
  “我儿子都死了你还和我说这些。”赵师白狠狠拨开王澹的手。
  “原来你叫我来,本就不打算和我商量,一州的父母官,不当则已,哪有人像你这般视之如儿戏,竟一点不为治下百姓的安危考虑。”
  赵师白不喜欢别人冤枉他,急道:“谁说我不管百姓了?你不就是担心突厥人会趁机进来吗?我现在就去请示都督,请他在我出关时,增添关口防御的兵力。”
  “军镇和折冲府都不是我们的人,夜开关口本身就是一项重罪,人家凭什么卖你这样的人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