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封门村的惊魂经历》
第43节

作者: 覃怀居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06-23 04:40:00
  说是沁阳县第一辆吉普车有点夸张,应该是沁阳县第一个村委购买吉普车。因为那时沁阳还有两辆,是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坐骑”。
  而这次一个小小的村支委,一个小小的村支书居然也与县委书记和县长们平起平坐,坐上了“放屁”车“冒烟”车(那时代对吉普车的民间叫法),无疑是一个重大新闻。
  日期:2016-06-23 04:52:00
  本村村民的惊讶喜悦就不用说了,邻村的村民也情致高昂,不辞辛劳,成群结队徒步到我村大队部看热闹,围着车子瞅瞅瞧瞧,拍拍摸摸。
  我至今不知道当时父亲他们当时做出买吉普车的动机是什么,是业务发展的需要?还是村集体的资金盈余太多无处开销?……等等等等,我甚至想到是不是父亲的虚荣心膨胀……

  日期:2016-06-23 05:47:00
  随着“吉普车”事件越传越远,越传越广,最后造成三种影响。
  一是我村村民在外村村民前的炫耀:俺们村买吉普车了,县长大官们才能坐的车,俺们村都有了!而后在外村人羡慕的眼光中享受义庄村村民的荣誉感。
  二是另眼旁观者的冷嘲热讽:你拽啥子拽,又不是县长书记,看坐车坐你腰疼!

  日期:2016-06-23 06:04:00
  三是村中那些曾经的反对派们不甘下风四处活动以及外村干部和上级领导们对我父亲羡慕嫉妒恨式的垫砖。
  第三种人实在是太厉害了,他们有文化,有势力,又有影响力!于是,一份份黑材料,一封封举报信寄到传到或交到县委和县政府相关领导的手里。说我父亲贪污村集体公款了,说我父亲在采购机械设备时吃回扣了,说我父亲在外鸡鸭鱼肉大吃大喝了,以及男女关系如何不请不白等等等等,甚至说我父亲是国民党潜藏特务,63年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时我父亲如何暗中配合提供情报!这份材料我现在还好好地保存着,是父亲从县委派来调查的驻村工作组手里看到后亲手抄写下来的,真是可笑至极!

  日期:2016-06-23 06:12:00
  一个个工作组派驻我村,查我父亲贪污受贿,查我父亲铺张浪费……,但我父亲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种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审查终无 结果,不了了之。
  日期:2016-06-23 06:36:00
  但县里对我父亲买吉普车的行为始终如鲠在喉,最后终于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把我父亲,把我们义庄村整治了。
  自1981年7月,沁阳县政府落实中央和省、地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指示精神,在全县推广家庭承包责任制,一时间沁阳上下“分田分地真忙”。
  但我们义庄村却不分田不分地,还是走以前村大集体下的联队制。毕竟,我们村的农业建设大半实现机械化了承包,而且村办企业还红红火火。我村拒不执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这可惹恼了县里,1983年3月9日,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部署深入开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全面完善推广家庭经营承包责任制,重点矛头就是像我们义庄村这类的村集体经济搞得很红火不愿分地的村子,我村首当其冲。
  日期:2016-06-23 06:54:00
  七八个人的县委工作组再次进驻我村,强力推行分田到户政策,并把我村的支部一分为三,各自为政。(原先我村是三个街,但一个村支部),现在三分义庄,三个支部,好多人欢喜啊,尤其是父亲的一些手下,也能当支书了!能与我父亲分庭抗礼了!这可真是祖上积德,光宗耀祖啊!
  那一阵子,除了父亲闷闷不乐,全村都像过年,村民高兴自己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干部们高兴自己有了实权……村办企业也被三分,按厂地位置各街领去。大型收割机和耕地机排不上用场,贱卖给博爱国营农场,扎眼刺目的吉普车三个支部一致同意上交县里,钱随便给,意思意思就行
  日期:2016-06-23 07:03:00
  一时间,到了农忙,丰收的田野一片繁忙,手割肩扛,驴拉牛耕,又回到了“原始社会”。村办企业几乎全部倒闭,除了我们街的玻璃钢厂还在。父亲顺理成章成了我们二街的支部书记,(原先是村支书,现在成了街支书),父亲那时的苦闷我现在想想就能体会,失落啊!巨大的失落!但他又能何为?一个小小的党员,小小的支部书记,如何与上级政府叫板,如何与大势所趋的国家政策抗衡?只有接受,只有顺从

  日期:2016-06-25 22:20:00
  父亲的雄心壮志几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义庄村红红火火的集体经济被拦腰斩断,从此一蹶不振。如今33年过去,义庄村的人口从原来的5千多人增加到现在的一万一千多人,但没有一个集体企业,这究竟是历史的进步呢还是倒退?父亲们带领着勤劳的义庄村民辛辛苦苦几十年积攒的丰厚家底被继任者几年间卖光挑净…………不说了,说说都是泪和恨!
  日期:2016-06-25 22:54:00
  又干了两年街支书,1985年疲惫的父亲终于挂靴离去,作为农村退休老干部,拿着每月几十块钱的生活补助。
  赋闲在家半年后,几十年没有管过家事的父亲突然“慈心”大发,为儿孙们的生活生计担起责任来!
  五个儿子,三个已成家,孙子孙女四五个,大大小小15口人,挤在憋屈的两个院子里,而且老院子还是爷爷留下的和我叔叔共有的,也就是说父亲奋斗了40多年,只给五个儿子,五个孙子攒下七间瓦房的家业!
  从76年到83年,在他人生最鼎盛最风光的时期,他就是动动小指头也能为他的已经成人的几个儿子在村里的某个厂谋个好差事,但他没有!
  日期:2016-06-25 23:13:00
  刚正不阿,重义轻利的人品,堂堂正正,一视同仁的德品,无私奉献,为公为民的党品,使他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却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所谓“合格”,指的就是没有给子孙后代留下丰厚家业。

  日期:2016-06-25 23:32:00
  在还是村委推荐上大学,参军,或去国营厂矿工作的时代,他的儿子们没有享受到这种待遇,反而,村中一些家庭出身不是很好的优秀子弟却被他强烈推荐上学参军!唯才试举,唯人试用,以此为出发点,也许他认为他的孩子们不优秀?但是,我的大哥是很有才华的,这是村民公认的,但父亲终能做到“荐才不记仇”却不能做到“举贤不避亲”!
  日期:2016-06-25 23:44:00
  “治村有略,治家无方”——这是我大哥二哥对父亲一生的概括性评价!
  当然,我认为有失偏颇。
  父亲在对儿女们的教育上始终是一种不管不问,放任自流,无为而治的态度。
  日期:2016-06-26 02:26:00
  没有和风细雨式的尊尊教导,没有狂风暴雨式的高声吓骂,完全靠你自己去揣摩,去体会,去领悟父亲的用意。这种“无为”的教育方式使父亲没有在儿子们面前立下父权制的家长权威,在他还掌握义庄村的行政大权时,还有个“官威”能压制他们的犯犟,可一旦他没有了这个“官威”,儿子们就开始对他有语言和行动的冒犯了。

  日期:2016-06-26 02:39:00
  他们责怪父亲的唯一理由就是他高高在上手握大权时没有给他们立下好家业,谋下好差事。以至于他突然交权后,他们还是一无是处,百无一用的地道农民。
  日期:2016-06-26 02:59:00
  洗去40年民务工作的风尘,放下当了一辈子干部的身份,父亲背负起“为儿孙谋福”的责任,开始了他4年东奔西跑沐雨餐风的“业务员”生涯?
  日期:2016-06-26 03:09:00

  父亲那时自信满满,他相信凭着自己的能力,以及自己的人品和外面广泛的人际关系,他一出马,一定所向披靡,大获而归!
  但是,随后的岁月,他被无情的现实击打的体无完肤,伤痕累累,心神俱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