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 挨打太轻》
第2节

作者: 火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按此书所记,道光在位财政大致情况就是,年财政收入约四千五百万两白银,年支出则不超过四千万,每年都有财政盈余。这个财务状况是相当健康的,但这是正常、相对平安年份的状况,没有大事发生的状况。
  不好彩的是,道光皇帝刚即位没几年,就不得不剿灭新疆张格尔叛乱,为此花费军费约一千万两,财政略微吃紧。但是此后到鸦片战争前三十年间,大清基本无战事,故此财政问题很快就得以舒缓并良好运转。
  从财务角度看,道光皇帝是个不错的CFO,国家也因此而一直平稳向前行进。
  日期:2017-03-18 17:35:18
  第二章 货币的跨境流动是一门学问 上
  现在看到大臣的奏折说财务就要出问题,道光皇帝内心紧张。尽管国库的银子暂时没显现问题,那是因为国家税收收的是银子而非铜板,但是百姓日用的铜板则出现了大问题,相对于银子来说,大幅度贬值了。因为社会上白银流动性减少,意味着要拿更多的铜钱换取白银。这就意味着百姓名义税负没变,但实际税负大大提高了,大约能提高60%,那是很大的程度。因为他们要花更多的铜钱来换取银子缴税。那时的生产力水平,百姓创造不了什么新增价值,却要承担超重的税负,这结果必定会带来通货膨胀,消费不足,各行业萧条,不仅容易引发社会事件,而且会影响今后的财政收入,说不准几年内,政府财政就会出现赤字,因为社会出现不安定因素,意味着管理成本增加,财政支出增加,同时财政收入却在减少。

  而问题就在于银价上涨,归结于白银外流,白银外流归结于鸦片贸易,因为大清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大黄等都是洋人们喜欢的,而鸦片则是只进口不出口的,且每年进口数字在增加,其它进口商品则表现正常。也就是说因为鸦片的进口才导致对外贸易出现逆差,才会造成白银大量外流。这就是黄爵滋、林则徐等严禁派的观点。
  对于当时的大清来说,流通货币主要是白银和铜钱,官府的税收和财政支出及社会上大数额转移均用白银,对外通商也只收白银,老百姓日常生活则主要是铜钱,白银兑铜钱的比价为1:1000,长期保持稳定,这也是大清财政健康,得以稳定比价的结果。
  大清为何使用贵金属白银做为流通手段?根子上则是大明张居正的改革。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反应在地租上,主要是以实物地租为主。早期夏代为五十而贡,周代推行井田制,鲁国改革为初税亩,秦汉收取田租,唐朝推行租庸调税制及中期改革为两税法,宋仍沿袭唐两税法。汉唐长期征收人头税,是以货币计算,但所占税收比重很小。所以说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状况下,国家经济活动对货币需求不太多,比如汉代官吏分秩即等级,按俸禄即粮食计算,如石奋和他的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等级,景帝称其为万石君。虽然早期商品经济不发达,但是对货币的需求还是有的,毕竟货币的流通手段不可比拟。商代曾用贝做货币,随着金属的广泛应用,铜钱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秦代开启的圆形方孔钱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民国时期。其中汉武帝还造过皮币使用,但是不能代表真实价值,很快废之。后来由于铜产量不能满足需要,又出现了铁钱,汉代宋代和清代都有使用。但铁钱太重,不方便流通,宋代又出现了交子。元代沿用宋代交子,以金银绢为储备金,大量发行交钞。到了元末,交钞发行量严重超过储备金,造成过度通货膨胀而元政权因此而亡。到了明朝,前期沿用两税法,到了中期,鉴于财政困难,御史傅汉臣于嘉靖十年倡议施行一条鞭法,将各种赋役尽可能归并为几项货币税,以征收货币代替征收实物和征发差役,这就是用货币地租代替传统的实物地租。因为黄金稀少且贵重,铜钱价值太低,故而白银就成了主要流通计价货币。经过万历年间张居正大力推广,成为政府主要的征税形式。清代沿用明代的征收货币税制,白银依然为最主要的流通手段。

  白银的来源一是国内银矿的开采,二是外来白银的流入。比如云南有很多铜矿和银矿,在明代就占有重要地位,清初吴三桂造反也是借了云南有铜银等丰富矿产的优势。但是封建政府重农轻商及矿业,认为农为根本,故此并未在银矿开采上多做文章。而当时从外贸通道流入的白银则数量很大。自1800年到18010年,流入中国的白银约2600万美元之多。
  为什么那么多白银流入中国?这要从世界范围内来看。

  黄金白银一向是欧洲的最爱,因为欧洲人重商,这也是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而形成的,欧洲地形复杂,地块小,靠农业和手工业繁荣不起来。在开辟新航路,即所谓“地理大发现”时,他们就认为东方的印度、中国等国家就是神话中的黄金国度。故此他们积极循着新航路而开拓殖民地。当欧洲人开拓美洲大陆以来,就积极地开展白银生产。殖民时期,美洲大约生产了10到13万吨白银。欧洲人有了银子就会用,不会把它们储藏起来。他们用银子购买一切,投资一切可以赚取更多银子的地方,其中很大一部分银子就流到中国来,有名的墨西哥银洋能帮助解释这个现象。

  这其中的原因是,一来是因为中国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抑制了进口,而中国出产的瓷器丝绸等又畅销于世界市场,这就使得外国商人采购中国商品居多,从而造成中国出现巨大的贸易顺差。二来是因为从白银与黄金的比价看,当时白银在中国的价格远远高于欧洲。外国商人热衷于套利,从欧洲美洲低价收买白银,而到中国高价出卖,即用作支付手段。举例来说,16世纪初,在中国金银比价为1:6,在欧洲,这个比价为1:12,在印度为1:8.,在日本为1:10,在欧洲的西班牙,这一比价竟然达到1:12.5甚至到1:14。洋人做生意经验丰富,把握市场情况灵通,了解到中国的白银价格比其他地方高出许多,自然乐颠颠地大做白银套利交易,获得丰厚的回报。到了明末清初,中国的白银价格才慢慢降到世界平均水平。然而清朝统一,政治稳定,大力发展农业,加上施行“摊丁入亩”政策,取消汉唐以来长期征收的人头税,使得人口数量出现猛增。农业提升,人口激增,中国社会对白银的需求重新增加,引起银价再次上涨,超出世界平均价格,导致套利贸易再次兴旺,世界各地白银又大量流入到中国。白银的再次巨量流入,超出社会实际需求,引起白银价格下跌,乾隆年间,在中国,金银比价甚至跌至1:15,而同期欧洲金银比价为1:14.6左右。这样洋人在中国的套利空间消失了,但是他们还要进口中国的丝绸、瓷器、大黄等,还必须向中国支付白银,这就有点不划算了。这时,精明的洋人发现中国产的鸦片成本高,质量低,数量少,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东南亚一带盛产鸦片,且质量高价格低,于是洋人如英国商人,就勾结中国海关官吏,开始贩卖鸦片,走私到中国,这样就慢慢打垮了中国本土的鸦片生产贸易,垄断了中国市场。故此,鸦片的消费由依赖国产转为依赖进口。如此,中国自然需要用白银支付进口的鸦片。随着时间拉长和鸦片走私数量的增多,中国的白银自然大量外流,跑到英人等洋商口袋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