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邮件原文)----------
To:花生
时间: 2007年12月19日 (周三) 16:17
……(省略部分啰嗦的话)……
暧昧的过程是很美好的,但隐约中我始终有着一些不安,其实很早就想说了,却担心你会误会我的意思:我觉得你有些失去自己的理念,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之间会不会有什么不协调或者不可调和的因素没?或者,有没有发觉我有哪些不好——说不定有些我隐藏的比较好,可细心如你也有可能没发现的:)我想这个也很重要,不要到后来才后悔哟
问你一个问题,你是会接受一个喜欢你的人还是去追求一个你喜欢的人呢?
如果你尝试接受一个喜欢你的人,那会不会对他而言不公平,因为以后可能会有:A.喜欢,B.不喜欢,两种结果。
……
-----------
说起来,当初看到他这个问题,也是有些意外,不知道各位“看客”是否会仔细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虽然很快就回复了他的这封邮件,但其实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因为我也需要时间去思考和总结这个问题。
而我的回复让他“大跌眼镜”,由于他担心我们进展的太快,彼此并不了解,或许今后会后悔,因此,我对症下药,我提出了一套【交往周期】理论:
我将交往周期设定为3个阶段,分别是:【了解期】、【准BF期】和【正式期】。达到【正式期】,就表示正式确立BF之间的关系。而在达到【正式期】之前,前2个周期都设3个月时间。
按照我们(2007年)11月28日第一次邮件通讯开始计算,到2008年2月28日,为【了解期】,这个时间段进行线上和线下的交流和了解,但这个阶段,不发生任何身体上的接触;
如果【了解期】没有问题,大家都觉得彼此合适,之后从2008年3月到6月,就是【准BF期】了,这个阶段可以做与BF之间任何合法的事,但唯独不能发生××关系(笑),毕竟,我的思想还是很保守的,只能和BF做那些事,既然只是准BF,自然不能那什么o(∩_∩)o...
最后,经过了半年的交往,大家还是觉得很合适,那就可以正式确立BF关系了,到那时,就想干什么干什么了。
所以,按照这个计划,最快确定BF关系,也需要到2008年7月。我的这套理论成为了之后他拿出来嘲笑的谈资。
确实,在同志这个圈子里,从认识到上床,可以非常的“高效”,但我至始至终,即便是到了今天,时间又过了10年,社会和人的思想都更开放,我依然认为,我的“严谨”态度是正确的。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我的这套【交往周期】理论其实只是“纸上谈兵”,但提出这些并不是我故作清高,虽然不会有谁真的如此去做,事实证明,包括我自己,也做不到。不过这至少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态度,就是在找对象时,将性放在最后一位,而更注重彼此的观念、思想和生活态度。如果每个GAY都能更多是关注性以外的东西,那么,或许我们的大环境会更好,我们也能更容易找到对的人。
日期:2017-04-21 21:47:50
【19】 “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
你是会接受一个喜欢你的人还是去追求一个你喜欢的人呢?
如果你尝试接受一个喜欢你的人,那会不会对他而言不公平,因为以后可能会有:A.喜欢,B.不喜欢,两种结果。
-----------
在我们正式在一起后,猴子一直坚称,当初是我追的他,而他起初并不喜欢我。我一直否认这一点,但如今结合上面这个当时他问我的问题,我终于认识到,或许他说的是实话,他当初或许真的并不喜欢我,而是我把他追到手的。因为上面问我的问题,或许就是当时他自己的困惑。
虽然我在邮件中没有正面回答猴子提出的这个问题,但我还是仔细思考了。我后知后觉的一直以为,他当时就是哪里看到了类似问题,所以拿来和我讨论。
写到这里,我也不得不承认,作为当时是个地道宅男的我,的确情商不高,用猴子的话说,“有时就是很呆”。But!(转折很重要),其实宅男还是很有内涵的(比如LZ我,哈哈,自己自夸一下,大家不要丢臭鸡蛋),至少在思考很多问题时,还是很有深度,很有远见的。
我之后专门针对“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写了一篇“日记”,认真思考这个难题:
-----------
我觉得,无论选择哪一个,都不是绝对的,单方面的。就是说,选择了“爱我的人”不等于我就不会去爱他,反过来,选择了“我爱的人”,他也未必就不会来爱我,这都需要一个过程。
做这个选择,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主动与被动的选择,主动的人会选择后者,找自己心爱的人,先去爱对方,这会有风险,可能会受伤,但一旦对方接受了,那么就是一种成功,自己把握住了自己的幸福。选择“我爱的人”是辛苦的,自己100%的付出,可能只得到了对方1%的回报,甚至没有任何回报,他们在追求中往往会面临这样一些问题:我的付出会有结果吗?“他”接受我了吗?他是仅仅因为我的爱而礼尚往来的和我交往吗?我爱他的同时,他是不是也在慢慢的爱我呢?……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之后,他们也就能给出自己一个答案,自己的爱情追求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这是一种50%(甚至低于50%)的成功概率。他们的追求是主动的,但在成败的决定上是被动的,因为他们要等待对方的“审判”。
被动的人则更趋向于自我保护,他们选择爱自己的人,因为这样自己受伤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可以尽情的享受对方的关爱和付出,他们所要担心的问题是:这个人我要不要?是不是符合我的要求?我应该如何给予反馈。他们的结果不是成功与失败,而是以何种方式去接受或者不接受。他们在追求上是被动的,但在结果的决定上则是主动的。
此外还有一个概率问题,当主动的人打算追求自己爱的人时,往往会考虑一种成功的概率,虽然也有义无反顾,明知对方不喜欢,还是不到南墙心不死的,但毕竟是少数,这种人很难说是执着还是傻,至少应该说不是很理智。大多数的人出于自我保护或其他原因,还是会考虑一下成功的可能性,我觉得这是比较理智的做法,当然前提是,你的概率计算不能与实际偏差太大,呵呵o(∩_∩)o...
其实爱与被爱应该是一种互相的过程,主动者在付出爱的时候,如果得不到被爱的反馈,我想他对成功的概率评估就会下降,自己的付出也会相应的调整;同样的,被动者在被爱时,也会做出响应,付出自己的爱,这样的关系是一种互相付出和互相收获的模式,可以给他一个名字——【互爱一体化】:-),这是两个人走在一起的必经之路。
其实选择“我爱的人”还是“爱我的人”不是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是,是否能形成“互爱一体化”,只要能形成这样的关系,那么成功就是很有希望的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