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有义”战——贵族最后的独享时代:春秋!》
第7节

作者: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6-12-19 13:00:31
  如果大家小有成就,切勿骄傲自满。郑庄公隐忍二十二年赢得了以怨报德、友爱弟弟、孝顺母亲的美名。但是当他成功赶走叔段后,骄傲自满,就立马换了一副嘴脸,将其母后武姜赶出宫,流放到颖,并且怨恨的对武姜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颖地的颖考叔知道此时直接劝谏郑庄公善待武姜肯定行不通。于是聪明的颖考叔就借着朝见的机会,带了几只猫头鹰作为礼物送给郑庄公。
  “这是什么鸟?”郑庄公好奇的问道。
  “回禀主公,此鸟名鸮,出生后,它的妈妈一口一口的将其喂大,但是此鸟长大后,就吃掉它的妈妈。”
  聪明的郑庄公听出了颖考叔话中的含义,沉默不语,拿起酒杯默默的喝酒。
  恰巧此时,厨师送来了烤羊肉,郑庄公就将一条羊腿赐给颖考叔,颖考叔用刀将肉片下来,然后包好,藏在衣袖里。郑庄公好奇的问颖考叔为什么这么做。

  颖考叔正言道:“家有老母,微臣带回去让老母也尝尝主公赏赐的食物。”
  郑庄公黯然道:“你有母亲奉养,能尽孝心,而寡人虽贵为国君,但是却无法像你这样尽孝心。”
  “太后身体不是一直很好吗?主公怎么能这样说呢?”
  于是郑庄公就把前因后果告诉了颖考叔。颖考叔劝谏道:“太后现在就你这么一个儿子在身边,无论以前太后做的再怎么不对,咱们做儿子的也不能不孝顺啊,并且主公这二十多年来一直孝顺太后,百姓都称赞您是个好国君。但是主公您如果觉得如今消除了咱们郑国的隐患后而不孝顺太后,百姓会怎么看???并且微臣觉得咱们郑国的隐患不在内部,而是外部啊,我们地处中央,四周强国环绕,主公更得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发展强大我们郑国,才能一直在中原立足啊。”

  郑庄公恍然大悟,起身拉住颖考叔的手:“爱卿所言甚是,但是我已立下黄泉相见的毒誓,这可如何是好?”
  “主公放心,微臣今日前来,就是替主公分忧的。主公可派人挖一条隧道,直到挖出地下泉水为止,这不就是黄泉吗?然后挖出一个地下室,先委屈太后在里面住着,主公您再下去与太后相见,这不就是黄泉相见吗?破了这个毒誓,就可以将太后接回宫,以尽孝道。”幸亏当时郑庄公发的是黄泉相见的毒誓,要是发的是天打雷劈、生孩子没p眼、没小弟弟之类的毒誓,不知道颖考叔怎么解?
  庄公大喜,然后立即照做,最后郑国百姓都盛赞郑庄公,紧密的团结在他周围。郑庄公封颖考叔为大夫,与公子吕的儿子公孙阏(字子都,所以后世也常称其为公孙子都)共同掌管军务。“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这首《诗经•郑风》里的子都就是描述的公孙子都,子都可以说是春秋第一美男,跟今天的伪娘式美男不同,子都不仅容貌姣好,而且武艺高强,是当时有名的勇士!子都跟后世的潘安一样,成了美男的代名词,就连亚圣孟子都夸赞不已:“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子都能满足女人对于男人的一切幻想:出身高贵(姬姓王族),英俊挺拔,武功盖世,身居高位,还有自己的采邑。但是,如此完美的子都也有瑕疵,等讲到他的故事再细说。

  郑国的事先说到这,郑庄公长这么大,终于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母爱的快乐,我们就让他多快乐些时间,先把视角转向郑国东北方向的邻居——卫国。

  日期:2016-12-19 21:50:35
  石碏大义灭亲
  卫国的第一代国君康叔封是周文王的嫡九子,武庚叛乱被平定后,摄政王周公旦封自己最疼爱的九弟康叔封为伯爵,建立卫国(大致范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黄河以北地区、河北省邯郸市、山东省聊城市西部、河北省邢台市大部)。卫康叔——卫康伯——卫考伯——卫嗣伯——卫挚伯——卫靖伯——卫贞伯——卫顷侯(用重金贿赂周夷王,周夷王升其为侯爵)——卫釐侯——卫共伯(共伯的弟弟姬和很受父亲卫釐侯宠爱,他用父亲赏赐的财物收买死士,袭击共伯,然后成功上位,就是后来的卫武公)——后来到了周平王刚继位时,卫侯姬和因护驾有功,被升为公,即卫武公。卫武公去世后,卫庄公继位(公元前757年至公元前735年在位),卫庄公的夫人是齐国公主,但是遗憾的是她没有生育子女,后来卫庄公又纳了陈国姐妹俩为妃,陈国妹妹生了个儿子,取名完。陈国姐妹去世后,卫庄公就把公子完过继给齐国公主,完就成了嫡长子,被立为世子。而卫庄公有个宠妾,生了个儿子叫州吁,州吁长大后为人凶狠勇猛,卫庄公就让其领兵作战。卫国宗室大夫石碏劝谏道:“主公,让庶子领兵作战,掌管军权,会有很大的隐患啊,主公切莫大意!”但是庄公丝毫不放在心上,没有采纳石碏的意见。石碏见自己的儿子石厚跟公子州吁私交甚好,就命儿子远离州吁,否则会有大祸上身,但是石厚置若罔闻,执意深交州吁。

  卫庄公去世后,世子完继位,是为卫桓公(公元前734年至公元前719年在位)。卫桓公继位后,立即解除了弟弟州吁的兵权,心怀鬼胎的公子州吁出奔,四处拉拢结交卫国流浪在外的亡命之徒,梦想着有朝一日能通过刺杀卫桓公而回到卫国成为国君。
  卫桓公十三年,即公元前722年,就是共叔段父子逃奔卫国的这年冬天,深刻意识到郑国是卫国未来最大竞争对手的卫桓公主动出击了!卫国在黄河北岸,郑国在黄河南岸,卫桓公之所以选择在冬天攻打郑国是因为此时黄河冰封,天堑变通途!卫桓公选择离卫国最近的廪延(就是今天的延津)作为突破口,率军攻占了廪延。郑庄公得到消息后,利用自己在周王室任卿士的优势,奉天子以令诸侯,集结了郑军、王师、虢军、邾军等迅速收复了廪延,乘胜追击,一直打到卫国南部才班师回朝。虽然胜利了,但是郑庄公回国后越想越生气,“你丫的卫国居然利用共叔段来攻打我,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不行,我还要打你!”

  日期:2016-12-20 14:14:34
  争强好胜的周桓王继位不久就重用虢公忌父,疏远郑国,并且打算任命虢公忌父为卿士。消息传到了郑国后,郑庄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马上派祭仲率军去收割周王室铁杆小弟苏国温地的麦子,以示抗议。后来郑庄公见周桓王居然无动于衷,丝毫没有悔过的意思,遂于这年秋天,直接派兵将王畿之地的庄稼给收了!《左传》载:“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
  卫桓公得知这些消息后,心里很高兴:无耻的郑庄公每次都打着周王室的旗号,吸引了很多小诸侯,然后群殴我!看来刚继位的周王肯定也对他的专权不满,我这就前去洛邑吊贺,趁机拉拢周天子,一起对付郑庄公!
  等到第二年冬天黄河封冻后,郑庄公以卫国勾结共叔段颠覆郑国为由,主动发起了对卫国的攻势。劫掠一番后,遂于黄河解冻前班师回国。没办法,有黄河这个天堑在,郑国此时还无法消化攻占的黄河北岸的领土,所以只能以劫掠为主,战争规模并不大,再加上洛邑的眼线来报,周平王要任命虢公忌父为卿士,分郑庄公的权!郑庄公大怒,急忙赶往洛邑质问此事,周平王只得澄清这都是子虚乌有的谣言,甚至提议以王子狐入郑为人质,郑国派世子忽入周为人质,以获取郑庄公的原谅,史称“周郑交质”。诸侯之见互质也就算了,堂堂周天子居然屈尊与一个诸侯互换人质!可见此时周王室已衰落至与普通诸侯无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