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有义”战——贵族最后的独享时代:春秋!》
第19节

作者: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得知此消息后,祭仲将公子婴从陈国接回来继位为君,是为郑子婴(公元前693年至公元前680年在位,郑昭公的弟弟)。
  公元前693年,齐襄公全力东进,攻占了纪国的郱邑(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鄑邑(今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郚邑(今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三座重镇。
  公元前691年,纪国君主的弟弟姜季据酅邑叛国,归附齐国,纪国由此分裂,益衰。鲁庄公意识到如果纪国被齐国灭掉了,将来鲁国就得独自面对强大的齐国。于是鲁庄公急忙率军屯驻在滑地多日,邀请郑子婴前来商讨协助救援纪国事宜。但是郑子婴以郑国国内尚未安定为由拒绝了鲁庄公的邀请。鲁庄公此时又不敢公开独自得罪齐国,只能绝望的放弃救援纪国的战略。
  公元前690年,齐襄公大举伐纪,攻破纪国都城,纪哀侯(名纪叔姬,公元前696年至公元前690年在位)将剩下的国土交给弟弟姜季,出走逃亡。姜季不称国君,彻底沦为齐国的附庸,纪国灭亡。

  从公元前690年到公元前680年,郑国几乎没有参与任何诸侯间的纷争。公元前682年,先后辅佐郑国五位君主的权臣祭仲去世了,郑厉公听说后欣喜若狂:“祭仲一天不死,寡人一天不敢反攻郑国都城,真是天助我也!”
  郑厉公于是加紧训练士兵,筹备粮草。一年多以后攻陷军事重镇大陵,活捉大陵守将傅瑕。傅瑕贪生怕死,主动乞求:“君上,饶了我吧,只要您饶了我,十日之内,我必能帮您除掉公子婴。”郑厉公遂与其签订誓约,将其家人扣留,作为人质,放了傅瑕。
  果然不出十日,傅瑕于公元前680年六月二十二日这一天,成功的杀死了郑子婴及其两个儿子,迎纳郑厉公回国都复位。六年以前,在郑国国都的南门发生了这样一幕怪事:一条城里的蛇和一条城外的蛇互斗,最后城外的蛇将城里的蛇杀死。
  鲁庄公听说郑厉公复位后,联想起六年前两蛇相斗这件怪事,就感慨的向博学多才的大夫申繻问道:“爱卿啊,厉公的复位难道是天意?与六年前的妖蛇事件有关?”
  申繻正色说道:“一个人是否会真的遇到他所顾忌的事,是由自己的气焰决定的。妖孽是由人心衍生的,一个人如果心术不正,妖孽自然就控制了这个人。”鲁庄公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日期:2017-01-08 08:06:36
  有关博学多才的申繻的记载并不多,但是我们通过仅有的史料就能发现申繻的确是博学睿智。鲁桓公六年九月二十四日(即公元前706年),鲁桓公和夫人文姜的嫡长子出生了,鲁桓公为世子举行了盛大的庆生仪式:国君接见新生儿子时用牛、羊、豕各一的太宰,用占卜选择士人背他,用占卜选择士人的妻子给他喂奶,桓公和文姜、同宗妇人为他取名字。这个刚出生的小家伙将来可是鲁国国君,于是鲁桓公向博学多才的申繻询问取名事宜。

  申繻回答道:“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左传·桓公六年》。这是目前已知的古人关于取名的第一次系统性的总结,就是由申繻归纳的。

  申繻认为取名有五个标准:1.所谓有信,就是初生时所带来的特殊标记。比如身上的胎记,手掌上的特殊纹路等等。比如晋国始祖唐叔虞,其手掌纹路有字形曰虞,故名之曰虞。2.所谓有义,就是以祥瑞之字命名。比如周文王名昌,周武王名发。3. 所谓有象,就是以相似之物命名。比如圣人孔子名丘,“生而首上于顶”《史记 ·孔子世家》,脑门比较高很像土丘,故名之曰丘。4.所谓有假,就是以万物之名假托之意。比如说宋昭公,姓子名杵臼,取杵臼坚实不坏之意。5.所谓有类,就是取和父亲类似的名字,或者跟特殊的日子有关。比如说此时的鲁桓公和其世子同一天生日,并且鲁桓公名允,允许和同意都是表达一个意思,就给其世子取名——同。

  另外申繻还觉得取名也要有系统的避讳标准:国君之类的重要人物的名字必须要避讳。而与此对应的,国君取名也要慎重,要是以常用字或者词汇命名,后世避讳起来多有不便。你比如宋武公名司空,他死后宋国就废掉了司空这个官职;鲁献公姬具、鲁武公姬敖去世后,鲁国境内的具山、敖山(在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也得跟着改名。所以大家会发现,后世帝王的名字一个比一个生僻,赵昚、赵隰、朱载垕等等。

  回过头来接着说,郑厉公复位后,以傅瑕不忠为由杀了他。又派人传话给元老重臣原繁(郑庄公的庶兄):“傅瑕对国君有贰心,寡人已按周礼将其惩处。那些帮寡人复位又对寡人忠心不二的人,寡人曾许予他们上大夫的的职务,现在特意找伯父您商议此事。而寡人失位的这十七年间,伯父您并没有派人告知寡人国内的情况。现在寡人复位了,您也不来亲附寡人,对此寡人深感遗憾。”
  在官场闯荡大半生的原繁岂能听不出郑厉公话中有话?他蔑视的说道:“先君命我这一支宗室管理列祖列宗的主位,我是不会对在位的国君有贰心的,此乃天意!郑国既然已经由公子婴担任国君长达十四年之久,他就是合法的国君,您居然还盘踞栎地,起兵造反,这难道不是心生贰心吗!那些支持你的人,也是对国君公子婴的不忠!先君庄公还有八个儿子在世,如果他们也以高官厚禄拉拢你身边的人对你生贰心,你又怎么解释?!”说完,有气节的原繁自缢而死。大家应该能读懂郑厉公话中的含义吧?这里就不解释了。

  随着郑国那些有实权的元老级重臣一个个的逝去,此次复位的郑厉公掌握了实权,开启了他的高调回归之旅。但是他的高调仅仅是表面高调而已,此时东边角的齐国国君是齐桓公,南边角的楚国对中原虎视眈眈,虽然北边角的晋国和西边角的秦国还在消化巩固各自的边角,但已经接近尾声随时可以逐鹿中原,到时候郑国就是最好的踏脚石!从此郑国不再是主角,让我们将目光转移到大家所熟知的齐桓公与管仲那里!

  日期:2017-01-09 20:56:00
  第二章  东齐之春秋首霸齐桓公
  兄妹乱伦

  齐国的开国国君是姜子牙,这里就不做赘述了。一说到齐国,大家就觉得今天的山东省在周朝时除了鲁国外,剩下的领土几乎全是齐国的,其实不然,齐国到战国时代才基本统一山东,之前很长时间只是控制着鲁西北及鲁北地区,山东大地上有数十个大小诸侯国。而齐国通过历代国君的不断扩张,最终才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
  齐太公——齐丁公——齐乙公(齐丁公之弟)——齐癸公——齐哀公——齐胡公(齐哀公之弟,齐哀公受纪国挑拨被周夷王烹杀)——齐献公(齐哀公同母弟,谋杀齐胡公,自立为君,是为齐献公)——齐武公——齐厉公——齐文公——齐成公——齐庄公(公元前794年至公元前731年在位,在位期间齐国渐强)——齐僖公(公元前730年至公元前698年在位)——齐襄公(姜姓,吕氏,名诸儿。公元前697年至公元前686年在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