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有义”战——贵族最后的独享时代:春秋!》
第25节

作者: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收藏本书TXT下载
  然后于这一年的冬天,以当初自己还身为公子外出逃亡时,谭国不以礼相待,并且继位后谭国还不派人朝贺为由,出兵灭了谭国,谭国国君逃亡到其同盟国莒国。至此,齐桓公终于迷途知返,事事虚心向管仲请教。
  管仲这时又谏道:“主公,周王刚好有公主待字闺中,请主公派能言善辩的隰朋前去求婚,交好周王室,为将来的奉天子以令诸侯提前做准备!”
  日期:2017-01-23 09:29:08

  齐桓公深以为然,立即派隰朋前往洛邑求婚,周庄王求之不得,立马答应了!第二年,周庄王令鲁庄公主婚,将王姬下嫁给齐桓公,徐、蔡、卫三国各以其女来媵(就是陪嫁过来给齐桓公做妾)。借着由鲁庄公主婚的引子,齐、鲁约为兄弟之国,和好如初了…………。
  这里再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盛行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媵制婚姻制度。诸侯国国君,还有世子(不出意外就是未来的诸侯国国君)娶妻时都要门当户对,所以一国的诸侯国国君必须娶另一诸侯国国君的嫡女作为夫人,而嫁女方的诸侯国还要挑选一个出嫁的嫡女的妹妹(我觉得一般是庶出的妹妹,嫡女出身高贵,都留着嫁出去当夫人)和一个宗室侄女陪嫁过去。这还没完,嫁女方还必须找两个同姓诸侯国,这两个同姓诸侯国各出一位女子(关于这个陪嫁的女儿是嫡出还是庶出,我觉得得看情况,如果新郎是齐桓公这样的超级大咖,陪嫁诸侯国肯定是以嫡女陪嫁)陪嫁过去,并且也都有一个妹妹和一个侄女陪从陪嫁过去。所以,诸侯国君看似是娶了一个正妻,实则娶了九个女人,这是诸侯娶妻规格。当然,还要考虑诸侯国之间爵位高低国力强弱的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里就不具体分析了。周天子娶妻规格更高,一般一次性收纳十二名女子。

  我们都知道,妾用我们现代语言来解释,就是小老婆、姨太太的意思,陪嫁过来的媵女也属于小老婆,但是其地位要高于妾,媵女属于明媒正娶的附属品,妾却不具备明媒正娶的资格,媵嫁的女子其媵前的身份地位只比正娶的女子低一丢丢,而妾的地位身份则要卑贱好几丢丢。所以在同时存在媵、妾的情况下,媵女的实际地位更高,介于正妻和妾之间。
  一开始了解这种婚姻制度时,我也很纳闷,娶个老婆至于这么繁琐吗?本国陪嫁几个女子也就罢了,还非得找同姓诸侯的女儿跟着陪嫁过去!但是我一直坚信我们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我们的祖先是最聪明的,智慧高深莫测。创建的这个制度必然蕴含着高深智慧!我就仔细思索,希望能找出其中蕴含的智慧,但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随着我读史的深入,我觉得我们要清楚什么时候应该站在当时的角度揣摩思考历史,什么时候应该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揣摩思考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从中吸取智慧!

  我就把我假想成一个周人,思考着当时的分封制及宗法制的利弊:当年武王及周公旦大封诸侯,这些诸侯要么是姬姓兄弟,要么是功臣,大家都沾亲带故,同仇敌忾。但是一百年后,三百年后,甚至是上千年后呢?大家早就出五服了,血缘关系淡薄,再靠什么将天下诸侯紧密的团结在周天子身边呢?这一点我们大家都能猜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联姻!但是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姬姓诸侯最多,他们之间不能通婚,如何加深他们之间的关系呢?媵制婚姻制度!以齐桓公为例,齐桓公娶了周天子的女儿,同时蔡国、卫国公主陪嫁过来,她们成了王姬的姐妹,这样以齐桓公为纽带,加深了他们老姬家,周王室与卫国和蔡国的关系!

  还有,周人最注重血统是否高贵,宗法制如何有效传承?只有嫡长子的血统最为高贵,是继承君位的最佳人选。但是如果嫁过来的夫人没有生育能力呢?并且这个夫人还很长寿,还终生没有生育子女,那娶她的诸侯国君就没有嫡子了?但是别担心,我们的伟大祖先发明了媵制婚姻制度!这个夫人不是还有八个陪嫁过来的姐妹吗?她的妹妹如果生了儿子,虽然是庶出,但是国君夫人是这个庶子的亲姨,这个庶子跟夫人的娘家国也是有非常近的血缘关系的,这个庶子的血统比其他庶子的血统更高贵,就将其过继给夫人,立为世子!还是以齐桓公为例,没办法,齐桓公太典型了,做教材最合适不过了。齐桓公的夫人王姬没有生育子女,齐桓公就和管仲商量世子人选,那肯定得从陪嫁姐妹所生儿子中选啊,蔡姬被齐桓公赶回娘家了,他的儿子们就失去了资格,最有资格的人选就是长卫姬的儿子了,但是我觉得管仲深知易牙乃奸佞之臣,而易牙被长卫姬引为心腹,若是长卫姬一脉继位,齐国必将衰退,所以管仲否决了卫姬一脉,最终选择了郑国宗女所生的儿子昭为世子,郑国也是姬姓国嘛,世子的生母必须为姬姓公主,这是原则!

  日期:2017-01-25 10:10:05
  南宫长万弑君
  此时极度好面子的宋国又开始一根筋了,已经连续大败给鲁国两次了,主将还被俘虏了,必须找回面子!遂于公元前683年夏,独自攻鲁,两军在鲁国的戬地相遇,鲁军早已以逸待劳布好阵。当看到宋军才开始布阵时,鲁庄公笑了,此时不打,更待何时!鲁军向阵容不整的宋军发起冲击,宋军大败!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可怜的宋国这一年秋天又爆发洪灾,聪明的鲁庄公立马派使者前去慰问宋后湣公。宋后湣公很感动,并且鲁庄公也答应了释放南宫长万回宋的请求,于是宋、鲁两国重归于好。  这就好上了?????…………。
  南宫长万回国后,虽然官复原职,虽然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但是他还是能感觉到上至国君,下至同僚,看他的眼神怪怪的,嘴角还带有一丝坏笑。
  有一天上朝,宋后湣公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跟南宫长万开玩笑说:“以前寡人很尊重你,但是如今看来,虽然你有万夫不当之勇,但还是做了鲁国的俘虏,以后寡人不再尊敬你了。”看见国君明着说出来,满朝大臣终于憋不住,哄堂大笑。南宫长万怒了,太他妈丢人了!再说了,这一切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你宋后湣公吗?!从此南宫长万极端怨恨宋后湣公。

  公元前682年,在位十五年的周庄王驾崩了,太子姬胡齐继位,是为周僖王(公元前681年至公元前677年在位)。秋,讣告至宋。这一天,宋后湣公率后宫嫔妃们前往蒙泽游玩。在行宫休息时,随行的南宫长万不停地展示自己的独门绝技:掷戟于高空之中,然后稳稳的接住。宋后湣公的嫔妃们一脸花痴的望着高大威猛的南宫长万:“好帅啊。”
  宋后湣公妒火中烧,急命内侍取来博局(应该是一种棋类的益智赌博游戏)与南宫长万对决,心里洋洋得意:“你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二杆子,寡人跟您玩益智游戏,玩死你。”宋后湣公连赢五盘,输者南宫长万连喝了五大杯罚酒。二杆子南宫长万不服,直言再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