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叉每天一大早到塔底下的村庄里去弄来食物给她吃。这天夜叉刚走,她就从塔顶往下看,见夜叉在村子里走路时遇见一个穿白衣的人,夜叉吓得立刻退避于百步以外,不敢偷看那白衣人。晚上夜叉回到塔里,她就问夜叉为什么怕那白衣人,夜叉说:“那个白衣人从小就不吃牛肉,所以我不敢接近他。”问这是什么原因,夜叉说:“牛是种地的,是人们生活的根本,人不吃牛肉,上天就保祐他,所以我不敢接近他。”朱岘的女儿暗想,“我是个人,现在离开了父母和一个鬼怪在一起,多么可悲啊!”第二天夜叉走后她就暗暗祝祷说:“我也发誓不吃牛肉,老天保祐我吧!”这样默念了三次,那夜叉忽然从郡里回到塔下向她喊道:“你为什么对我变了心要抛弃我呢?今后我也不敢接近你了,从今我就离开你了!”夜叉说完,就向东走了,不知去了哪里。朱岘的女儿心中大喜,才终于逃离了夜叉回到家里。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在唐代,牛显然都不属于食物之列,甚至连杀害都是违法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牛是古代农耕经济的基础。唐代有政令说,如果发现牛的主人自作主张杀牛,或者有人“盗窃杀牛”,都要先打六十大板,然后再依法定罪。不过,因为牛肉好吃,所以人们也会偷着卖,或偷着吃。
不让吃的还有马肉。唐代多次颁布命令说:“牛为耕稼之本,马则致远供军”,所以马也不许吃。另外,鲤鱼的“鲤”和李唐王室的“李”谐音,所以有一段时间也在禁食之列。
2唐朝时已经有火墙等取暖设施,甚至还有“进口炭”: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瑞炭”条:“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之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迫人而不可近也。”
3 夏子益《奇疾方》:凡是人觉得身外有身,行卧同在,分不出真我和假我的,是得了离魂症,可用人参、辰砂、茯苓,浓煎后每天拿来喝,则真身神清气爽,假身自然就消失了。
日期:2017-06-20 14:04:33
姹女:
转眼出了正月,北风中凌冽的寒意稍有些和缓,玄一渐渐松了对安之的禁制,允他出门松泛下在家捂了一个冬天的身子。这一日虽还寒冷,但日头高暖,安之披了件轻薄却挡风的外袍,与两位兄长坐在廊下饮茶闲话。紫罗拿了针线罗子,安安静静的靠着廊柱给安之缝一副貂绒暖耳,绯罗也难得的从充作工坊的耳房里钻了出来,面有得色的托着个嵌多宝的赤金跳脱给玄一看。玄一见物心喜,迫不及待的就套到了自己臂上,笑眯眯的端着手左右打量,硕大的各色宝石在阳光下折射出五彩光芒,晃得廊下众人都不由自主眯起了眼睛。
玄二皱着眉头,闭着眼,难得斯文的在咂摸一碟子点心,过了一瞬吧嗒了两下嘴巴,一舔嘴唇恍然大悟的猛拍膝盖:“青蜜!你试试用羊乳……”喊到一半方才想起来,青厢青蜜趁着今日日头好,去了西市,说要采买些食材回来。玄二兴致不减,递了个馃子给安之,眉飞色舞的撺掇着他试吃一个。
“三郎君胃口弱,怕是受不得牛油腥膻。”青蜜一脚跨进院门,正看见安之皱着眉头犹犹豫豫的把那块馃子往嘴里送,赶紧出声阻止。玄二回头见是二人回来了,兴奋的接话:“我刚刚还想来着,把牛油换成羊乳,怕是更能入口即化些。”玄一刚刚没顾上两个弟弟,一时不察差点让安之吃了要坏事的东西,俊脸微沉,狠狠瞪了玄二一眼,玄二瞬间漏了气,借故要去看看西市采买的成果,脚底抹油溜了。
青厢却是有话要禀报,这只小狐狸心思最是细腻,先细细打量了安之的气色,暗忖了下三郎君现在的身体状态还不错,方才上前:“大郎、三郎,西市那间店子出了点事。”他说的西市的铺子,正是腊月间安之用低价买进的那块原唤作“小海池”的地,在解决了瘴气后患后,安之就着人在上面盖了座三进的宅子,第一进做了临街的铺面,兼做医馆和药铺;第二进院子最大,做了制药工坊;第三进是个小小的倒座儿,铺子里的小工帮厨仆妇之类,若是愿意也可住在这里。正月间趁着长安城人气鼎沸,就热热闹闹的开业了。如今开张不足一月,已是声名在外,每日求医问药的百姓络绎不绝,让安之喜笑颜开了一整个正月。
如今听说新店出事,安之桃花眼圆瞪,急问何事。玄一示意紫罗递了盏热茶给他,让他稍安勿躁,方才听青厢细细道来。
日期:2017-06-21 10:24:41
话得从头说起,却是前一阵子西市周边几坊陆续出了几宗连环案,均是报到衙门,哭天喊地的说孩儿寻不着了,官府一查问,失踪的都是些不到五岁的童儿,九成是叫拍花子的哄骗走了,且如此猖狂频频作案,想来是结伙的。只是如今年关刚过,城中人口杂乱、城门守备松泛,估计想要拿人也是难,只能贴出告示,警示城中众人,各自小心。一时间人心惶惶,有小儿的家中均门户紧闭、日夜防卫,眼也不敢错一下的。
今日青厢青蜜二人去西市采买,顺路去自家铺子看看情形,铺子里的帮佣都认得二人是主子跟前得脸的童儿,忙拉着二人进了后院,七嘴八舌的说着:铺子里也出事啦!
原来是帮佣中有一家姓方的,男人在前面做晒药拣药的活计,女人在后面管着厨房,忙不过来时,也会去前面帮着煎药,两人有一个方满四岁的幼儿,因为家中没有老人帮忙照应,索性带着孩子住在了铺子里。正月天气依然严寒,又赶上节日饮食失调,来药铺的人比起月前多了不少,这方氏夫妻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早上起身时孩子还未睁眼,晚上回到后院孩子又早已入睡,一日中只顾得上匆匆回后院两趟喂喂孩子,其余时候都只留着孩子一人。好在后院人口简单,白日又都在前面忙碌,小孩子一人在院中玩耍,倒也让人安心。
这一日方氏忙完前院活计,天已黑透,还要简单忙活一顿饭食填饱夫妻二人肚腹,匆忙间只顾得上去卧房门口看上一眼,小儿是否安睡。第一眼不打紧,方氏不经心间正待继续前行,却是惊的立即转头紧盯窗户,那儿立着的,可是个人影?!檐下灯笼昏黄,只映出个模模糊糊的黑影,方氏想起近日的小儿失踪案子,吓得腿都软了,拼尽气力走近几步,却发现窗前空空如也,哪有什么人,怕是将立在墙边的笤帚错看了。方氏拍拍自己胸脯,暗道是自家忙昏了头,转头去忙它事,将这虚惊一场抛在了脑后。
转过几日夜间,方家汉子半夜被尿憋醒,在被子里犹豫了好久,终是披上衣服出了门,正站在墙边准备解裤带,无意中回头一撇,吓得差点尿到裤子上:一家三口睡着的正房外,一个人影正贴墙站着,看那姿势,似乎正透过窗缝往里窥视。方家汉子胆气足,定下神中气十足的大喝一声:“谁人讨打!”屋内传来动静,是方氏闻声醒来,慌张点着了油灯。昏黄的灯光透过窗纸印照出来,哪有什么人影?方家汉子放了水,嘟嘟囔囔回了屋子。夫妇二人一合计,觉出事情不对,若是一人眼花也就算了,先后两次两人齐齐看错,定是有什么不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