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6-29 21:08:21
第十六章 钦差不愿和,后果很严重
林则徐见准备工作做得差不多了,就于道光二十年正月,开始武力攻击行动。
林则徐选择这个时机动手,是认定了英人了解中国正在过年,大部分人都会放假,加之之前都是英人搞突袭,大清来防备,且大清船只马力较小,武器装备也差,故此英人一定会麻痹大意,防守松懈。这就是机会。
月黑潮退,林则徐和关天培派出游击马辰等人,兵分四路,突袭长沙湾。长沙湾就在香港南边。很多沿海人多集中于此水面同英人往来。
这下突击果然大获全胜,共烧毁所谓的“匪船”二十多艘,抓获所谓的“奸民”约十几人,其中被火烧死和掉落海中淹死的又有许多。
但受损失的多为中国人,还得说英人船大,设备先进,就算着了火,也能飞速逃走。
另外在金星门,林则徐也派出两艘水师船只外带火船搞突袭,烧了英人一艘兵船外加数艘小艇。当时约有十几艘英船停泊在金星门。金星门水域即今天的珠海淇澳岛附近水域。
林则徐采取的是报复行动,他这一动手,让义律对和谈彻底失望。其实义律跟林则徐反复纠缠,得不到结果,使得他认识到,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恢复中英贸易,则必须杜绝鸦片生意。为此义律下令所有英国和印度的鸦片贩子必须离开香港。但是商人重利,实际上鸦片贩子根本就不听义律的。
然而林则徐的突袭行动还在延续,五月初九夜晚,广东水师又派火船夜袭英船于磨刀外洋,英船着火而逃,清兵杀死四名白人。五月十四日,又派出十艘火船,乘风大浪急之时,第二次急攻英船于金星门,杀死部分英国水手。
我们常说,得理饶人,如果当时林则徐不主动进攻英船,只是加强海禁,那么大清和英吉利之间矛盾不会变得更深,应该还存在一定的缓和空间。这当然不是说林则徐要对英人示弱,或者说林则徐动手理亏,毕竟是义律出手在先。
但是林则徐那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执政方式,并不是从大局出发,应该是他个人意识的突出。他这种做法跟中央政府奉行的对蛮夷的一贯外交策略相违背。
中国政府对远人的政策向来是,叛则讨之,服则抚之。
义律并非是一味对抗,他曾数次向林示软。一句话,彼此都给台阶下,局面可能不会搞得如此之僵。
但从林则徐的决策和实际行动来看,他把“抚”的精神给去掉了。
单凭这一点,后来道光皇帝治他的罪就没有冤枉他。
其时义律的请示信早已经到了伦敦,维多利亚女王和议会还在讨论。
当时英国的处境并不妙,最关键是财政危机。没钱做事就难,就需要精打细算。
英国政府和议会意见难以达成。
虽然义律向国内请求用兵中国,但这不一定是他本人的意愿。
大英帝国的危机,义律并不是不知道。用兵要花很多钱,恐怕财政部和议会那两关就过不了。
若大英政府不出兵,那些英商的不满和怒气势必转到本国政府和议会上,那义律就可以减轻很多压力了。
若大英政府不顾困难,决定出兵,以后的事情就更不关他义律了。
其实,在义律的心中估计,英国多半是不会出兵中国的。
用兵事大,打仗这事牵扯的因素实在太多,女王和国会更需认真考量。就算是在大清,皇帝也要听听大家的意见,然后筹备兵力,粮草武器和银子。当然最重要的是看看户部国库里有多少银子可用。
可对于英国来说,问题一大堆。一是女王不能做主,内阁也不能做主,必须议会通过才行,而议会里的议员们又是代表着国家各阶层人民。这意思就是打仗还要经过国民同意才行。
二是就是大英帝国离大清帝国相距太远了。
三是最大的难题,即大英的财政危机,缺钱!
其实,道光皇帝下旨停止与英人贸易这一消息,在诏旨下达不久,就传到了印度,从印度传到伦敦,比义律的信要快得多。
林则徐禁烟,停止中英贸易,对英国经济影响颇大。
欧洲人热衷经商,经商最敏感消息,无论政治或是财经方面还是科技方面。大清先禁烟再禁英人贸易,那不啻一个重磅消息,市场立马产生反应。
首先茶叶价格猛涨。英人爱喝茶,特别是皇室,最钟爱红茶,产于安徽祁门的红茶最受英国皇室追捧。茶叶的生产大国大清停止与英人贸易,意味着英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茶叶供应不足,英国茶商当然囤积茶叶,以待高沽。并且茶叶价格上涨,带动其它商品价格上涨。
反观大清茶叶经销商,尤其是福建广东沿海的茶商,立马抓住机会,抬高茶叶销售价格,商船往返南洋一次,获利加倍。
英国人再进货,只能到南洋二道贩子那里寻找,如此英国白银支出猛增,而由于鸦片贸易的停滞不前,白银收入锐减,导致英国国际收支逆差加大现象。这样不仅引起英国国内银价的上涨。,而且由于白银不足,导致英国银行间的拆借利率飙升。
这是很严重的金融危机,就摆在女王内阁和议会面前。
当时大清直接按音译把内阁和议会翻译成华文为“甘文好司”(Govern House)和“巴厘满衙门”(Parliament)。当然大清是皇帝集权制度,不能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皇帝或国王的权力居然能受到很大限制。
英国女王和内阁关于对大清用兵,意见不一。按理,大清禁烟无可厚非,但是,大清言而无信,用最不公平待遇对待英人。且大清政权野蛮,不讲法律,不经审判即可杀人。如此,人权何在?正义何在,公平何在?大英谈判在先,对方不予理睬,对付不讲理的人,只能用武器说话。对用兵呼声最高的是外相巴麦尊,他看了义律的报告,马上到议会发表演说,斥责大清政府,批评林则徐。
好战分子寄希望于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和压力。
然而用兵只是外交部的态度,然而在议会和商界,则众多人认为不宜开战。因为万一用兵,军费开支势必增大,百姓税负势必增加。而且,用兵时间长短和胜负不能预料,势必大大影响商人做生意,毕竟英商还是在意中国的茶叶、瓷器和大黄等中药材的。
当时,英国国内外都面临着一大堆问题。在国内,农业连年减产,工业生产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降低。为争某些权利如男子的普选权,国人还发动了数次骚乱。在政治层面,托利党(保守党前身)和辉格党(自由党前身)斗来争去,大耗政治实力。在国外,法国和俄国极力与英国争夺殖民地;1839年即道光十九年,英国的三个殖民地爱尔兰、牙买加和加拿大还爆发了反英事件。
光这些就足够使大英政府焦头烂额了,再加上前几个月,为与俄国竞争,印度总督奥克兰派遣一万六千五百名英军攻打阿富汗,很短的时间内,这一万多英军只逃回来一个活口。这样的战争,英国是打不起的,不光是死伤的英人,还有打了水漂的高额军费开支,已经使得英国预算出现了赤字。
对华用兵固然为难,议员们争论激烈,数天也没讨论出结果。其间,有一名人,大清翻译为“律士丹乃公”,提出自己的意见供大家参考。这个翻译很难确定此人到底是律师叫“丹乃公”,还是此人就叫“律士丹乃公”。这人提出:贸易之停,起于鸦片之犯禁,中国之禁,既派有专官,原非向日有名无实者比。至谓拘留我使,不知义律原不足称使者,其在粤,止一时代理卑吏,何能听彼言致累通国正货乎。请先将鸦片停止,自正本源,然后可对中国。
律士丹乃公认为毕竟英国走私鸦片在先,义律身份低微,还是应该先从自身做好,再与大清谈判,这才显出诚意。
女王虽然觉得甚有道理,但架不住巴麦尊激情高昂的议会演讲,加上印度总督奥克兰这个好战分子的怂恿,挑拨了好多议员,最终在议会主战派和议和派形成棋逢对手局面,最终在下议院的投票结果是二百七十一票赞成,二百六十二票反对,从而通过对华用兵。
中国对此记载是,英人在议会没达成折衷,没奈何,只有交给神来做出决定。于是女王内阁和众议员齐齐来到有名的罗占士神庙(教堂)请上帝裁决。
教堂做了“战“和”和“的阄,结果连抓三个“战”,既然神都是这个意见,那就只好对大清用兵了。
这段记载更像是演义小说,把《尚书》上的桥段搬到英国议会上。
维多利亚女王正式对大清用兵,任命驻印度水师提督乔治为海军总司令,任命水师副提督伯麦为海军副司令,率兵船十六艘,大船二十八只,小船一百六十五只,选精兵六千名,大小炮五百四十门,开赴中国广州。
这其中自英国本土调集的水师不多,仅十几艘兵船,其余大部分都是自印度调集而来,是原来印度公司组织的武装力量,之前是为了保护东印度公司业务安全,类似中国地方保安力量。
从这可看出,英国女王虽然同意出兵,但鉴于财政问题,并不舍得大把花费银两。而且这些兵力加在一起,数量也是极其有限,就这些兵力能打败一个东方的大帝国吗?因此,女王和内阁的用意很是清楚,这一方面是为了安抚国内好战分子的情绪,另一方面,并不准本真大挑起大战,而是向大清表达不满抗议和施加军事威胁压力。故此,大英帝国内阁首相在兵船出发前特地交代士兵:本国兵力不多,不求多大胜利,但以骚扰为主,时间一长,大清自然会疲于应付,渴望和平,那时再来谈判,自然是容易之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