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1年发生饥馑和瘟疫,饿殍载道,阿塞拜疆的吉朗地方爆发了农民和城市贫民起义。1573年,大不里斯又发生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起义。1614年,格鲁吉亚的人民起来反抗,遭到残酷镇压,十五万多人被俘。到了1823年,格鲁吉亚的卡尔特里亚又爆发新的起义。1624至1625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也爆发了农民起义。1629年,阿巴斯死后不久,在吉朗地区爆发了一次更大规模的起义。这次起义因为规模很大,给萨非王朝的封建统治以沉重的打击。从此以后,萨非王朝逐渐走向衰落。
日期:2016-04-02 09:58:56
五、印度雅利安人
(一)、雅利安人的迁入
古印度文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明体系。原因是由其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印度北面是喜马拉雅山,东西两面也有山脉同外界分隔。印度,无论是在地理结构上,还是在历史的政治国家发展中,都不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在古代,复杂的地理构成把印度划分为北印度和南印度。北印度是指喜马拉雅山脉和温德亚山脉之间的印度河流域平原。温德亚山的南亚次大陆称为南印度。南北印度之间的交通极不方便。甚至在大部分的时间内,印度北部与中东、中亚之间的相互影响,远远超过了南北印度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低下,使印度人不能克服自然地理环境的分隔,只有西北开伯尔、兴都库什山等山口经由阿富汗通往中亚。复杂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复杂的居民状态。恰恰是这个通道,成为雅利安人进人印度的入口。
雅利安人原居住在中亚一带。约于公元前3000年间分为两支向外迁徙,一支向南迁人亚洲,一支向西进人欧洲。向南迁徙的雅利安人又分为两路,一路迁人伊朗,创造了波斯文化;另一路迁人印度,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达罗毗茶人,在南亚次大陆部分地区定居后建立了国家。
雅利安人是欧洲民族的远亲。这些雅利安人与其说是征服达罗毗茶人不如说是由移民到征服。他们具有强悍的体格,残忍成性,好勇善斗,很快统治了北部印度。逐渐沿着印度河与恒河向东进发,直到控制全部北印度。
虽然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的土著人,但由于他们文化发达、先进,人数众多,所以雅利安人不能把他们灭绝和赶走,甚至不能把他们同化。相反,当雅利安人进人到印度河流域定居下来后,不得不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与他们和平相处,向他们学习经营农业,甚至相互通婚达数世纪之久,最后,经过漫长的民族冲突与民族磨合,雅利安人终于成为印度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角。雅利安人向印度的迁移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他们是分期分批迁人的。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里,雅利安人与当地土著人不断融合,演变到后来,很难说是纯粹的雅利安人了,也很难说后来的统治者还含有多少雅利安人的成分。
不同时期的雅利安人之间,雅利安人与土著人之间相互征战,约于公元前1000年,在印度河及恒河流域产生了20个左右的小型奴隶制国家,形成割据局面。这些国家之间经常进行战争,争夺霸权。
(二)、印度的种姓制度与婆罗门教
与迁居到欧洲的雅利安人不同,迁徙到印度的雅利安人并没有创造类似古希腊罗马那样的文明,而创造了等级不同的制度逐渐取代了哈拉帕文明。统治者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利用雅利安人流传下来的婆罗门教,发展出来一种社会制度,即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人侵印度之后,由于他们的皮肤比本地人更加白嫩,他们的鼻子比当地人高,所以称当地人是“没有鼻子”的黑色敌人,自称是“高贵的人”。这就是“雅利安人”的原意。
种族上的差别使雅利安人有了强烈的种族优越感,他们极力阻止与受自己歧视的臣民混合,这样就发展出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三种等级属于稚利安人的,第一等级是祭司(婆罗门),第二等级是贵族和武士(刹帝利),第三等级是农民(吠舍),第四等级才留给非稚利安人的达萨人,称之为首陀罗。
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用婆罗门教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制度,婆罗门教认为种姓是职业世袭、只能内部通婚不准外人参加的社会等级集团,从属父母,永世不能改变。各个不同种姓都有各自的社会职责和义务.包括传统的职业、生活方式和习俗等。婆罗门教把前三个种姓称为“再生族”,意为是婆罗门教使他们获得第二次生命。第四个种姓首陀罗是“一生族”,即没有来世。后来又逐渐形成一种“贱民”,被叫做“不可接触者”,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种姓制度有四大特性:一是职业原则,强调种姓的职业差别,富人和商人属于高贵的种姓,是再生种姓;二是世袭原则;三是食物限制原则,不同种姓对事物、水的接触要有种姓的讲究,认为只有高贵的人才讲究清洁卫生;四是道德原则。
后来,印度社会把猎人、捕鱼人、屠夫、挖墓人、承办丧葬者、制革工人和清道夫等不清洁的职业留给了所谓的“贱民”。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只可使用他们自己的寺院和井水。社会要求他们必须小心避免沾污其他比较高贵种姓的成员,根本不允许贱民与高贵者发生任何肉体接触,甚至不允许进人入贱民的视线。
约在公元前 800年,种姓制度在社会中的定位开始出现根本的变化。原来低等种姓制度只限于深皮肤者的种族,现在把其扩展到雅利安人。他们将种姓的差别合法化,把种姓变成世袭,还把其演变为不平等的正式学说。后来形成的古文献很可能被他们篡改过。这样做首先是为了提高和增强婆罗门的威望和权力。
古婆罗门教也叫吠陀教,是雅利安人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中叶逐渐形成的“有圣典的宗教”——《梨俱吠陀》被后来印度人视为古代印度文明的重要标志。《梨俱吠陀》是雅利安人南下定居在印度河上游五河地区的作品,内容是宗教祭司在祭祀中对所敬仰的诸神唱的祭祀赞歌和祭祀祷文,共有1070首。婆罗门教信奉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为三大主神,分别代表宇宙的“创造”、“护持”和“毁灭”。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国家至上三大纲领。
婆罗门教有其完整的信仰体系和庞杂的经典和祭祀,崇拜自然多神、祖先和英雄人物。婆罗门教之所以是多神。原因很多。但原因之一是最初雅利安人迁人印度的时间并不一致,占据的地盘也各不相同,使印度长期未能形成统一的王国。所以他们在不同地盘于不同时间各自选择了自己的崇拜对象。这样《梨俱吠陀》中也就有了五种族之别。
到了公元1世纪前后,婆罗门教广泛传播到南亚次大陆,一直传播到斯里兰卡的北部,成为影响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的巨大精神力量。
《梨俱吠陀》之前的作品只是口头传诵的“吠陀”这是关于印度一雅利安人最古老的文献材料。最早的“吠陀”文献是宗教诗歌和圣歌的汇编。这些诗歌是何人所作,何时所作,无人知道。最早的部分可能问世于公元前3000年。但最初只是口头传诵,几个世纪后才收人汇编。所以,早期的雅利安人没有文字,他们的“吠陀”是“听来的而不是从书里传来的。“吠陀”的本义是“知识”和“智慧”,被视为先知受启于神明而不是人的创作。雅利安人信仰的神越来越多。他们一有想象的机会,就能设计出一个新神,或把一位旧神改变成一个新神。每一部“吠陀”都有一篇散文的注释,叫做《梵书》,这就是婆罗门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